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巫要地”,这里是古“千年王城”——武冈。
在地理版图上,四面除了雪峰山脉,便是南岭山脉,一如硬币的两面,一壁先天环保条件好,一壁封闭状态也一定好,以至在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中,武冈便是其一。
贫穷掉队、交通闭塞,一度深度困扰着她。
及至2014年,武冈的穷苦人口近10万。穷苦人口基数大,个中深度穷苦人口又霸占相称规模,脱贫攻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如何脱贫?如何攻坚?成为摆在武冈历届主政者面前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对2020年这个末了窗口期的主政者而言,如何实现中心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贫任务目标,无疑是全体班子成员殚精竭虑的第一义务!
数年来,在全国高下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大潮中,武冈公民“脱”出了特色,攻出了成绩:
2015年,获评全省扶贫实绩综合精良奖;
2016年,标准化卫生室培植大放光彩,先是在全省卫生与康健大会上被作为范例推介,后又作为群众突出得到感全国十二个改革前辈范例之一,被中心深改办专题推介,引来多家中心媒体竞相宣布;
2017年,在接管国家第三方评估后,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前辈县(市),易地扶贫迁居、扶贫资金管理考察全省排名第一,抓党建匆匆脱贫、一述职两评议等履历做法,被中心、省干系部门积极推介;
2018年,在中心、省、市各大主题会议上,武冈市以范例发言、履历先容、专题先容、造诣展出等形式通报出脱贫攻坚的靓丽风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武冈扶贫事情还被省扶贫办作为精准脱贫成功案例推介到国务院扶贫办。
脱贫攻坚,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资源的再分配,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极致,这磨练脱贫攻坚的聪慧与毅力。
“要说聪慧,武冈的聪慧便是在三个保障问题上,扎踏实实地打,一件件专门打。家当扶贫的问题上,狠狠地打。社会环境的问题上,有聪慧的、坚持不懈地打。”邵阳市委常委、武冈市委布告侯文说。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可谓童叟皆知。打好脱贫攻坚下半场这场硬仗,深入履行脱贫攻坚,武冈也亮出了“三板斧”。
01
医疗
让老百姓看得起、看得了病,严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无疑是托住了精准脱贫的底盘,也是最大民生福祉。
(一)标准卫生室的“三感”
“在你看来,武冈在三保障上,哪方面最突出?”采访中,不雅观潮君问从武冈市农业经营管理局借调到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张祖标,得到的答案十分明确。“武冈的三保障,放在全邵阳,乃至全省来看,都是响当当的,很难分出高低。就我个人认为,咱武冈的屯子卫生室培植最有看头”。说话间,我们就到了湾头桥镇四清村落卫生室。
新建的武冈市四清村落卫生室
说是卫生室,实在更像小型卫生院,暖色调的墙面色加上红瓦,让人尚未近前便能卸下紧张与不安。穿着白大褂的刘云年夜夫,激情亲切带领不雅观潮君参不雅观。不雅观潮君创造,这个村落级卫生室虽小,但却五脏俱全,“我们这里有77件举动步伐设备,包括不雅观察床、康复床、治疗车、氧气袋、移动式紫外线灯等,过去可能要到县医院才能检测的白细胞丈量、心电图丈量、尿检等也在这里可以实现了,可以说,在这里能知足基本的看病需求”。在村落卫生室外墙公示栏上,不仅张贴着医疗机构执业容许证,能看到刘云年夜夫的执业登记号,此外,还挂着流动坐诊专家书息表,每周不仅有来自乡卫生院的坐诊专家,还有县级医院的坐诊专家。
新建前的六家铺村落卫生室
不雅观潮君理解到,武冈每个村落卫生室都接通了网络,可实现新农合网上直报,医疗、公卫数据网上直传,“这便是说,村落民来看病,基本上只须要出10%旁边的医疗费”,在刘云年夜夫的日常医疗日志上,一个10岁的男孩突发扁桃体炎,按费需付30.14元,但在扣除补偿27.13元后,他自费付的不到3元。此外,镇卫生院、村落卫生室还与穷苦家庭签约,供应更有针对性的医疗做事。
截至目前,武冈市共建成标准化的村落级卫生室299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投入达1.05亿元。标准化村落卫生室的全覆盖,确实是武冈医疗扶贫的一大亮点,既增强了农人群众的得到感,也增强了村落庄年夜夫的造诣感,还增强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
02
住房
住有所居,才能心有所安。改进住房条件,便是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得到感,也是奋进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映照万家灯火的民生图景。
(二)新家新气候: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湾头桥镇易地扶贫迁居安置小区
车行至湾头桥镇“中央地带”时,不雅观潮君被一片金墙红瓦的建筑吸引。事情职员说,这是易地迁居安置小区,建在湾头桥镇最好的地段。阁下是镇卫生院,后面是小学,再往前走200米便是镇政府。下车后,刘谋杰正背着扫帚打扫公共区域卫生。他是湾头桥镇安置小区的居民,在搬到这里之前,住在20里以外的黎明村落。虽只相隔20里,可不像这里的一马平川,那里一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生活环境的恶劣,让他常年挣扎在穷苦线之下。
易地迁居政策,让刘谋杰住进了通亮的新居。虽然政府供应的安置房已经可以拎包入住,但刘谋杰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地给家里铺上了一层塑料地板纸,“这样看起来更有新气候”。如今,刘谋杰在安置小区谋得一份清洁工事情,还是小区管委会成员,“现在他还是个干部了!
