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经典,岁岁有盛行。
春晚,这道陪伴环球华人度过了35年的精神年夜大饭,在时期的栉风沐雨中雕琢歌行,承载了一年又一年小家与大国的芳华影象。
从1983年至今,春晚的内容与时俱进,形式不断翻新,为我们带来无数欢声笑语的精良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被发酵成岁月的诗与歌,青春不老,经久弥新。

南北笑星欢快聚首,笑剧王牌致敬春晚。
继第二季在鸡年春节特殊放送“新春笑剧特辑”之后,浙江卫视第三季《王牌对王牌》于大年初四再度诚意奉上一桌丰硕的“中国蓝团圆饭”,带领不雅观众搭乘春晚的光阴机,用新时期视角在抚今追昔中重温经典,同时向那些匠心铸造国民影象的艺术家、捐躯个人守护万家灯火的劳动者,一并送上最为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王牌对王牌奉上新时代串联35年记忆的中国蓝团聚饭  第1张

欢快聚首,致敬王牌

伴随公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消费选择的极大丰富,春晚的共同影象功能正在不断消解——但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它仍是无法取代的年度硬菜。
《王牌对王牌》将这份情怀放在岁月的跨度中去冲破重组、提炼升华,映照了我们走过的时期之路,散发出浓郁的光阴醇喷鼻香。
由于情真意切,以是格外动人。

解锁不朽旋律 重构经典桥段

新老面孔同台,这是一场超过时期的“影象联弹”

农历新春,春风得意。
第四期《王牌对王牌》一开场,赵忠祥老师亲切的声音就将大家的影象拉回到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
也是从那一年起,中国人的除夕夜又多了一样新民俗:百口一起看春晚。

为了融入情怀满满的时期感,本期阵容集结了春晚舞台的老中青面孔:沈腾队长化身喷鼻香港歌星张明敏,带领欧阳娜娜、蔡明、潘长江、大张伟组成“春晚老字号”队;队长王源模拟混血王子费翔,和贾玲、白凯南、郭冬临、牛莉组成“春晚常青树队”。
此外,朱时茂、买红妹、邵峰也作为特殊高朋现身。
眼尖的不雅观众创造,潘长江、蔡明、贾玲、白凯南、王源都是才下央视狗年春晚,又上本期特殊节目,应景又亲切。

人气面孔,热力集结

两队人马火力全开,笑点齐发,向最佳笑剧人的名誉称号发起冲刺,胜利者可得到岁月典藏《难忘今宵》的录音带。
从“新春传声筒”到“歌唱春晚”多个游戏环节,本期《王牌对王牌》紧扣“春晚影象”主题,一扫而空超过35年的不朽旋律和经典桥段,《红高粱模特队》《本日的幸福》《爱的奉献》《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歌声与微笑》《思念》《故乡的云》……纷纭入题。
每当这些熟习的音乐和画面涌现,所有人都不禁融入个中,陶醉不已。

我爱记歌词版块乐趣纷呈

当然,《王牌对王牌》不止于怀旧,更在努力完成一次经典的新老通报。
在抽取春晚节目单的才艺展示环节,王源再现1987年春晚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大张伟新编1988年春晚朱明瑛的《回外家》,当两人合唱的《相约九八》变成《相约一八》,这一幕和央视狗年春晚上王菲和那英再度携手的《岁月》形成了一种时空呼应,二十年光阴匆匆过去,不雅观众依然心灵共振,热泪盈眶。

王源携手大张伟全新演绎《相约一八》

尤为惊喜的时候,是资深艺术家郑绪岚和2017网络人气选秀冠军毛不易同台,欧阳娜娜以大提琴合奏,三人共同带来1983年春晚歌曲《牧羊曲》。
当年,这首1982年动作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家喻户晓,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35年之后,前辈和后生共同重现这则荧屏经典,仿如一场超过时期的“影象联弹”,既是温暖的追忆,更是创新和传承。

