正在热播的《乘风2023》中,不雅观众见到了久违的瞿颖
受访者供图

“荒诞”,可以理解为冲破常规、特立独行;也意味着,外界对其彷佛熟习,又略感神秘。
出道三十三年,从第一代国际名模、热单歌手,到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里的都邑女生安红,《百变大咖秀》中毫无偶像包袱的“百变谐星”……瞿颖的演艺人生,不断绽放着残酷且多样的色彩。

52岁的瞿颖随性清闲跟着觉得走丨人物 休闲娱乐

如何理解瞿颖?在短暂的采访结束后,我们也并未窥知全貌。
但她和我们分享了许多粗粝的、详细的、意见意义盎然的人生碎片。
在所谓“荒诞”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关于自由奔跑的故事;关于女性如何冲破年事、不雅观念、社会期待的束缚,真正享受为自我而活的畅快人生。

乘风而上

“朋友比我还积极,让我的义务感一下就来了”

《乘风2023》录制前,节目组曾让每个姐姐填写一份问卷,对“学习一首歌的速率”“学习舞蹈的速率”进行自我能力判断。
瞿颖大笔一挥,直接在舞蹈那栏写上:最长一个星期。

这于她而言并非盲目自傲。
12岁时,手长、腿长的瞿颖就被业余体校选中,当了几年田径运动员;23岁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随着我飞行》,同名主打歌一举斩获当年中国音乐电视大赛精良奖;35岁在综艺《舞林大会》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佳舞者”……直到如今,网优势行什么歌或舞,没几天,瞿颖博识的演出视频一定会紧随其后。

瞿颖参加东方卫视《舞林大会》。
图/视觉中国

瞿颖从未停滞学习与自我更迭,这也让她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第一季后就不断收到朋友的推举。
个中有熟习的,也有不常联系的,但大家都不谋而合:“去参加吧!
”“没有比你更适宜的了。

“本来(参加《乘风2023》)便是想玩得愉快,但她们比我还积极,让我的义务感一下就来了。
”作为本时令目中年事最长的姐姐,52岁的瞿颖对自我的期待与信赖远超出年事的刻板桎梏:卤莽、年夜胆、好奇、激情亲切、随着觉得走……这些理应独属于年轻人的特质,在瞿颖身上同样从未消散。

《乘风2023》第一季,瞿颖选择了难度很大的刘逸云组(左起:吉娜·爱丽丝、李莎旻子、刘逸云、瞿颖、朱珠)。
图片来自该节目官微

第一次公演,瞿颖毅然选择了刘逸云所在的《Problem》组——这是一首快节奏的英文歌曲,磨练唱、跳、说唱等全方位舞台能力。
“我想要找打破。
我虽然年纪大,但是你放心!
”她曾在节目中愉快地向刘逸云打着包票。

即便,纷至沓来的风浪,也曾打乱这位掌舵者的节奏。
身处外洋姐姐云集的组合,又是第一次寻衅英文说唱,为了不给队友拖后腿,瞿颖把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当作“复读机”,用“最笨的方法”不断重复默背每一句英文歌词,直到形成肌肉影象;一日复一日泡在排练室练舞长达十几个小时,她养成多年的规律作息一夜间被通盘冲破。

“真的很吃力。
”瞿颖坦言。
进组前,身高1.75米的她把体重掌握在59公斤,然而排练三四天后,她很“轻松”地瘦了6斤。
“你知道年事稍大一点,胶原蛋白就没那么多了,太瘦的话脸就会很丢脸。
他们都说演员要瘦,上镜才好看,但我还是喜好健美的、紧致的。
”她试着忙里偷闲,刻意多吃一些。
体重回升了三四斤,但身体累到极致,脑袋也开始反应迟缓。
起初想要“玩得愉快”的想法也逐渐被怠倦冲淡,相继而来的是强烈的失落控感。
瞿颖感慨,“我对想去干事的那种执着跟激情亲切是不会变的,唯一能做的便是调度好自己的心态,尽快融入并跟上大家的节奏。

参加《乘风2023》,几天的排练就让瞿颖迅速瘦了6斤。
图片来自节目官微

快乐的来源

“我的诙谐遗传我爸,乐不雅观遗传我妈”

