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样读书

这样读书作文700字 知识百科

  木质地板被午后的阳光晒暖了,昏昏欲睡的气息从每个角落一层层漫溢开来,茉莉花清甜的香味适时地融化进空气里,宛如催眠的良方。

  小孩子被家长“勒令”午睡,孰不知在这个年龄,觉是最不缺的。大人睡着了,眉头依然紧锁,像梦中也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会儿,孩子的睫毛颤了几下,啪嗒一下睁开,眼底一片清明和几分狡黠。

  自然是不肯好好坐着的,趴在地板上,微微的凉意也令人舒服。打开一本画册,几笔文字,多的是色彩鲜艳的图画。也许也看不懂文字吧,却能凭着画猜个八九不离十。阳光像柔软的纱蒙在孩子身上,白色睡裙的领口在风里轻轻晃动。想来,这是我读过最早的书吧。读书,这词文绉绉的,对我来讲却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本书,一屋阳光。

  于是就这样读书,从画册,到童话,到小说,到散文名著。书在变,孩子也在变,不变的是阳光晒暖的木质地板,是空气中甜美的茉莉花香。

  大人醒了,转头看见身旁早没了那个白睡裙的孩子,心下明了,到客厅把孩子从地板上拎起来,便是一顿训斥,“怎么这样读书呢?地板上多凉啊!”

  孩子辩解:“不冷啊,阳光很暖和……”。大人也不理,只严厉地说着:“下一次,可不许再这样读书了!”

  孩子点头,下一次依然趴在地板上读书。童年有无数个下一次,她以为机会还很多,却在阳光下不知不觉长大了。

  地板还是微凉的,茉莉花照样一季季开着,风雨无阻。我再极偶尔地心血来潮,捧一本书悄悄趴在地板上,一页页翻,入眼尽是各种修辞和生涩难懂的外国人名,只觉得索然无味,家长见了,嘲讽似的:“怎么这样读书啊,你今年都多大了?”我更无言,便起身回屋继续与题海奋战。

  书躺在地上,无论是文字还是篇幅,都和那时大不相同了,但我分明还看见一本鲜艳的画册,和白睡裙的孩子。读着书,在这样的下午对时光的流逝无知无觉。

  于是就这样读书,在被阳光晒暖的木地板上,这样的,读着书,读着童年,读着阳光和花香。

  篇二:我是这样读书的

  爱读书是一件好事,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无论社会怎样变迁,人的意识怎样发展,提倡多读书却是亘古不变的,为什么?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读书一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成长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成为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座右铭。诚然,读书的好处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并非任何一个读书的过程都是一次进步。作为一名老师,我在实际的工作中,用自己读书的亲身体验,感悟到了读书与成长的关系:读书+反思+实践=成长。相反,则事与愿违。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这种真情来源于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支持还有社会的关心,当然,更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离不开教师孜孜不倦的读书学习的积累,才能以不变的热情感染我所教的每个学生。十二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

  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老师成长的历程;正如陶继新老师在第一讲中所倡导的那样:“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对我来说,爱读书的好习惯是在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多年来,我一直从中大受裨益。参加工作以来也从未间断,不过,这时的读书却不能是仅凭乐趣和一时冲动,更需要边读书,边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反思,而不是像读名著一样的天马行空的遐想,脱离实际的阅读是无效的,尤其对于为人师者而言,就如同解答学生的疑难,不能只给出答案,而说不出为什么。最难忘的那段读书的经历,,是在参加市级骨干教师选拔的第一次笔试之前对于《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的同事也有一位在读它,常常读着读着大发感慨,与书中发现的问题和阐述的观点产生强烈共鸣,我俩因为这本书而有了共同语言,并一起讨论怎样将之运用与教学,真正发挥《有效教学》的作用。并在之后的骨干考试当中,能够正确而灵活地运用《有效教学》的理论,去分析案例,去寻求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成功了。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还有陶行知、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在工作中我获得了作为教师的快乐,这份快乐来自于学生的认同和爱戴,这是一种温暖的表象,为人所羡慕和津津乐道,在这背后,累积着一个优秀的为人师者的读书和学习的艰辛,孜孜不倦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达观,。尽管距离优秀教师还很远,但我已深悟其“道”——优秀教师的成功之路就是读书+反思+实践=成长

以上就是这样读书作文700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美德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