毛不易、郑绪岚、欧阳娜娜三人共同带来《牧羊曲》

透过期间之门,从过去到现在,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双重匮乏到极大丰富的一出时期演化。
高朋们在节目中特殊提到,那时有电视机的不雅观众不多,年三十晚上很多人都是到有电视机的人家去蹭着看春晚。
怀念过去,颇有忆苦思甜之感。
比照当下,当一年365每天天都像过年,我们对一台年度晚会的“饥饿感”和“知足感”大概少了,但是它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和时期代价,从未消减。

以是,春晚作为过年的一种习气,也成为反响国家进步、反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窗口。
无论何时,它永久留在我们的影象里,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感想。

舍弃小家团圆 守护万家灯火

寓伟大于平凡,他们是“王牌中的王牌”

歌声悠扬,笑声连连,为了在电视机前用作品为不雅观众拜年,春晚艺术家都成了过年不回家的人。
而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团圆年、安全年、快乐年,在我们的身边,还生动着无数过年不回家的身影。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默默无闻却爱岗敬业。
他们放弃了小家的团圆,守护着大家的幸福,当之无愧是王牌中的王牌。
本期《王牌对王牌》用镜头聚焦这些平凡的英雄,向他们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

若不是郭冬临的一出“小品串烧”,许多不雅观众估计意识不到这群春晚面孔多年来的幕后付出之巨。
在《年夜大好人郭子》这则小品中,牛莉、买红妹、邵峰三位分别在春晚舞台上和郭冬临差错过的笑剧人再续前缘,熟习的场景又现,影象的阀门开启。

郭冬临、牛莉、买红妹、邵峰带来《年夜大好人郭子》

23年前,郭冬临和买红妹初出茅庐,“年夜大好人郭子”在1995年春晚《有事儿您说话》中出身。
接着,“老婆”变成了牛莉,两人又分别在2005年《男子汉大丈夫》、2010年《一句话的事儿》、2014年《人到礼到》中三度携手,让好多不雅观众以为两人是一对真正的夫妻。
2007年的《回家》中,郭冬临带着邵峰一起走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之后邵峰连续上了八年的春晚,他表示郭冬临是亦师亦友的人,能在戏剧的道路上遇见彼此,内心充满感激。

在电视机前屡屡相约,意味着他们在许多个除夕之夜放弃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
回顾过去,“春晚老人”潘长江影象依然清晰。
十几年前,东北小品在央视春晚占了半壁江山,于是连续十几年一群东北演员都是年三十晚上直播结束之后赶凌晨一点多、两点多的火车回家,“车厢根本就没有人,就像给我们开的专列一样,列车长跟我们都认识了,还给我们包饺子,说你们真不随意马虎,大年三十还把欢笑送给我们,完了你们过不了年,吃不了年夜大饭。
我说你们不跟我们一样吗?只是分工不同,奋战在第一线和家人过不了年的,真的是太多了。

为了致敬那些依然坚守岗位的平凡英雄,《王牌对王牌》将一群过年回不了家的劳动者请上了舞台。

他们中,有为了能在过年期间多赚一点钱、好早日为家里盖上新居的油漆工人,提起老家年近七旬还帮自己照看孩子的母亲,双眼湿润;

有从事设备维修的机器技师,过年必须坚守岗位,以搪塞随时可能突发的状况;有奔波在物流一线的装卸工人,沧桑的双手浸透了生活的酸楚,但满心的希望都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位杭州公交集团的公交司机,带头扛起党员的任务,整整二十年在岗位上度过年三十,把团圆的机会留给同事,不仅如此,他还坚持每周六晚上在杭州下城区中山北路的十字路口,免费责任修理自行车,三十二年来风雨无阻;

老家远在宁夏的杭州交警,每次回家都要乘坐长达40多个小时的火车,为了不延误事情,他已经九到十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我们这个事情必须有人值守,其他人安歇我们是不能安歇的……”

身在岗位,心系家人,团圆是他们的企盼和无奈,但我们足以从他们的选择中,看出他们坚守任务的平凡与伟大,以及面朝美好的憧憬、担当和奋斗。

整期节目,是一台别样的温情聚会。
新朋故人故友,共贺新春,同话祝福。
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追忆似水年华,我们企盼美好来日诰日,只管我们不一样,但相同的影象和相似的情绪凝聚于一处,芳华绽放,相信这些音容笑脸都能镌刻于心,装进我们新一年征程的行囊,满是温暖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