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丢银行卡也没丢,没扫二维码也没点短信链接,只是睡了一夜的工夫,手机就在自己身边,眼睛一闭一睁,钱没了。
开什么玩笑?可是,这个“梦魇”却在开封市居民张某身上成为了现实,其手机上收到多个莫名其妙验证和支付短信,并且还被“消费”了2万余元。
那么,不法分子是怎么无声无息就把钱转走了?我们又该如何戒备呢?

银行卡咋被“消费”2万?

手机银行卡都没丢须眉咋被隔空消费2万元 汽车知识

今年6月15日,居住在开封市黄河大街某小区的居民张某早上起床后,创造自己的手机收到多个莫名其妙的验证和支付短信。
在查询后,张某创造当日凌晨时分,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消费”了2万余元。

创造这一情形,张某急忙到银行卡所属地的顺河公循分局刑侦大队报警。
这种侵财犯罪案件引起开封市警方的高度重视,在刑侦支队的辅导下,顺河公循分局和示范区公循分局刑侦大队立即组成专案组对本案展开严密的侦破。

手机被“遥控”消费购物

专案组侦查员通过追踪资金流向,顺藤摸瓜,按照张某手机短信的提示,创造其收到的消费信息为购买手机、手机充值以及购买大型商超的购物卡等。

警方立即环绕这一线索展开调查,找到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手机的收货地址是开封市通许县,收货人名叫李某的信息。
通过调查,终极确定所谓的“李某”名叫朱某辉,系开封市通许县人,案发时就在受害人张某所住小区租房居住,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即组织警力将朱某辉抓获,同时缴获其作案设备“嗅探”。

利用“嗅探”盗刷银行卡

什么是“嗅探”?据犯罪嫌疑人朱某辉交代,他履行侵财犯罪用的设备名叫“嗅探”,该设备由电脑、U盘、CPU等组成。
该设备打开后可以扫描拦截附近数百米范围内的手机号,再通过发验证码的办法,利用技能手段解析出受害人名下完全的银行卡号,随后用造孽得到的信息登录网购平台,用受害人银行卡大肆进行网购,再通过网上二手购物平台将造孽购得的商品低价发卖后变现获利。

遍布六省犯罪团伙被打掉

根据朱某辉交代,其上线均在外地。
随即警方于7月尾分头出动,赶赴广东、四川、湖南、浙江、河北等地,将朱某辉的上线孙某难、李某杰、李某阳、赵某军、杨某林、杨某鹏、郑某、刘某赤、莫某浩等人悉数抓获归案。

至此,一个遍布六省多个地市、涉案40余万元,利用“嗅探”设备拦截验证码盗刷他人银行卡进行侵财犯罪的犯罪团伙被开封警方彻底连根拔起。

目前,朱某辉、李某杰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开封市审查机关批准逮捕,刘某赤、莫某浩等犯罪嫌疑人也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线索供应孙雅琼谷剑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来源: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