”,阁下湾头桥镇党委副布告张仕彦打趣他。
为了让易地迁居穷苦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致富,湾头桥镇在安置区对面开拓出蔬菜大棚区,约请当地种菜好手在这里创业,通过规模化栽种,接管附近的安置小区劳动力,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大棚区,莴笋、包心菜长势好,在不远处还有一块专为安置居民辟出的菜地,每家每户能分得20平方米,知足他们日常的菜品食用需求。
武冈市大甸镇易地迁居户的安置房
不雅观潮君理解,从2017年开始,武冈市在州里集镇所在地和城区共建17个易地扶贫迁居集中安置点,个中2017年迁居1432户5114人,2018年迁居1477户5057人。同时采纳家当帮扶、技能培训、安排公益岗位、资产收益等“十大帮扶”方法,确保穷苦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全市易地扶贫迁居入住率100%。
针对不适宜集中安置迁居的危房户,武冈市进行全面的危房改造,重点对无力建房的建档立卡穷苦户、低保户、分散养活特困职员及穷苦残疾人家庭等穷苦工具,实施重点帮扶与一样平常帮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帮建,达到住房有保障目标。2014年以来,全市危房改造投入3.16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2321户。颇为有趣的是,这些集中安置房和危房改造房,险些都是金墙红瓦。事情职员见告不雅观潮君,这是武冈市的精心设计,其初衷是希望用这种温暖的色调,让穷苦户看到希望,让他们每天都活得敞亮。小细节,见真情,扶贫用情、存心,民生之幸。
03
教诲
教诲是民生之基,更是强国之本。提高教诲质量,让下一代扣年夜大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托起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来日诰日和希望。
(三)学校:村落庄最好的风景线
在武冈,学校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靓丽风景线。
在湾头桥镇泉塘中学,书声琅琅,林木郁葱,这是一所颇有历史年份的屯子校校,但在前几年陷入生存的尴尬,由于办学资源投入不敷,学生外流严重,最少的时候,9个年级仅有500逻辑学生,直接面临裁撤的命运,但是,随着教诲扶贫的兴起,泉塘中学的命运也得到彻底改变。
学校校长朱俊中向不雅观潮君先容,近年来,政府投入几百万把这里的校舍修葺一新,还建筑了塑胶操场、足球场,学校在2018年还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根本举动步伐的改进,让这所学校抖擞了新的活气,如今,该校学生数量1100多人,“现在不少城里的学生都开始回流了”, 朱俊中开玩笑说,看一所学校有没有希望,可以看这所学校的女西席多不多,以前泉塘中学由于条件差,留不住女西席,但现在女西席占了绝对主力。说话间,不雅观潮君听到一个女西席俯身问阁下几位正不才象棋的学生,为何还不去食堂打饭,“不用饭,怎么长得高呢?吃完饭再来下棋吧。”女西席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气武断又不失落温顺,几个孩子乖乖收起象棋朝食堂奔去。
在一镇之隔的邓元泰镇中学,不雅观潮君见到了同样大气的塑胶足球场。这里的孩子不仅在课间踢足球,还有专门的足球课,还有班级联赛。足球不仅成了风靡全校的第一运动,还使得学校成了全市首批挂牌的足球特色学校。校长潘用江指着远处换下来的球门框,笑着对不雅观潮君说,是这个足球场“挽救”了当年险被合并的邓元泰中学——生源不断流失落,经由拜访调查,能在家门口的学校踢足球,是孩子们最喜好、最期盼的。于是学校将足球当作重生与发展的发力点。经由加强硬件培植,提升软件能力,学校办学条件改进了,孩子们在这里开释了天性,也收成了康健的体魄,综合本色得到全面提升。
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学新建的足球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像泉塘中学、邓元泰镇中学这样的屯子校校,在武冈各处着花。武冈近三年来,投入资金13.5亿元,全面完成城乡163所薄弱学校改造,全市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受益学生71837人。
修缮一新的大甸镇中央小学
采访归来,不雅观潮君的脑海里,一贯回放着在武冈的见闻:村落卫生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年夜夫、集中安置穷苦户武断的眼神、围着我们笑靥如花的孩子、长势喜人的莴笋、在操场飞出弧线的足球……在这里,没有“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在这里,无论是否穷苦,都过上有肃静的生活;在这里,无论城乡,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所谓脱贫攻坚,这大抵是所能见到最俏丽的气候。
从来没有轻松的建功立业,武冈对着精准扶贫抡起的三板斧,之以是又精又准,也是在于自上而下,从思想上勤修内功,作为上苦练基本功,终在脱贫腹地中央着花。
俯瞰武冈高标准农田培植项目
翻开武冈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战画卷,武冈市在三个保障问题沙场上的那股“狠劲”让人钦佩:针对问题“大排查、大诊断、大整改”、在计策上建构大支撑、在资源上大配置,在投入上大手笔。自2014年以来,67次市委常委会议、45次市委布告办公会议、6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27次市长专题办公会议及95次调度会议,主题只有一个“脱贫攻坚”;自2014年以来,整合各种平台财力助力扶贫,仅易地扶贫迁居、屯子根本举动步伐和公共做事举动步伐培植等方面,就投入27.49亿元。
在邓元泰镇凤溪村落,不雅观潮君在集中安置点大门处读到这样一幅鎏金对联:承党政之恩天下归心,解饥寒之事民生为大。不远处,是一溜排开的安置房,久违的夕阳铺在橙赤色的屋顶上,泛着闪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