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几个月以前我不过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高三学生,和同学们. 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今年6月我已经参加过了那场牵动亿万民气的高考,那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我还清楚地记得第四场考试时,我中午昏昏沉沉地睡过了头,差点被拒之于考场的大门之外,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怕。不过,我当时并没有料到自己的头顶年夜将会被罩上高考状元的光环,更没有想到会来同大家交流复习高考的体会。我真有点受宠若惊的觉得了。
到北大之后,我结识了许多各省的高考状元和成绩名列全省前几名的同学。我创造这些同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属于天才型,特殊聪明,领悟能力很强,学习起来游刃有余。但是,这种人并不多。多数人属于第二种,智力并不出众,但勤奋、刻苦并且看重思考,讲究方法,同样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本人肯定不属于天才那种类型,算属于第二种吧,纵然在以前高中的那个班里,我也算不上聪明的学生,接管新知识总是比较慢。以是我想,大多数同学应该和我有共同措辞,由于我们的智力水平差不多,我能做到的事情,你经由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
不过,我以为自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多少还有一点运气成分。由于考试各科难易的设置,有利于我发挥自己的长项。我参加的那一年高考大家普遍以为英语偏难,我考试时做得却比较顺手,轻松地拿到了140分,是我五门等分数最高的一科。当然,这个成绩也并不是十分出众。但要知道,高三一年我除了做老师支配的英语作业、练习题和参加了几次仿照考试以外,险些没有在英语复习上花一点韶光。尤其是高三放学期,我是用别人学习五门作业的韶光来学习四门作业的。 当班里其他的同学专一苦背单词、语法的时候,我可以省出韶光来专攻自己的弱项。幸运的是今年英语高考更看重阅读理解和措辞利用能力的稽核,我依赖以前的根本就可以搪塞了。以是,确立自己的上风科目是很主要的。由于英语可以算是我的强项,以是我想先讲一讲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
我刚才提到了根本,实在我学习英语的根本完备是靠自学打下的。我从月朔开始自己学习英语,由于我以为学校课讲得太慢,而且没故意思。当时我的父母都在太行山区的一所兵工厂事情,我就读的学校是那所兵工厂的职工子弟学校。初学英语不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替我做出的选择,也没有什么恩师的点拨和辅导,可以说完备是凭我自己一时的冲动。最初的条件是很艰巨的,山区没有辅导班,也没有家教,我可以利用的资源只有一本父亲以前上大学用过的英汉词典,一台常常出故障的短波收音机,还有托人买来的一套入门教材。初学英语最难过的一关便是语音。我把每个音标都记在一个随身携带的条记本上,还配上许多例词、例句,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读。仅有的几盘磁带,被我翻来覆去不知听了多少遍。有时候我要纠正发音时的口型,就对着镜子反复地读。为了读准几个单词,我每每会花一、两个小时,读完之后觉得嘴唇、舌尖都麻了。
月朔那年的暑假,我到家住石家庄市区的姨妈家玩,报名参加了河北电台一个《欢快英语》的函授教程学习。学习当然须要收听河北电台广播节目,可是我回到家里之后,创造我那台短波收音机可以收到美国之音,英国 BBC,便是收不到河北电台。大概是由于山区很难吸收中、长波旗子暗记的缘故吧。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办法;把收音机的天线拉到最长,自己高高地站在写字台上,用手触摸着天线顶端,充当人体天线,这样就可以收到河北电台。不过当天线也是一件累活,我必须站得笔直,节目播出中间不能弯腰或者活动手脚,否则就会影响天线的吸收效果。每天听半个小时的节目,我的觉得就像军训时站了半个小时的军姿,腰酸、腿疼,触摸天线的那只手累的老半天抬不起来,现在回忆起来,自己也挺傻的,为什么不把物理学好,设计一个人造天线来改进收听效果呢?不过,我当时倒是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我听说河北电视台正在播放《欢快英语》的姊妹版——电视传授教化片《走遍美国》。我当然不想错过收看的机会,但还是由于山区吸收旗子暗记不好,电视机收不到河北台。这下我无能为力了,总不能站到楼顶上当天线吧!
