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特点,转眼间,秋,又到了,片片黄叶飘荡而下,我停下脚步,谛听叶落。
有一个成语:“秋高气爽”,说得果然没错,今天,就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好日子,我走出家门,准备出去散步,却猛然发现,门前的那棵老树变了。它的枝叶不再是郁郁葱葱,取而代之的是,满树的黄叶。微风拂过,片片黄叶飞舞着落下,然后转个身,成功落地。我静静地站着,谛听那黄叶飘落的声音。
渐渐地,我越来越不忍心,不希望黄叶们飘荡在空中,离开他们生存的老树。想着想着,又是一阵风吹过,好像一定要将老树上的黄叶全部吹落,然后落下、腐烂。
一片又一片黄叶光荣地跳下了老树的枝丫,在风中随意地、自由地飘荡,它们一点儿也不会因为这而伤心、难过,它们更是从不任性,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老树。这一刻,我突然听见了黄叶的心声,知道了它们的愿望。
我默默走上前,慢慢弯下腰,轻轻捡起一片黄叶,细细地端详着。只见,它的表面已是千疮百孔、残破不堪。它饱经风霜,不知经历了多少的风吹雨打,更不知它受过多少岁月的摧残……
不知在这里站了多久,不知风吹过都少次,更不知有多少黄叶飘落。可是,我却听到了叶落的声音,听到了黄叶的心声,听到了它们那一切都为了老树,宁愿枯黄,宁愿飘落,宁愿腐烂的可贵的精神——无私、奉献,它们从不为自己考虑,永远是在考虑别人,为别人着想。
又是一阵寒风,我突然不那么冷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暖,一种无法用语音、文字来表述的温暖。我慢慢走回家,期待着在以后的某一天,某一刻,某一秒,再次停下脚步,谛听叶落,聆听叶的声音……
篇二:谛听花开的声音
门前那几棵栀子花又开了。青翠色的叶间点缀着淡黄色的花朵,像顽皮的娃娃似的,这儿一朵,那一朵。氤氲的香气裹挟着美好的记忆。嘘,用心听,你听见了吗?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为此没少被父母教育。每当父亲气得满脸涨红,扬手想打我时,母亲总是先他一步,拉住他的手,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逼”他冷静,于是父亲也只能无奈摇头、叹气。
母亲啊,您就像是我的保护伞一样,只要有你,我就不会受到一丁点儿伤害。
某次,我又准备出去玩,路过院子时,无意发现母亲站在那几棵栀子树前,手上在喷些什么,嘴里在念叨着什么。
我走到她身边,问她在干什么。她凝视着那几棵栀子树好久,才幽幽开口说道:“这几棵栀子树我种了几年了,可它就是偏偏不开花啊。所以我只能给它喷药水,告诉邻居们是虫子做的怪,它开的花已经败了。否则邻居们就会以为这几棵树是没用的,唉。”说完又去给树喷“药水”去了,嘴里还不时念道“快开花吧,别让人说你们没用啊”,那目光里,满满的,是期望。
顿时,我明白了。
我不就像那几棵栀子树吗?顽固、倔强地不“开花”。但是母亲没有放弃我,用行动鼓励着我,用爱告诉我“你可以的!”
从那天起,我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变得成熟稳重了不少,对学习也上心了不少,成绩也慢慢追了回来。
父母终于不再是无奈地摇头、叹气,更多的是笑容和鼓舞。
那一年,在母亲精心地照顾下,那几棵栀子树很争气地开了花。小小的花朵绽放在绿叶丛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如今,花儿又开了。嘘,细细听来,你听见了吗?花儿们正诉说着浓浓的爱呢!
