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售卖白锦龟背竹直播间里的常事。
在新西兰拍卖网站(Trade Me)的白色斑纹姬龟背竹乃至拍出12万
普通人第一反应:这些抢叶子的人,怕不是“人傻钱多大冤种”吧。
但养绿植上瘾的人,做梦都在想怎么搞到那几片宝贵的叶子。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对绿植如此疯魔?
喜好绿植的人有多疯
年轻人买绿植,不稀奇的不买。
基本要奇到别人见了一声惊呼“这是啥!
好好看”的程度。
叶子形状要非常,纹路要花哨。鹿角蕨、鸭脚木、白龙骨、蝙蝠草、西瓜皮椒草,从名字就知道绝不是中规中矩的好学生。
长得像外来生物就更好了。彩色竹芋的叶面像油画一样斑驳俊秀,龟背竹有镂空剪影感,镜面叶有可爱的卡通感,春羽的叶子逐步“裂”出建筑感,秋海棠鳟鱼的密集波点连草间弥生看了都要瑞思拜。
图片来源:小红书(原图作者如图)
叶片的奇特是写实派的美学,枝干的造型感则代表了写意的精髓。
枝条要瘦长、稀疏,摆在屋里仙气飘飘。
比如每个枝节都要弯折的波折龙、撑得起空间骨架的百合竹、纤细精细的橄榄树、散发着“侘寂感”本寂的日本吊钟,矜贵、高冷,氛围感绝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原图作者如图)
虽然你爸以为波折龙彷佛一堆枯去世的柴火,白锦龟背竹仿佛乡下没施够肥的庄稼,竹芋像早市上4块钱一斤的油菜叶,但他不得不承认——绿植的潮流审美已经绝不留情地碾过他们时期,把肥大发达的吊兰绿萝、扭成麻花的发财树富贵竹、挂满金桔的山水盆栽落在后面,迅速向前滚动。
年轻人的喜好,改变了当代绿植的审美风向。
“上辈人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偏好富贵肥大、人工感强的绿植;当代衣食无忧的年轻人反而更喜好看上去原生态的绿植。”美国ASLA注册景不雅观建筑师、庭院设计师阿米表示。
自然中成长的植物彼此竞争,很少有枝繁叶茂的“满冠”,有残破枝条相称正常。
常规的自然法则放到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便成为了一种高等和潮流的符号。
在新奇感的刺激下,养绿植是会上瘾的。
你不理解同事每天给蔓绿绒擦叶子时眼泛的柔情,也不懂他看到叶子发焦、卷边时满脸的疼惜。
直到你拥有了第一盆绿植,从此这株琴叶榕便是你心尖尖的小宝贝。
图片来源:阿米
家里的画风开始歪向原始森林,客厅时常涌现整盆的土,大袋的肥,横七竖八的幼苗,都邑美人的外壳下开释出鲁智深的灵魂:一株柠檬树连树带盆直接从花卉市场抱回家……
恭喜,一个低级绿植狂人出身了。
高阶版是“要玩就玩到最绝”的Geek绿植玩家。他们研究罕有品种,寻衅动辄就毅然赴去世的病娇植物,乃至把反地域植物养得茁壮才是在圈内横着走的成本。
也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朋友圈100个赞的社交货币,绿植与当代人买下的大多数“知足新鲜感”的物品不一样。
买下它仅仅是一个开始。你必须好好关心和照料绿植,才能很缓慢地收成它的情绪回馈。为保这株青苹果竹芋死活所付出的心力,让它对你更意义非凡。
在求快的时期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酷。
几千买一片叶子,
是不是大冤种?
但正如盲盒拆多了想开个隐蔽款,乐高拼多了想买个大的,植物养多了也会眼巴巴地倾慕那些“绿植中的爱马仕”。
但一盆有锦化姬龟背竹和一盆四五片苗条伶仃的叶子的橙柄锦,分别拍出12万元和10万元的高价时,事情已经超出了养花草的范畴。
玩家们追捧的“出锦”,大略说是叶子或茎基因突变而涌现不同颜色的花斑。
图片来源:小红书@SELF
几片有花纹的叶子,值这么多钱吗?
“实在不但有龟背竹或橙柄锦才能出锦,绿萝、喷鼻香蕉、水葫芦、白菜等很多植物都可以。专业人士一样平常会选择已出锦的植物去培养,”阿米表示,“但下一片叶子是否还能出锦完备是‘我命由天不由我’的随机征象。好随意马虎出的锦还可能因变异不稳定而‘退锦’,这就造成了出锦绿植的罕有性。”
若想更进一步,让一株龟背竹的N片叶子全部出锦,运气和高超造就技能缺一不可(如掐准剪枝的机遇等)。
当太多人想要这种“要看机遇、养护还有门槛”的出锦绿植,它的价格也因稀缺性而涨高。
既然它已经成为“植物界的爱马仕”,那么就不再只是绿植,而是一种象征身份的社交货币,一件撬开品味大门的钥匙,一个摆在豪宅里就能云淡风轻展现高等感的道具。
图片来源:闲鱼(by青年横财发展会)
乃至配套周边也变贵了。日本设计师联名潮牌的花盆从2k飙到3w,一块尼龙花盆垫定价1200元……
如果说天价绿植是土豪圈必须交的“入圈门票”,那么普通绿植爱好者也常常因迷失落在各种品种贵又难养的网红绿植中而大把费钱。
大略说,绿植买卖的逻辑,是养殖户以便宜的价格进货种子或幼苗,养大后在市场上卖出,以赚差价。
“然而如果没有选好品种,或没有精确培养,很可能买得手就已经是它的状态顶峰。”家居美学博主海绵菌表示。
图片来源:海绵菌
为啥别人的绿植花园逐渐壮大,自己“养花的窍门”就只有“勤换花”?
海绵菌表示,若只冲着网红绿植的颜值猖獗剁手,而不考虑自己所处的当地景象,这便是辣手摧花的第一步——正如北京的干燥会让喜湿的热带植物窒息而去世,神仙球不浇水也可能在上浪潮湿的黄梅天里咽气。
此外,过于实诚地遵照“绿植便是
“
就像和工具进入老夫老妻模式之前,总还是要多约会谈天谈心一样,当你知道油画竹芋浇一次水可以管五天,喜好散射光不能在阳台暴晒,在遵照此规律的根本上才能放心大胆地任它放飞自我。
就举措看成好了统统作业,依然有一大批命硬克花、养啥去世啥的绿植爱好者,而他们也正是簇拥绿植潮火热最大的贡献者。
如果带着“养啥去世啥”的不解向你爸请教履历,八成会换来他的不屑:
——“你养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叶子有啥意思,不如种点蒜苗好养活,长得快,掐一节剁碎扔锅里,炒鸡蛋老喷鼻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