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说过:“游苏州者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当年诗人的赞美如今成了“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广告词。坐落在苏州城西北郊的虎丘,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站在海涌桥远望虎丘山,它恰似一只蹲着的老虎。大多数寺庙都藏在深山之中,而虎丘却是山在寺庙之中。“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这句打油诗就是对虎丘寺寺包山最好的说明。
“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这幅对联将当时虎丘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叫卖声……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憨憨泉的传说让来来往往的游人,争先恐后地用此处的泉水洗上一把脸,好让自己的眼睛更加明洁。
瞧!这块好似桃子的石头,相传是孙悟空参加完蟠桃会之后,掠过虎丘山时被这里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嘴一松,桃子掉了下来,就有了这块仙桃石。就连齐天大圣都被这美景深深地迷住了,你我凡人又怎能不动心呢?!
虎丘最神秘的地方当属古迹剑池了。之所以命名剑池,是因为阖闾下葬时,吴王将三千多把宝剑作为殉葬品埋到了他的墓里。圆洞门上“虎丘剑池”四个字据说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写。
虎丘经典之作当属虎丘塔。整座宝塔平面呈八角形,用青砖砌成,共计七层。先后经历过七次火烧,明朝时第七层被烧毁了,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在吴越大地。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这反而成了一大奇观,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篇二:虎丘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导游小傅。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苏州,今天将由我带您一同游览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
虎丘坐落在苏州城西北郊,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出现,因而得名虎丘。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憨憨泉”!相传梁代有个僧人叫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他自小患有眼疾,但他的耳朵灵心眼儿好。一次,他挑水经过这儿时,踩在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到这下面可能有泉水,于是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有个村民看见了,就嘲笑说,要是能找出泉眼来,他就变成一只大青蛙!正说着,从地下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法师的脸上。他顿时感到一阵清凉,随后双眼就重见了光明。这个时候,憨憨法师才发现那个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地守在了这憨憨泉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虎丘剑池”。据说,这四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题,后因年代久远,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问,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拓摹重刻,补上了这“虎丘”二字,但与原来的真迹相比却逊色不少,缺少力度,所以就有了“真剑池,假虎丘”一说。
剑池是虎丘最神秘的古迹,据说吴王墓可能在这里。相传吴王生前酷爱宝剑,其死后曾以宝剑三千为他陪葬,故名剑池。当阳光斜射水面时,给人一种“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的感觉。抬头望去,拱形的石桥高高地飞悬在半空,显得十分奇险。透过高耸的岩壁仰望塔顶,有如临深渊之感,
虎丘最引人注目的是建于宋代的虎丘塔,它是苏州的标志性建筑。整座宝塔的平面呈八角形,用青砖砌成,共七层,高47.5米,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在吴越大地。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成了一大奇观,所以它有“东方比萨斜塔”之称。
宋人苏轼说得好:“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今日一见,你有同感吧?
篇三:苏州虎丘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虎丘导游社的导游——庄悦明,欢迎大家来到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我对大家提三点注意事项:1。请不要大声喧哗。2。注意安全,以免走失。3。请勿在景区内乱丢果皮纸屑。谢谢配合!虎丘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是吴中第一胜景,大家请随我来,你们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断梁殿,穿过大殿,请跟我向前走。大家请向左边看,这口古井叫“憨憨泉”。传说从前有一个叫憨憨的和尚得了一种眼病,一次挑水的路程中,因劳累坐在这里睡着了。梦中一位高僧告诉他,这里有一眼泉,泉水能治疗他的眼病。憨憨就拿扁担挖了九九四十九天,终于有一天泉水涌了出来,治好了他的眼病。朋友们,让我们向前走,看右手边这块“试剑石”。这是关于干将莫邪为吴王阖闾铸剑的传说,这把宝剑很锋利,看!它把这块大石头一劈为二。
下面,我们来到虎丘最为神秘的景点——剑池。传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去世后就葬在这里,同时陪葬的还有3000把宝剑,所以叫做剑池。剑池里的水终年不干涸,两边的石壁上刻满了摩崖石刻。请大家看,“虎丘剑池”这四个红色的大字,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儿子颜覠所书。虎丘剑池给我们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直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打开墓门,也无法解释夫差是如何将阖闾安葬在这里的。大家抬头向远处看,高耸入云的这座塔是云岩寺塔,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的“比萨斜塔”,斜而不倒,很神奇吧!
