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静心
“停!停!”尖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动作。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被老师喊停了,我内心开始有些烦躁,对老师说话的语气也冲了起来:“到底要什么样的感觉嘛,我做错什么动作了吗?”老师叹了口气,摇摇头:“你还是达不到那种平静的感觉,太心浮气躁了!你跳出来的舞就如同你的心境一样,给人一种你很烦躁的感觉。”我内心的火更旺了,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不甘:“老师,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先回家了。”
我不明白!不明白!到底哪里不对?镜子中的我动作连贯,没有一丝错误,音乐节奏也把握得很好,到底哪里不对?哪里不对!镜中的那个人紧紧皱着眉头,脸上的表情冰冷,我更烦了,重重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第二天清晨,母亲来叫我:“今天早上我们要去爬山,要一起吗?”我应允了。
走在山上曲折的路上,我心中的烦闷还没有被消除,心中一直在不停的思索,没有多注意,等我爬到山顶时,父母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该死!”我狠狠地踢开了脚边的石子。这时,身旁传来了一阵声音:“小姑娘走丢了?呵,正好老头子我泡了一壶好茶,你也来尝尝吧。”我循声望去,一位看着年事已高的老者笑眯眯的坐在亭子里,桌上水的缕缕白烟让他有如雾里仙人。我过去坐了下来。老人洗茶具,取茶,
冲茶,泡茶……一连贯动作行云流水,慢悠悠的,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看着他泡茶,我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思绪跟着那些水中的茶叶,浮浮沉沉,老者似乎怕我觉得无趣,开始慢条斯里地开口,悠悠地说道:“你知道茶道精神的真谛是什么吗?四个字‘和、静、怡、真’,其中最重要的我觉得是这个‘静’字。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啊,就说泡茶,静很重要,心里要平静,才能泡出好茶。还有写毛笔字之类的,也要静。生活中好多事都要‘静’,什么事情不是心平气和的才能解决,毛毛躁躁的不搞砸才怪呢……”老者不紧不慢的声音传人我的耳中,让我深思,也让我觉悟……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老师说我跳的舞给人烦躁的感觉,因我的心不静,它心浮气躁的,也影响了我的舞蹈,人生不也是这样吧?心不静,怎会有好的作为,好的结果呢?
“上好的西湖龙井,雨前的,你尝尝吧!”……
细细的品尝,茶独有的味道充溢着我的口腔。我久久回味,心想:下次去跳舞,一定要静下心来才行呢。
篇二:静心之景
细雨慢慢飘落,我撑着伞,在风雨中漫步在南京街头。
总觉得缺少旅游的味道,因此心中烦闷,只得埋头前行。而周围的景色无非是乌云密布的天空,吵闹拥挤的人群以及飞速行驶的车流。是那样的枯燥,那么的无味!
“这有家饭馆不错,去吃饭吧。”随后,我便随着常住在南京的小姨快速来到一个老式的巷子。因匆忙赶路,所以无心看路边的风景。细一看巷子十分的简陋全不似街边的繁华店铺,巷子中一层多年前的矮房,铺盖着最普通的黑瓦,一扇古老的木质门以及为顺应潮流的淡黄色窗帘。被眼前之景所吸引不一的提起精神。
门外的两个大盆栽随风起舞,生机勃勃,给人清新活泼之感,使人静心。屋内排放整齐的桌椅,隔栏上鲜活艳丽的花草,座椅前安静品尝饭菜的任共同构成一幅平静的风景让我静心。
店主是对老夫妇,过半数的白发,脸上布满了指纹,那招牌式的微笑,还有朴素的着装以及熟练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淡雅,让我不禁想起了乡下农民的忙碌之景。
带老人慢慢接近,父亲便笑道:“这店搞得倒像是风景区。”老人没有多言而是十分豪爽的笑着,显然早就习以为常了。由于父亲的搭话才明白,老人的儿子将老人接来南京享福,可是过惯农村生活的老人清闲不得,看到这繁华的城市少了些风景,便开了这家风景似的饭店。希望在陪伴儿子的同时出力帮助年轻人放松心情,静静心。
品尝着饭菜,欣赏着店内的风景。细想来,老人的心意与这清新的饭馆何尝不是这街边,甚至整个南京一道独特又美丽的风景。用心发现身边的风景,静心欣赏,就能去除内心的烦躁。
走出饭馆,静下心,慢慢走,仔细欣赏路边的风景,似乎少了些沉闷,多了些清新;少了些喧闹,多了些平静;少了些闹市之景,多了些静心之景。不由得感谢老人与他的饭馆。
在风雨中漫步,抬头看路边的花花草草,回忆店中美丽的盆栽,在这风景中静心。
篇三:追梦不止,静心致远