若在生活语态之下,试图探求瞿颖身上的疲倦感、失落落感,无疑是徒劳的——她的激情亲切、欢快,就像持续沸腾的开水,永久无法散去那股子热乎劲儿。

韶光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高挑的身材,傲气的外表,曾让瞿颖被外界称为“最冷艳的国模”。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她,乃至都不敢主动搭话。
但作为瞿颖老友的胡兵,多年后依然记得,有一次演出排练后大家都十分怠倦,只过了一下子,人群逐渐集中,一大帮人围成一个圈欢声笑语不断。
胡兵好奇地挤进去一看,瞿颖正在中间演出搞笑段子。

即便在《乘风2023》这样竞争激烈的女性秀场之中,瞿颖也从未端起“大姐”架子。
姐姐们的第一次会面,空气中弥漫着彬彬有礼、手足无措,直到瞿颖豁达的笑声比人先一步迈入屋内,并开始逐一和姐姐亲密拥抱。
你乃至难以分辨,哪些是她的老友,哪些是第一次见面的新朋友。
“我不会由于节目就掩饰笼罩我的个性,‘我假如溘然说话声音特大,别人会怎么看我啊?’我完备没有这些顾忌。
”真实、直接,是瞿颖最舒适的处世风格。

生活中的瞿颖始终给人一种舒畅、自然的觉得。
受访者供图

瞿颖的“热乎劲儿”到底来源于何处?我们或许无法分开她的发展环境来探寻。
瞿颖出生于湖南,母亲曾是湖南省工人文工团的舞蹈演员,父亲是湖南省花鼓戏剧团的演员。
在外界看来,她从小就受演艺世家的熏陶。
但这个“家”,彷佛又不宁靖常。

瞿颖的父亲可以称得上是当年的“斜杠青年”。
除了花鼓戏之外,他还喜好话剧、电影、书法、手工、魔术……父亲很崇拜哑剧演出艺术家王景愚,总模拟他的经典作品《吃鸡》,还创作过哑剧《啃甘蔗》。
大院里有文艺演出或者谁家结婚,他都要去演个绝活儿。

瞿颖的母亲转业后进入医院担当文艺干事,常常早上6点就去广播站广播。
母亲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每天从喇叭里传来的声音永久那么自傲。
每到周末,母亲还要卖力放映露天电影,制作幻灯片。
即便这么忙,母亲也享受个中,每天回家都哼着小曲。
瞿颖和哥哥从小就懂得分担母亲的辛劳。
每到周末,兄妹俩就帮妈妈扯绳子、拉银幕、弄电线、连音响。

“我的诙谐遗传我爸,乐不雅观遗传我妈。
”在瞿颖看来,父母对他们从未刻意教导,但耳濡目染之下,她彷佛从小就懂得以乐不雅观的态度创造美好。

父母同样也把文艺细胞遗传给了女儿。
小时候的瞿颖是“人来疯”型演出人格,没有不雅观众的时候,可能还没那么尽兴,但邻居叔叔姨妈一夸,她就来了劲头。
那时她常常去母亲的单位给药房护士们演出节目。
唱首歌,跳个舞,就可以得到一颗喉片。
为了吃甜甜的喉片,瞿颖可以开一下午“个人专场”。

“小时候,他们都以为我肯定是当演员的料,果不其然,十几岁我就去考艺校了,都没跟我爸妈说。
学校贴了一个招生简章,我就去了,然后就录取了。
”瞿颖说。

“弄潮儿”

“我完备是凭着觉得走,统统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1991年,央视春晚先锋性地涌现了时尚节目:中国设计师不加一针一线,现场为模特“快速成衣”。
那一年,瞿颖以海内第一代超模的身份,走向舞台,惊艳了全国不雅观众。

1992年,瞿颖在中国大饭店门口走秀。
图片来自其微博

从16岁怀揣演出梦考上艺校,到20岁登上央视春晚,瞿颖只走了四年。
多年后,她依然感慨自己是幸运的——没什么太大目标,野心更谈不上,但彷佛每个期间都会顺利捉住一些机遇,一步步推着自己走向精确的道路。

1989年,瞿颖艺校毕业后被分入湖南省话剧团。
当年的话剧市场并不景气,加上身高与其他演员差距太大,瞿颖险些没什么演出机会。
在那个平面广告刚盛行的年代,敢于考试测验新鲜事物的她开始打仗广告和影视剧。
不到一年,北京服装演出队领导就挖掘了这个好苗子。
险些绝不费力,瞿颖就从坐冷板凳的演员,转型为上世纪90年代最有名的“挂历女星”。

