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APP更新了小蓝单车在北京的计费规则

在新的计费规则之下,1个小时的骑行用度为2.5元。
而行业前三的摩拜、ofo和哈啰单车均未超过2元,这次调价也让小蓝单车成为最昂贵的共享单车。

小蓝单车涨价开始割韭菜了 汽车知识

微博网友评论

而在这次调价引发关注之前,小蓝单车已经沉寂了许久。

“最好骑的小蓝倒闭了”

小蓝单车曾经是共享单车领域野心勃勃的后来者。
2016年10月成立,两个月后就完成了4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10亿元。
只是那时没有人想到,这笔融资之后,小蓝再也没能拿到别的资金。

2017年3月份,小蓝单车进入北京市场。
而此时,ofo与摩拜已完成5轮融资,早已开始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运动。

姗姗来迟的小蓝单车最大的法宝是“好骑”。
从野兽骑行分离出来的小蓝单车有着行业内最好的骑行体验:变速档、轻便、3秒即开电子锁等特性,不仅赢得了用户的青睐,也使其在第二梯队霸占了一把交椅。
以至于许久之后,还有用户用“最好骑的小蓝单车倒闭了”来思念。

小蓝单车CEO李刚多次表示,骑行体验好是最主要的。
“共享单车第一个拐点由产品决定,为节省本钱而忽略产品耐用性的玩家将付出相应的代价。
”因此在ofo和摩拜加速投放车辆的同时,小蓝单车走上了完备相反的道路。

北京街头的小蓝单车。
张旭 摄

2017年3-5月,小蓝单车发布海内首款支持变速的共享单车Bluegogo Pro和Pro2、Pro2升级版。
新车搭载了中控屏幕,目的是“通过投放广告来打造环球最大的广告媒体平台。

据测算,小蓝单车车辆造价在2000元旁边,中控屏幕的加入使本钱进一步上升。
本钱问题阻碍了新车型的量产和投放,再加上“禁投新车”的政策影响,小蓝单车寄予厚望的“广告媒体平台”破灭了。

摩拜、ofo在2017年的单车投放都达到千万级,联手霸占了90%的市场份额,而第二梯队的小蓝单车投放量仅70万辆。

迟迟未能谈成B轮融资的小蓝单车开始涌现资金短缺。
2017年下半年开始,小蓝单车频频传出被供应商榷债以及用户押金难退的负面新闻。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全国对小蓝单车退押金的投诉达到2810件,办理率仅为20.5%。

2017年11月16日晚间,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发布公开信,承认企业遭遇严重资金问题并无力运营。

小蓝复活,欠款未卜

小蓝单车倒下了,但留下的麻烦还在。

2018年1月9日,滴滴出行和小蓝单车宣告,小蓝单车将托管给滴滴,用户可在滴滴APP内免押金骑行小蓝。
而对付人们最关注的小蓝单车的用户押金去留问题,小蓝和滴滴给出的办理办法是将199元的押金转换成等值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

滴滴公告

不少用户对此并不买账,认为押金被逼迫转换成优惠券涉嫌侵害用户权柄。
业内人士则表示,如果用户选择转换方案,债权将被抵消,没有法律风险。
“用户如不选择,有权连续向小蓝公司主见债权、哀求退还押金和充值款。

2018年4月,用户还将滴滴和小蓝单车告上法庭。
来自全国多地的15名原告认为,两被告签订的托管协议只约定权利,不承担责任,存在恶意躲避押金退还等债务之嫌,本色上危害了原告等广大用户的合法利益。

但小蓝面临的供应商欠款问题,仍须要自己办理。

有媒体测算,小蓝单车倒闭时拖欠供应商款项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蓝单车的运营方天津鹿鼎科技有限公司有50条风险信息,个中包含19条法律诉讼,个中多为供应商起诉。

天眼查数据

涨价是共享单车必经之路?

事实上,小蓝单车这次涨价只是共享单车行业租金上涨的一个缩影。

2016年9月,摩拜和ofo其单车最初价格为30分钟/0.5元,随着诸多其他车型的推出,包括小蓝单车在内的共享单车将价格由调度至30分钟/元。
与此同时,曾经共享单车行业大规模的1元月卡等匆匆销活动也逐步退场,月卡价格规复到20元/月。

山西太原,民众正在利用共享单车。
中新社 张云 摄

滴滴客服表示,这次提价仅针对北京,其他地区不受影响,而其他共享单车品牌也尚未跟随涨价。

ofo和摩拜目前都未曾盈利,ofo待退押金规模在10亿-20亿元,而美团2018年财报显示,摩拜单车业务自4月份收购起到年底,亏损达45.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共享单车竞争转向线下运维和用户体验的比拼,提价或许只是韶光问题,由于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都无法容忍单车业务的持续亏损。

但是仅凭骑行租金盈利也并非遥不可及。
2018年10月24日,哈啰出行CEO杨磊在出席公开活动时算过一笔账:哈啰单车每台车运维本钱3毛多钱,折旧本钱在6毛钱,而车均日收入已打破1块钱了。
因此单车业务盈利是完备可以做到的。

摩拜在被美团收购后停滞了投放单车,减少开支,转向风雅化运营寻求盈利,这也代表了一种方向。

如果涨价,你还会选择骑共享单车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