我只好利用节假日的韶光,坐车到石家庄市的姨妈家里看。有时为了看一集 30分钟长的节目,要在盘山公路上来回颠簸四、五个小时,假如碰着塞车,那一天的辛劳就空费了。如果用现在的眼力看,我当时投入的韶光本钱、风险本钱都太高了。
让我光彩的是,我选择的几套教材都很实用,而且轻松活泼,学习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呆板乏味。学习了一段韶光,自己也很想试着用英语和别人互换。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常常设想一个情境,由我一人扮演两个或三个角色,变换着口气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曾是我最喜好的消遣,讲到高兴处常常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有一次,我妈关怀地问我∶你是不是学得太累有点含糊了,怎么总是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傻笑呢?"
便是在这种条件下,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一点一点地提高了。我第一次用英语和别人互换是在初中毕业时参加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口试,口试形式是问答。刚开始我还有点紧张,后来就完备放开了,使出自己自言自语时练就的本领,和主考老师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大概你不会相信,我这个从山沟沟里出来的从没有和别人讲过英语的学生,竟然得到了那次口试的第一名。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末了没有上外国语学校,而是选择了省重点中学——石家庄一中,在随后三年的高中生活中,由于各门作业的课业包袱都比较重,自己学习英语的韶光大大减少了。我开始把学英语当作一种放松和调处,空隙时或睡觉前我总是喜好听一听英语磁带,有演讲、电影对白录音、新闻,还有歌曲。我认为这很有助于缓解学习带给我的精神压力。
但是与此同时,我有了更多地利用英语和别人互换的机会。学校里有几名澳大利亚的外教,我除了充分利用每一节的外教课以外,常常在课下和他们互换,比如一起踢足球、远足等,我们都成了好朋友。还记得有一次外教Joshua 参加一个外国人唱中国歌曲大赛,他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赛前我们帮他纠正汉语的发音,比赛时他请我和几位同学到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为他加油助兴。还有一次,外教Ms.Floo 过生日,我们为她搞了一个惊喜派对。作为回报,她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硕的西式晚餐。和外教的互换中我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还!
理解了许多西方风尚,该当说是很有收成的。
其余,我还参加了校内外的一些英语活动。例如和美国学生的联谊、石家庄市的英语沙龙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的口语水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开口讲英语时有了充分的自傲,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流利程度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靠着平时的磨炼和积累,我高三时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得到了河北省第一名,全国第三名。
讲了这么多,都是我学习英语的一些经历。当然我也在其他科目高下了很多功夫,尤其是在高三,我不得不暂时和英语说 Goodbye 了,由于我的其余四科在班里都没有明显的上风,回顾 自己走过的路,我总结出了几点体会,也可以称之为我的履历吧,想和大家分享。1.学习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才不会把学习当成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一项任务,而是心情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自己的主不雅观能动性,增加思考的深度,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的创见。