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瓜果飘香的时节,我们学校迎来了又一届校园读书节,全校上下掀起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喜人热潮,它象一股春风,将缕缕书香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看到这情景,我问自己,人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没有书,世界将会怎样?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有多少文人墨客对书情有独钟,对于读书,他们又有多么热烈的情怀:还记得周恩来那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几多震撼,几多警觉?!还记得于谦那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么?他告诉我们,书是人性的净化器,它荡涤心灵,觉悟思想。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在浩瀚无边的书海里,鱼龙混杂,良莠难辩,我们要擦亮双眼,“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读好书,读益书。在书的社会里,居住着贵族,也居住着庶民,即有善者,也有恶棍。然而,一本好书总是把真善美放在最高的席位上,并以此端正读者的人生态度,使人价值纯粹;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爱读书。从牙牙学语到翩翩少年,书籍,一直是我的好朋友,它给我启示与温暖;感动与欢笑。从简单有趣的《西游记》到复杂丰富的《上下五千年》,从广博深刻的《史记》到催人泪下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本本好书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目睹了黄河的九曲喷薄,见证了长城的逶迤雄壮,领略了金字塔的庄严神秘……我居高临下,历史长河里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人类社会的每一寸足迹一览无余!
我爱读书。曾几何时,我置身书海“不可自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我明白了奉献的一生最美丽;《老人与海》中那位不屈服于风暴,勇于抗击的老者让我肃然起敬;《茶花女》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让我铭记,只要心存真情,人格将永具魅力!
阅读中,白天的紧张与劳累,我忘却了,处事的烦恼与愁绪我抛弃了。没有寒暄与打扰,独自神游于字里行间——刀光剑影,风雪飘飞,艺术的美妙,人生的感叹——都奔凑到眼前。每与会意,击掌而笑,与古人交谈;临窗而立,看星月移动,听树影婆娑。
温馨朦胧的春夜,烟云缭绕的夏夜,潇洒倜傥的秋夜,静谧严峻的冬夜,都赋予读以丰富多彩的美意,而风雨雷电又平添了盎然奇趣。
书传播思想,启发思维,读书既要能入,又要能能出。《庄子》中有一佳句:“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我想,这里的“得意”,既指书中之意,又指自得其意。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箴言真是不计其数。古有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李苦禅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今有爱迪生的“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忘不了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忘不了孙中山的“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是啊,“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无不善读,步入充满书香的芝兰之室,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品格高尚,风味优雅,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今天的我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拼搏竞争愈发激烈。无知浅陋、迷茫困惑常常伴随你我,是不是应该让阅读来宁静自己的身心呢?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那么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朋友们,请以审视的目光阅读吧,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篇二:人生与书香同行
古人常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之语,歌德也曾道:“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由此可见,读书,读好书,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虽然现在的学习生活比以往紧张不少,不过我还是会挤出一点儿时间来看书。就算是几分钟,也觉得受益匪浅。一文一诗,真如琼枝入眼,娑柳拂肩。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缺少了文字滋养,那他就像肢体残缺的人;一个人如果远离文字,他的精神家园将会长满莠草,芜败不堪。黄山谷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于我心有戚戚焉。
林语堂曾作比,说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就好比幽闭在周遭的环境里,只有和少数几个熟人接触的谈天机会;而拿起一本好书,就立刻进入了一个世界,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面面相对,和心灵高尚的朋友促膝而谈,这等于是逃离牢狱出门旅行。这是何等睿智的譬喻!
每每临睡前,我都会拿起枕边的书,翻上几页。目光追随着那一行行铅字慢慢地移动,合上书后,伴着书香,悄然入睡,心里无比满足。
读书除了能让我充实,伴我安然入眠外,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我的成长保驾护航。
每当我遇到挫折时,就会想起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教会了我“扼住命运的咽喉”;每当我为一道难题而绞尽脑汁时,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激励了我;每当我体育锻炼坚持不了时,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让我重拾了勇气和信心。
有时候,读书还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记得有一次暑假去书店,在闷热天气的影响下,我无心读书,便随意拿起一本书胡乱翻了几页,草草地放回书架。但真是“无巧不成书”,在一次大型考试中,正是这粗略的浏览为我挣到了千金难买的分数。
还有一天,一位同学在作业本上看到《骆驼祥子》这个书名,就感叹地对我说:“如今连骆驼的名字都那么人性化!”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打趣地对他说:“祥子是人名,你觉得你会取一只骆驼的名字吗?”这时他才恍然大悟。“那这本书到底是讲骆驼还是讲祥子啊?”他又不解地问道。“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骆驼只能算他的一个形容词,它赤裸裸地批判了当时的封建腐败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顿时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
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书籍。
朋友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书是不可缺少的。它就像一潭清泉,深入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能让你稚嫩的心灵飞跃至另一个美好的阶段。读书给人智慧,开拓视野,启迪心灵,熏陶精神,的确,读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沉淀和思想的升华。只是这种沉淀与升华并不显山露水,张扬自诩,它如同黄昏浅月下的暗香浮动,只可微吟相狎,毋须檀板共金樽。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那就一路上与书香同行,让书香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高三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