西方有句谚语:成功不在于一时,而在于一世。人总是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殊不知,《傅雷家书》中曾有一言──得到的越快,失去的越快。因此,在人生的逐梦之旅上,我们要保持宁静的心,勿忘初衷,千万别让一时的名利成为道路上的绊脚石。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分别拿出一些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的名单让人们进行辨识,看看谁至今依旧让人记住。而结果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百年之后,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状元早已被人们遗忘,反而是一些一时失败又备受冷落的落榜书生,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或以《聊斋志异》等文学成就而青史留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自己也被历史铭记,获得一定意义上的“类永生”。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元诚然是过上了利禄丰厚的一生,让自己的整个宗族都流光溢彩,然而,往往也因此,他们的一生再也找不出其他什么亮点了,这只是因为他们被自己及他人给披上的光芒四射的“外衣”所蒙蔽所陶醉,只看见眼前的名利,便满足于当下,止步不前,再也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最终被历史所丢弃。
古代中国如此,西方亦然。英国勃朗特三姐妹写出了《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丝·格雷》等惊世之作。可是,他们家最初名震天下的却是她们的弟弟——一位神童。为了这位天才弟弟,她们三姐妹不惜辍学专门照顾他,希望他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惊世之作。可惜的是,天才弟弟最终沦为庸人,反而是一直默默努力、踏实上进的三姐妹,功成名就,声震中外。这是多么戏剧性的一幕!
天才儿童最终销声匿迹,默默写作的三姐妹却被后人铭记,这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一时的名利都是浮云,历史只会记住你一生所积累下的卓越成就,而不会因为你的一时得意,便为你留名。所有的大人物,正如马云,正如莫言,都是从小人物起步,默默努力,最终以显赫的成绩,登上了事业的高峰的,他们,将被铭记在史册上!
反观当今,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可是很多所谓的草根明星都如同节目一样,尽是“换季产品”,正如很多高分低能的高考状元,最终也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保持宁静的心,不畏浮云遮望眼,潜心努力,追梦不止。耐心做一枚沉潜的蚌壳,相信历史的洪流滚滚而过时,我们会经由沙子的淘洗磨砺完成到珍珠的蜕变,终将被赏识与珍藏,而非被时光无情地带走。
篇四:生活让我学会静心
21世纪,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得快速,假如你慢了便会跟不上。而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的快动作便会使我们丢失很多珍贵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会静心。静心去倾听,静心去触摸,静心去感受……
当每次被繁多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我便会去那片小森林里走走,小森林总会让我享受到平静而悠闲的时光。踏进这片森林,就像是聆听一场欢快的音乐会,它天然的音乐洗涤着人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人真正地与大自然相触、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刚踏进森林,风儿便弹拨着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树叶和树枝之间轻轻地摩擦着,开启了这次音乐会的序曲。再走近一点,一些小昆虫也拉起了小提琴,蛐蛐吹起了大号,和着那轻柔的摩擦声,洗涤着我身上的烦躁忧愁,让我在音乐中快乐起来。
森林的内部,树枝相互掩映着,阳光淘气地从树叶的缝隙中钻进,投射在地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我突发奇想地踩着那光斑,跳起了舞,小鸟似乎也在为我喝彩,叽叽喳喳地在枝头歌唱。森林的进行曲似乎已经到了高潮,我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似乎也静了下来。我静静地坐了下来,靠着一棵大树,手放在地上想感受大地的声音。一条小溪叮叮咚咚地欢快奔涌着,好似大地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这美好的景象中小憩了一会,我睁开眼睛,发现身上都是树叶和草。我想应该是树儿怕我着凉,给我盖上了小被子吧。
夕阳西下,我该告别这美好的时光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我还是要回去跟上世界的脚步。我希望那些跟我一样生活在快节奏世界的人们,偶尔也能好好地静下心来,去感受这美好的一切。我们那颗被尘世俗气所包裹的心啊,是时候去洗一洗了。就因为我们想要的俗物太多,我们才会丢失得更多,
生活,让我学会了静心。因为世界的步伐太快,我忽视了很多很多,我想在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会努力找回逝去的……