大概有人会说,高中的学习太紧张了,尤其是高三,切实其实忙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夜里常要熬到一两点,一大早又得爬起来背英语,累得脑袋发胀,眼圈发黑,哪来的什么乐趣?我却要说,既然黑夜给了你一双玄色的眼睛,你为什么不用它去探求光明?初中时我学习英语的条件该当算很艰巨了吧,可我从来没有觉得到呆板,也从来没有觉得到累。我动用了当时可以利用的统统资源∶书本,找出了父亲上大学时用的英语教材,由于父亲是学工科的,以是教材里有许多科普文章,读起来很故意思;电视,我可以轻松地说出每周哪一天,什么韶光在哪一频道有哪些英语节目。有些传授教化节目前后内容有连续性,我就把它当成电视剧来看;广播,我那台短播收音机在不发生故障时充分发挥了它的效用,我用它征采到了不同波段,不同电台的各种英语节目,而且节目的内容丰富多彩。绝不夸年夜地说,如果我有韶光的话,可以从清晨6点钟到晚上12点一贯坐在收音机旁收听不同的英语广播节目,绝不会感到乏味。以是,有时我们须要动脑筋、想办法,长于创造学习的乐趣。
其余,我认为,如果对一门学科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每每会加深自己的学习兴趣。换句话说,我们之以是以为学习呆板、乏味,每每是由于我们学习得还不足深入,没有创造学习知识的乐趣所在。我现在在北大经济学院国际经贸班学习。我的班主任是一名研究比较经济学的博士,今年刚刚毕业。经济学理论有时是非常呆板艰深的,我想高一学习政治经济学时大家一定深有体会。更不用说在博士级水平上所研究的博识学问了。以是我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他毕业时放弃到大公司、银行事情的机会,而选择连续留在象牙塔中搞研究、做学问,过清贫的生活呢?他只是淡淡地笑,说∶你,你还没有体会到理论的魅力。的确,学习正像挖掘深埋在地下的宝藏,挖掘得越深,收成绩越多,乐趣也越多。
2.面对成功和失落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想,这个中的学问仅仅用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是不可以完备涵盖的。在学习中取得一点点成绩和名誉,当然不能志得意满、骄傲自满,但更主要的是如何把成功转化为提高的动力。体育比赛中常常哀求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丧失落思想包袱,由于这有利于运动员正常发挥水平,我们在考试中也是一样。但我认为,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妨把以前的成功作为一种:“包袱”,或者说,作为自我施加的一种压力,给自己造成一种危急感,感到自己随时有可能被别人赶超,从而更加努力地去保持成功。这个道理,可以用经济学中“效用”这一观点来阐明。比如说,如果你常常在考试中得第一名,那么“第一名”这个成绩对付你的生理效用就会递减。也便是说,你已经拿惯了第一名,这个头衔对你来说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代价了。然而,对付那些常常得第二、第三名的同学来说,这个“第一名”的效用是很大的。由于他们从来没有得过第一名,以是对他们而言,“第一名”的头衔具有很高的代价。结果是,这些学生每每投入更多的韶光,精力,以换取这一无用的头衔。在这种情形下,以前的第一名就必须人为地给自己增加一些刺激和勉励,以保持同样的干劲。而这种勉励和刺激,每每来自成功带给自己的危急感。以是,有时候“自我加压”也是必要的。当然我举考试为例只是打个比方,考试第一名并不一定意味着水平最高,更不能和“成功”划等号。
那么,如果学习中碰着失落败,比如考试不及格,参加竞赛被淘汰,怎么办呢?败不馁也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从失落败中吸取教训,总结履历,从而尽快走出失落败的阴影。有一些同学,失落败往后也没有消沉,而且每每是指天起誓,痛下决心,要重振自己的威风,学习也的确更用功了。可是方法呢?还是老一套。他彷佛把失落败当作一种痛楚的回顾,不愿意重新揭愉快里的这块伤疤。这样,每每是功夫没少费,但奏效并不大。我认为,总结履历教训不应当只是供给老师和自己听的一句空话,要拿呈现履行为。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失落败。自从高二进文科班往后,我一贯是班里的第一名。但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也是我们第一次按高考题型进行的考试,我一下子被班上的一个女生超过,而且超过了40分。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自己以前辛劳建立起来的上风,就这么一下全都没有了?镇静下来之后,我重新核阅那次考试,初步总结出两条失落败的缘故原由∶一是根本知识节制得不稳定,二是考试答题习气不好,没有考试履历,韶光的安排不合理,许多会做的题没有做出来。