从平面模特到第一代国际名模,快速飞涨的大众有名度,让瞿颖顺利成为当年第一拨从秀场走上大银幕的女明星。
1995年,张艺谋的电影《有话好好说》为女主角安红探求演员,男差错是国内外载誉无数的姜文。
这个角色吸引了不少女演员,瞿颖也参加了口试,但她并没抱太大期待,“我纯属便是凑热闹去了。

但《有话好好说》是张艺谋的转型之作,其叙事视角从村落庄走到城市,影片中的安红也分开了过往张艺谋电影中于时期年夜水里苦闷挣扎的女性形象,是一个时尚独立、为所欲为、沉入生活肌理的北京大妞儿。
因此,这个角色哀求演员形象靓丽,要在大街上格外亮眼,这样才能被戏中姜文饰演的赵小帅穷追猛打——这彷佛是为瞿颖“量身定制”的角色。
瞿颖还记得,当片方关照她入选时,她愉快得起了一脸的大包,直到电影开拍也没消下去。

在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中,瞿颖差错姜文,饰演女主角安红。

虽然,《有话好好说》在张艺谋的导演生涯中是一次争议颇多的考试测验,但于25岁的瞿颖而言,这部电影,以及流传至今的经典片段“安红我想你”,却造诣了她的高光时候。

“我没以为自己有多红,但他们都说我红了。
”那个年代,明星不盛行戴口罩和帽子,最多戴个墨镜,但瞿颖大多时候连墨镜都

“我彷佛从来没有那么绞尽脑汁、削尖了脑袋,想要去找一个什么机会。
我完备是凭着觉得走,统统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我也没有那么多纠结和迷茫。
”瞿颖形容,年轻时总以为每天都充满了希望、机会、期待,然后再过了一段韶光,这些期待竟也都变成了现实。

人生就要一起向前

“我的状态是比较清闲随性的”

《有话好好说》上映后,瞿颖并未顺势专注于电影界大展拳脚,而是坚守自己喜好的“斜杠”之路,在不同领域持续开疆拓土:走秀场、出专辑、在音乐台做主持、演都邑偶像剧……

直到三十岁后,生活开始起了变革。
那几年,她不断经历着黑白颠倒的拍戏状态,身体每况愈下,感情附近崩溃,就像一个无法分开的恶性循环,连演出也逐渐开始失落控。
瞿颖毅然决定离开影视剧行业,回归话剧舞台。
无关名利,伴随身体的叫嚣,以及对人生路径的反复思考,话剧团出身的她,希望连续实现自己的舞台情结。
就这样,瞿颖逐步消逝于荧屏,只留在大众话题当中。

对付“红不红”这件事,她彷佛也有着天生的钝感。
有一段韶光,歌曲《加速度》再次红遍大街小巷,一位朋友愉快地见告她:“你终于要‘咸鱼翻身’了!
”瞿颖愣了一下,“我啥时候成‘咸鱼’了!

“我以为我的状态是比较清闲随性的。
”瞿颖坦言。

没有戏约这些年,她依然积极探求着生活的乐趣,做笑剧、演小品、上综艺、运动健身……2012年,综艺《百变大咖秀》约请瞿颖担当评委。
录了几期后,创新的节目模式、惊艳搞怪的模拟,让她忍不住了局考试测验。
那一年,刚刚走过不惑之年的瞿颖,在节目中不断寻衅着明星模拟秀的边界,打碎女星外面包袱,或大胆搞怪,或考试测验女扮男装,以随性又博识的演出造诣了后来的“百变模王”。

瞿颖参加《百变大咖秀》寻衅了各种形象。
图片来自其微博

就犹如瞿颖唱的歌曲《加速度》:“沉默加速度是我的脚步/奔跑在视线里的路/我不要祝福不理会孤独/奔向最远处……”这首歌不仅是她作为歌手的代表作,也更精准诠释着她每一个人生阶段的积极状态——不管什么年事,人生都在不断打破自我,不管路途加速到多少迈,一定保持一起向前的人生态度。

新京报 张赫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正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