朋友们,虎丘的主要景点我已带领大家参观完毕,接下来大家可以拍照留念,自行活动。这里处处都是传奇故事和未解之谜,请大家慢慢游览,细细品味这源远流长的历史吧!感谢您的光临和配合,再见!
篇四:虎丘
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记得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站在山门朝远处眺望,只见林木郁郁葱葱,万绿丛中偶尔出现一点红色的焰火,那是枫树。寺院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风韵别致。虎丘山并不高,在这里见不到起伏的山坡,也没有嶙峋的山崖,完全不像我到过的一些名山大川,高峰突起山岭连绵。在古老的苏州,古老的虎丘能有诺大的名声,并不是因为景物,而是因为历史传说。
这短短的一段山道上,就有东晋憨憨僧开凿的憨憨井,有吴王阖闾的试剑石,还有一块“枕头石”,说的却是风流才子唐伯虎在此休息的事。我最喜欢试剑石了,一块大石头从中裂开,裂开的断面笔直光滑,传说吴王手持莫邪剑经过这里,看到这块石头光滑坚硬,决定用来试试手中的宝剑,于是挥手一劈,这块石头就从中裂开了,两千年风吹日晒,没有变样。这条裂缝有三个指头宽,一米多长,如果合拢来还是一块完整的石头。
山道的尽头,空阔的地方有千人石。北面的石壁上镌刻着“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这是颜真卿的手笔,非同寻常。剑池很小,但深邃不可见底,四周石壁合抱着,剑池狭窄犹如一把长剑插入石壁。相传两千多年前的一代霸主吴王阖闾就葬在这里,陪葬的有鱼肠剑和其他宝剑三千把。
虎丘的斜塔,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达两米多,号称世界第二斜塔。站在塔下往上观望,感觉那塔正缓缓地倒来。听闻在塔中曾经发现许多罕见的艺术珍品,然而进塔去没看到什么艺术品,四壁都是空荡荡,上面有一些裂痕。虎丘塔不准游人攀登,据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斜塔正在维修中。站到远处观望,虎丘塔在周围高大的树木中并不显得突出。
虎丘的地方虽小,却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着实着迷。
篇五:游虎丘
今天是我来虎丘的第一天,今天我们要去的景点就是大名鼎鼎的虎丘。与我们同行的有我的姥姥、姥爷、小姨、表姐、表妹。
一到门口,就看见几个大字“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这虎丘到底有什么魅力,我一定要去探个究竟。到了景区里面,我们第一个看的就是“剑池”。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它幽奇神秘,埋有吴王墓葬之谜,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这个剑池表面上没有什么,其实给人一种打心底来的悬疑、好奇,让你对它有一种莫名的敬畏。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中国的比萨斜塔”云岩寺塔。云岩塔寺,俗称“虎丘塔”,为七层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残高47。7米,向北偏东方向倾斜2.34米,最大倾角为3度59分,塔身自重约6千吨。云岩塔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第一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第一眼,你并不能看出来它是斜的,但看着它高耸入云、摇摇欲坠的姿态,不得不承认它的确是个奇观。之后我们看了几个小景点就去看试剑石了,试剑石真的很特别,其实也就是一块石头,上面有一条笔直的凹下去的槽,就像一把剑砍下去一样,所以叫试剑石。很逼真,很有意思,与众不同。接着我们去了憨憨泉。据说,当年梁代高僧憨憨,为寻找水源,用手刨挖,感动苍天,终于找到泉眼,清泉喷涌,泉眼通海,四季不涸,故又名海涌泉。憨憨泉的水真的很清澈,我们接了点水洗洗脸,冰爽清凉,全身上下暑气全消。
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写景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