篇五:静心,听一听_900字
山鹰在天空中盘旋,看准时机就俯冲下去,用爪子抓住一只山羊飞回巢去。一只乌鸦看到了,也学着山鹰的样子飞下去抓住山羊,可是它的力量太小了,飞不起来爪子又被渔网缠住了,最后被牧羊人抓了起来。牧童问“:这是什么鸟呢?”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名字的鸟。”牧童摸了摸它的羽毛说“:但它也很可爱啊。”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呵呵,不要问我,静下心来,听一听你灵魂的声音。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造物主赋予了万物独特的生命。如果你是一只蜜蜂,你不必学着山鹰那样搏击长空,也不必像百灵一样歌颂万物,更不用和海燕一样在暴风雨中发出你自己的呐喊。蜜蜂每天在花丛中飞舞着,享受阳光、雨露、鲜花这些世界给予你的馈赠,再把你采集的花朵的精华回馈给万物。这样平静的、充实的、富有诗意的渡过蜜蜂只有几个月的一生,一点一点的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这就足够了,因为你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又丰富了一点。当然如果你是雄鹰,你也不要去学蜜蜂,听一听你的内心,它在说“:你要高高的飞起来!”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你会迷茫,你会迟疑,你会陷入绝境……不要慌张,不要失望,静一静,问问你的内心,你是谁?你为什么会走到这里?你该去往何方?当你真正的认识到自己,一切就都有答案了。风会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阳光会照亮你眼前的黑暗,那荆棘丛中隐藏的道路让你走向希望,耳边,鸟儿歌颂万物的赞歌会伴随着你,渐行渐远……
自我想镜子里自己的影子,当你越靠近就越看得不完全。什么是自我?其实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是自我的,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精神,有自己一定要实现的梦想。但,随着时光的飞逝,有的人对自我已经陌生了,有的人把自我锁在心底,没有人能看得到,有的人把自我彻底丢失了,活着活着就变成了别人的缩影……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你的自我还在吗?你还认识它吗?
不要问我,静心,听一听它的声音,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就是别人的。
篇六:静心谛听
一个人心急火燎,翻箱倒柜地去找表,无迹。他儿子在他离开之后,静心谛听,很快顺着轻微的“滴答”声找到了表。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我想,大概是我们需要静心去谛听吧。
静心谛听,古代隐士大概最有体会,不是吗?这些隐士,写出了多少令后人赞不绝口的美妙声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蝉鸣、鸟啼更加渲染出山的宁静,给我们留下了对那座山无限的遐想——那是怎样一个世外桃源呢?而常建大约是真真切切地在体会禅院的安静祥和——“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磐音。”这钟磐之音,想必使那座山也愈发静谧了吧?此类描写自然是很多的。古代那些风流雅士,想必在谛听之时,心也随之而静了。
然而今日绝非往昔,想学古代文人独自隐居到什么仙山也绝非易事。这个世界已经很嘈杂很喧嚣。在茫茫人海中,放下一颗尘埃般的心,真的很难。就像《时代广场的蟋蟀》里所写的地铁站一样,人群来来往往,似乎永不疲倦。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的地铁站,人挤人。难道每一个人都在急匆匆地找自己的表?我不禁想起《小王子》里的对话:“‘他们去远方干什么?’‘不知道。’”似乎这些来来去去,有意义,但又感觉毫无意义。
我感觉,人有时候啊,也要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总不能像一个圆,365天一直在转动,太久了也会垮掉。
所以啊,有休息的时间,就好好去休息。去茶馆安静喝口茶,去图书馆安静看本书,去山上安静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然后安静而祥和地谛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除了工作,除了学习,我还需要什么呢?
莫忧尘世之扰,但听本心之言。去谛听,谛听溪水淙淙,谛听鸟啼阵阵,谛听虫鸣声声。最终,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表”的。只要谛听。
以上就是静心作文-关于静心的作文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阅读更多初三作文的相关资讯,搜索“美德网熊掌号”关注并回复“初三作文”,免费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