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官方微信ID:whcjrb)全媒体讯(王娟)生平创作超过3000首,写下《小城故事》、《垄上行》、《甜蜜蜜》、《又见炊烟》、《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无数动人词作。昨日,著名词作家庄奴在重庆病逝,享年95岁。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生于北京,1949年到台湾后,当过、编辑,演过话剧,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尤以盛行歌曲最为人津津乐道。庄奴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3000首,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垄上行》、《甜蜜蜜》、《又见炊烟》等;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歌词都出自庄奴之手。晚年的庄奴大部分韶光生活在重庆,依旧不断有新作问世。
庄奴生前曾多次携李一凤、等“小邓丽君”来汉演出,长江日报曾多次采访过这位老人。印象里,这位老人言谈谦善有礼也不失落诙谐,常常自称“小弟庄奴”,回答提问时也常常以“不知这样的回答您是否满意”,“叨教您还有什么指教”结尾。发言中,他常常引用唐诗宋词,对当代的盛行歌坛也有自己的意见。
5分钟写就《甜蜜蜜》,和邓丽君并无往来
邓丽君曾经讲过,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但庄奴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两人是相互造诣:“邓丽君有很多好歌,实在我写的最多只占8%。大家这么说,可能只是由于我写的歌给大家的印象比较深。实在她唱我的词对我也很有帮助,我们是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关系。”庄奴曾向长江日报回顾说,他和邓丽君的缘分始于那首最经典的《甜蜜蜜》。当年唱片公司拿着一首印尼歌曲的乐谱找庄奴填词,庄奴问是给谁唱,回答说是邓丽君。庄奴一边哼这个旋律,面前就浮现了邓丽君的样子,笑颜很甜美,歌声很甜美,台风也很甜美。刚好歌曲的第一句只能填3个字,庄奴很自然地想到了’甜蜜蜜’,写完全首歌不超过5分钟。
《甜蜜蜜》之后,庄奴陆续给邓丽君写出了很多好歌,但两人在生活中并无往来。邓丽君成名前,庄奴曾在一次歌唱比赛中见过邓丽君一壁,但成名之后两人并没有见过面。庄奴曾说,两人有心灵上的呼应,却没有见面的缘分。
晚年为孩子写歌,批盛行歌曲缺少洗练之美
晚年的庄奴笔耕不辍,但很少再写情歌。他曾经为长江日报唱过他为给重庆的小学生合唱团写歌颂母爱的《为什么》,并说孩子们在全国比赛中拿到大奖,他特殊愉快,“我现在要写对孩子、对社会有益处的歌,写歌的人笔下要有义务感”。他先容所,当年开始歌曲创作时他将名字改为庄奴,这个名字来自宋朝赵朴之的诗“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庄奴便是佃户,我取这个名字便是说要做事他人,为大家写一辈子歌”。
对付当下的盛行歌曲,庄奴很少听。他阐明说,“非不能也,是不为也。那些歌一段就写300字,歌星记不住,不雅观众更记不住。可是’小城故事多’就5个字,却有很多意味在里面。现在的盛行歌曲,最缺的便是洗练之美。”在老人看来,他写的那些歌之以是能久唱不衰,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多年来,他的枕边读物一贯是唐诗宋词。“实在盛行音乐也是有文化的,写情歌也该当有内涵,词华要美,而不是那些肉麻兮兮的东西。比如我写我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多么蕴藉。别人说昙花一现,我写昙花一笑,动态的美感和意境就出来了。”
60多年前来过汉口,改编“武汉故事”
多次来汉演出的庄奴,对武汉有着深厚的情绪。他曾向长江日报表露,60多年前就来过汉口,当年他从北京中华新闻学院毕业后从军,经武汉去成都。在这段行程中,他将名字改为黄河。“那时我们20多名同学斗志昂扬,一起参加抗战。”在去酒店的路上看到武汉的街头,他感叹武汉变革很大,并在和歌迷的互换中把《小城故事》里的“小城”都改成了“武汉”:“这次来武汉,我收成特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