篇三:静心谛听
一个人心急火燎,翻箱倒柜地去找表,无迹。他儿子在他离开之后,静心谛听,很快顺着轻微的“滴答”声找到了表。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我想,大概是我们需要静心去谛听吧。
静心谛听,古代隐士大概最有体会,不是吗?这些隐士,写出了多少令后人赞不绝口的美妙声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蝉鸣、鸟啼更加渲染出山的宁静,给我们留下了对那座山无限的遐想——那是怎样一个世外桃源呢?而常建大约是真真切切地在体会禅院的安静祥和——“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磐音。”这钟磐之音,想必使那座山也愈发静谧了吧?此类描写自然是很多的。古代那些风流雅士,想必在谛听之时,心也随之而静了。
然而今日绝非往昔,想学古代文人独自隐居到什么仙山也绝非易事。这个世界已经很嘈杂很喧嚣。在茫茫人海中,放下一颗尘埃般的心,真的很难。就像《时代广场的蟋蟀》里所写的地铁站一样,人群来来往往,似乎永不疲倦。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的地铁站,人挤人。难道每一个人都在急匆匆地找自己的表?我不禁想起《小王子》里的对话:“‘他们去远方干什么?’‘不知道。’”似乎这些来来去去,有意义,但又感觉毫无意义。
我感觉,人有时候啊,也要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总不能像一个圆,365天一直在转动,太久了也会垮掉。
所以啊,有休息的时间,就好好去休息。去茶馆安静喝口茶,去图书馆安静看本书,去山上安静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然后安静而祥和地谛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除了工作,除了学习,我还需要什么呢?
莫忧尘世之扰,但听本心之言。去谛听,谛听溪水淙淙,谛听鸟啼阵阵,谛听虫鸣声声。最终,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表”的。只要谛听。
篇四:谛听书籍之音
沐浴书的灵光,谛听书的吟唱,寄托心灵的同时,让我们生命也得到重塑。
农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家说:“一叶一菩提”,一本书蕴含着生命的哲理,一则故事浓缩了生命的真谛。书籍是渲洗人们心灵的圣水,是净化人们灵魂的甘露,是获得智慧与启示的大门、、、、、、书,使我们缺钙的思想变得坚强!
书是一团火,照亮着人们的心,书是一簇花,馨香着人们的魂,书是一股水,荡涤着人们的胸襟。
走进书的世界,领略她的洒脱,一个个故事打开你心灵的铁锁,涵养你的性情,旷达了你的胸臆,给你智慧的灵光和启迪,得到毫无掩饰的童稚和天真。
静静倾听,细细品味,原来书也有声音。
书之声是豪气。苏东坡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他挥写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和顺自然;能轻松逍遥,也能庄重威严;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的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处事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正如他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俾田院乞儿。”捧卷领略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体味他的放任不羁,其实一大乐事也。
书之声是反抗。她长相平常,一无所有,却光彩夺目,就因为她不同寻常的气质,她丰富的感情世界。她就是简爱。
简曾说过:“当我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
她有着自己尊严,在爱情上,她的感情是炽烈的,却丝毫未忘记平等的要求,“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跟你也完全一样、、、、、、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历了坟墓,我们都站在上帝的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在这精神的支撑下,她获得了永生。
书之声是安逸和诗趣。“河岸向河流说道:‘我不能留住你的波浪,让我保存你的足印在我心里吧!’”、“我梦见一颗星,一个光明的岛屿,我将在那里出生。在它快速的闲暇深处,我的生命将成熟它的事业,就像阳光下的稻田”这是泰戈尔的诗句,须臾,便可使我们忘了一切艰苦的遭遇,随着他走进静静方池的绿水,有美丽挂在黄昏天空的雨后弧虹,我们忙着费时间计算数字,他却能使我们重又回到坐在泥地里以枯枝断梗为戏的时代,可以使自己从现实的苦闷飞向那祥和的天空。
静听书籍之音,让你乐观看世界:每一朵花都是美的,败落的花瓣也美;每一棵树也是美的,每一段河流也是美的。有绿草如茵的河岸更美。对山笑、对河笑、对每一天都微笑,微笑迎来,微笑送走。
谛听书籍之音,让你懂得:属于灵魂的知识才属于自己,用心灵洞察世界,撷取属于灵魂的智慧。
在这充满浮躁而宣闹的世间,用我们的智慧和毅力,静下心来,执着追求,用精神上的眼睛欣赏别人尚未看见的美丽风景。
谛听书籍之音,拉开生命帷幕!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谛听的作文的分享,更多初二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