然后,我开始详细剖析考试反响出的问题。我把每科的失落分情形列了两张表,拿历史为例吧,一张表上总结出丢分缘故原由,比如说影象不牢丢了几分,没有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丢了几分,思考的深度不足丢了几分。另一张表上我总结出丢分题目所属的知识范围,古代史多少分,当代史多少分,天下史多少分。还可以找出知识点详细出自哪一章节。这样,自己的薄弱环节就一览无余了。找出了问题,我就开始动手办理,我利用自己韶光比别人充裕的上风(由于我不用在英语上花韶光),集中力量突出自己的弱科、弱项,然后利用仿照考试来考验自己的事情成果,并且积累考试履历。高三放学期的几次大考,我都做了类似的总结事情。虽然一次考试可能会有有时成分,但几次综合起来,就可以很客不雅观、全面地反响学习中存在的漏洞,以便我及时地填补。这个方法奏效很好,我总结出的表格一次比一次小,由于丢分越来越少了。末了一次仿照考,我的成绩比那次期末考试整整提高了一百分,而高考中也基本保持了这一水平。看来,我应该感谢那次考试。没有那次失落败的履历,就不会有我后来高考的成功。
有些同学会说,自傲该当建立在自己实力的根本上,如果我学习成绩不好,实力不济,怎么保持学习上的自傲呢?没错,自傲绝不是盲目自大,而因此自身的高水平、高本色为后盾的。但是,自傲心有时也是可以转移的。本日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喜好踢足球的?我打个比方,一个同学足球踢得特殊好,一到足球场上就信心十足,精神百倍,以为自己像是统兵的将军,水平比其他人都赶过一截,以是踢起球来洒脱自若,而一到学习上呢,就没有自傲了,认为自己这科也不好,那也弗成,谁都比自己强。如果抱着这种思想,学习就没有了动力,成绩当然上不去。实在,踢球和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体力、智力和生理的综合投入,都须要付出了才能有所收成。既然球场上有自傲心,为什么不将这种自傲也带到课桌前,带到学习中去呢?如果本日在座的有这样的同学,我想让你大声对自己说:“球我能踢好,书我也一样可以念好!
”
我还想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海洋夏令营,当选为中国中学生代表,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国际海洋展览会。代表祖国参加大型国际活动,那觉得用骄傲、自满这样的字眼都不敷以形容,那次活动中,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提高了自傲心。可是返国之后,我不得不面对严厉的现实∶为了准备和参加那次活动,我前前后后延误了近一个月的作业。高三的进度很快,老师上课讲的新内容,我有许多都听不懂了。不过我并没有太着慌,而是采取了上面说过的自傲心转移法。我想,我能代表几千万中学生参加国际活动,这拉下的一点点作业难道还补不回来吗?于是,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补习旧知识,我都保持了一种轻松、自傲的心态,没过多久就补上了以前的作业,没有让那次出国活动影响我的学习成绩。我想,这种办法虽然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相似的地方,但还是挺有效果的。
以上算是我的几条所谓履历吧,大概同学听过会说,你并没有给我们指出一条通往大学之门的捷径啊!
的确,我没有捷径。只管几次再三强调兴趣,但我不得不承认,高三的学习有时的确很呆板、很苦、很累。但是,不付出这种辛劳,你就没有机会感想熏染高档学府浓厚的学术气氛和自由的思想空气。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构想来塑造自我。
我非常理解同学们的心情,由于我也经历过高考,也曾经在寒冷的冬夜驱走睡意,在酷热的夏日挥洒汗水。我也曾感到过压抑、倦息,也曾一度失落去信心。但是,我走过来了。回顾高三,回顾我的全体中学时期,我付出了太多,失落去了太多,但是我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由于在和命运的第一场征战中,我是胜利者。末了,我想把玛利亚·凯莉的歌曲《英雄》中的一句歌词送给大家,由于正是这首歌,在高三最艰巨的日子里给了我勇气和决心∶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
And you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the hero lies in you.
当你有勇气连续前行,英雄就会涌现。经历失落败与奋起后你会终极创造,自己便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