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中的她总是书生意气,每每见到她时手不离读本,仿佛她是书的精灵,长存并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那孜孜矻矻的精神实是令人敬佩。若其羽扇纶巾必为当年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般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她的座右铭。自己在文学社漫步之际总见她徘徊于校园林间小道默诵那些千古名句,使千年精华汇于心间、淋漓在记忆里。眺望她远去的背影实在是不甚理解其令人荒谬的做法,但努力后的汗水还给她一个令人不可思议却又符合常理的结局:她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一等奖。而那所谓怪诞的做法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经验,询问她作文成绩为何总是名列前茅时她只是淡然一笑,手指着古文中的经典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于是自己被她博学的才华所折服,不得不说五体投地地佩服她。从此校园有了一段经久不衰的传说。
平日脱去校服的她也是别有韵味的,一身衣裙出落为小家碧玉,轻柔的长发随风舞动着,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漫步于湖畔纵使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不能于她媲美。世界上美好的事物似乎在顷刻间被她占有了,问她为何生的那般可爱,只是莞尔一笑便回绝了这问题。于是在这时光流逝的自然里的她愈发的美了,偶尔还会自嘲地调侃自己生得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在他人看来她也是名副其实的美君子。
美阐释于自然之际,阐释于她的一颦一笑里。站在绿荫下的她总会拂一拂碧绿的叶梢,仿佛是在为树进行着梳洗,常人看来这一细微的动作她也是美若天仙,但她曾亲口告诉我她只是喜欢亲近自然并没有想去做作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理解错自己的人有许多。面对这个答案我也是无可奈何地微微点头,毕竟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搪塞她,于是默应在这夏风习习的季节里。
“莫离是一种奢想,曾相见于港口、又碰面在船头,不料在短短相遇后又踏上了新的旅途。莫离是一种奢想,曾一同走过繁华的街口、踏过青草的绵柔;可惜在这离别之后还在行走,只不过街口依旧繁华、青草依旧绵柔,却少了一人独自流浪彳亍在街头、踟躇在转角处。”
这是她赠与我的一首小诗,其诗意盎然令人有一种不忍心去读的感觉。为何这诗如此伤感?不知,也不好意思去追问她,或许隐藏了一段令人怀旧的记忆罢。于是在一个皎皎月光洒满地的夜晚跟随她去了公园湖畔,只见她默默踱步于柳下似乎在眺望着什么、观想着什么。看到着情景自己不由自主地瞎想起来:莫不是思乡了?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当此时她已悄无声息地走至我身后,而我依旧沉迷于深思中,对她的到来毫无察觉之意。一只手轻轻地撘在我的肩上,犹如一条长斤披在肩上却又没有那温暖的感觉。“知道你的文学修养不差,未曾想你真的来了。”“我只是好奇你为何会用这般悲凉的词来作诗?这似乎不是你的风格吧?”“这只是我真正的面貌,作诗并未有半点杂念,只有你读出了诗的意境,我只是缺少一个真正的朋友而已,希望我们可以读彼此写的文章。”原来她很孤独,孤独到这般境界。不想伤害她,于是应了这请求。
走在返校的路上,自己默默地思考着,想不到她也是很孤单,孤单到这般境界……谁不孤单呢?就好似我也应该有一知心者,不知下一个作诗的人是否是我,总之孤单已随风而逝。
还是那般努力着,依旧前行在落叶萧萧的小道,身影却在这迷雾中模糊了。那个梦想早已触手可及,昔日嘲笑也成为阵阵喝彩。总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梦想在她的前方,前进的道路上有她不畏艰险的背影,高耸入云的险峰总有她攀登的足迹。
整日遨游于学海、攀登于书峰,不见茫茫后一望无际的彼岸,也不见近天际高耸入云的峰顶;只知汽雾中映着她的倒影、云雾间浮着她的背影。
夜辰中的轮回,轮回于知识殿堂,好似曾经的学长;却回首、在身旁。她者谁?雅倩也。
以上就是美德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她作文17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写人作文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