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住房 从“有住的”到“住得好”
“没想到这辈子我还能住上楼房,过去住平房烧炉子,一到冬天就犯愁。屋子表面土路高低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提及居住变革,今年60岁的张大爷感慨道。2017年,政府履行了棚户区改造,老屋子被拆了,他用房屋征收款买了楼房,百口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如今,张大爷的子女都结婚了,他和老伴儿住在干净整洁的楼房里舒适又方便,空隙时还能去小区附近的公园闲步,生活很惬意。
住房是人的生存之所。杭锦旗通过推进棚户区改造、公租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培植,办理了一大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巷道狭窄、环境脏乱等情形得到有效改进。
走进邮政小区,一栋栋居民楼排列整洁,楼体标识清晰,公共区域干净整洁,车辆停放规范有序,绿化带活气盎然。“我们小区新增了健身器材和停车棚,停车棚内还有充电桩,现在给电动车充电非常方便。自从给楼体加装了保温层,冬天的室温提高了3℃,最主要的是小区内布设了安防监控摄像头,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邮政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吴晓华说。
杭锦旗自2008年启动公租房培植工程以来,共培植、回购公租房1356套7.48万平方米,已分配1294套,分配率达到95%。2016年,杭锦旗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租售并举制度,选取部分小平米公租房作为棚改户安置房源,知足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截至2022年7月,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1065户。“十四五”期间,杭锦旗按照因时制宜、一区一策整治到位原则,陆续对锡尼镇6个社区中20个老旧小区进行包括楼体外墙保温、屋面防水、小区道路硬化、排水、供热等方面改造,截至2022年8月份,已完成15个小区改造事情。
现在的锡尼镇,镇中有河,城中有园,开窗见绿。从“有居”到“宜居”,再从“简居”到“优居”,老百姓的心里暖洋洋。
聚焦饮水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
2018年12月6日,对付杭锦旗沿河三镇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巴拉贡、呼和木独、吉日嘎朗图三镇自来水提质增效工程正式通水,这就意味着惠及5955平方公里、沿河三镇3.6万余农牧民告别了苦涩发黄的黄河侧渗水,喝上了甘甜清冽的“大漠清泉”。
水是百姓的命脉,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2018年杭锦旗将沿河三镇自来水提质增效工程列为2018年重点工程之一,经由4个多月的艰巨奋战,终于将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提格庙地区的清泉运送到了农牧民家中。在办理了水源水质问题后,杭锦旗又启动二期管网改造工程以及饮程度安工程,力求让全旗公民都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家住杭锦旗塔然高勒的王军一家饮水情形是2019年排查出来的。再次走进王军家中,王军的母亲正拉着水管给畜生喂水,水管直接同地下连接,不留神根本看不出来地下新打了一眼深井。随着新井投入利用,过去冬季担水难、夏季吃不上水的困境迎刃而解。王军说:“过去得到离家2公里远的老井上担水,一天交往返回至少得跑六趟,夏季高温时,随着地表水蒸发量加大,老井水位低落、水量大幅减少,有的时候吃水也困难。2019年,政府给我们打了眼80余米的新井,接了2个管子,一根接在了净水器上,一根接到了畜生的饮水槽上,现在只须要在家里一合闸,就能喝上干净水,省事又安全。”现如今,有了水,王军家门口又种了一片小菜园,夏季吃蔬菜也不用去旗里买。
“十三五”期间,杭锦旗环绕“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担保率”四项指标,累计投入资金2.16亿元,新建饮程度安巩固提升工程1180处,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提格庙建成水源井9眼,1000吨高位池塘1座,铺设供水管道123千米,更新改造管网195千米,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喝上水”实现了“喝好水”。
聚焦出行 从“通”到“畅”
要想富,先修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一个“先”字,充分表示了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性。“十三五”期间,杭锦旗S215独贵塔拉至锡尼段、S316“三改二”和G242临河黄河大桥年夜公其日嘎公路等事关杭锦发展的交通“大动脉”通车,塔韩铁路、乌锡铁路、塔锦公路和一大批村落庄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全旗交通根本网络实现了由“通”到“畅”的历史性变革,一条条“大动脉”纵横交错,连接四方,一支支“毛细血管”进村落到户,带富百姓,交通“大格局”的形成,铺就了杭锦旗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快车道”。
对道路通畅带来实惠深有体会的,当属家住库布其沙漠边缘的贺楠。2019年9月18日,杭锦旗S215独贵塔拉至锡尼段公路正式通车,看到公路修到了家门口,贺楠别提有多高兴了,高兴之余贺楠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在和家里人商量一番后,贺楠决定在库布其沙漠深处开一家“农牧家乐”。“路修通了,来沙漠旅游、投资、做科研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过去迁走的人现在又搬回来了。”贺楠说。通过经营“农牧家乐”,贺楠一家的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
贺楠的父亲有个爱好,喜好将自己的生活用笔墨的形式记录下来。翻开老人的条记本,一行行工致的钢笔字记录着他每个月的收入。这数字反响的不只是他个人收入支出的变革,也是杭锦旗发展的缩影。谈起杭锦旗的发展,老人感慨万千:“变革很大,尤其是近十年,杭锦旗用‘日月牙异’形容绝不夸年夜。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出行多方便,从锡尼镇到我们这里节省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时间,你再看看现在的旗里,转角就有公园,公园里健身器材、小凉亭、报纸搜罗万象,前一阵子我和老伴儿还去新开的电影院体验了一把年轻人的潮流,就跟在我面前演一样,放在从前真是敢都不敢想!冰箱、洗衣机、空调、汽车等这些以前有钱人家才买得起的,现在都进了我家。这些东西有的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次。我现在身体康健,吃穿不愁,最幸福不过了。”
贺楠的小家之变折射的是杭锦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杭锦旗城镇常住居民和屯子牧区常住居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29604元和11334元增长到2021年的48267元和23521元。城市低保标准和屯子牧区低保标准分别由2012年460元/月和340元/月提高到2021年的840元/月和600元/月。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人数、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66192人和97964人。
社会民天生长数据是最好的佐证,百姓的认可是最好的回答。
家安定了、生活保障了、道路畅通了、家当茂盛了、百姓富余了,杭锦旗数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十几万杭锦儿女安居乐业的生活。傍晚,走进锡尼广场,夕阳穿过树叶间隙,洒满广场。此时,吃完晚饭的人们,有的三五成群散坐在公园角落里谈天,有的围着广场闲步,有的忙着打门球……不远处,老百姓伴随着音乐节奏自发地跳起了广场舞,阁下还有不幼年孩子蹦蹦跶跶,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越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