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书。记得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弟子规》,里面有一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叫做《葛洪借书》。讲的是我国晋代有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仍克服一切困难,刻苦学习。

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__半命题作文 知识百科

  葛洪1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务活儿全都由他来做。他没钱买书,就向别人借书来抄。白天,他干完活儿。晚上,就借着火光看书。一天晚上,葛洪正在抄书,母亲看到已经四更天了,就催他说:“怎么还不睡呢?明天不是还要去田里吗?”葛洪说:“让我再抄一会儿吧。这书是从别人那儿借来的,我答应明天归还。借别人的东西,说什么时候还就得什么时候还,不能失信于人。如果失信一次,再需要借的时候就不好开口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不能花言巧语,胡说八道。只要我们诚实地对别人,别人才会相信我们,帮助我们,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篇二: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诚信

  提起宋庆龄,大家一定都知道她是海内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女性之一。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小时候的宋庆龄。

  有一次,宋庆龄一家准备去她最喜欢的叔叔家看鸽子。可是临出门时,她突然想起了跟小珍约好的要一起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劝她,她还是决定留在家里不失信于朋友。虽然最后小珍并没有来,宋庆龄也没能看到可爱的鸽子,但是她不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

  读完这篇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宋庆龄从小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相信她后来的成功离不开她这种诚信的品质。我要向她学习,以她为榜样。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好几次都因为自己贪玩而失信于父母和老师,实在是太不应该。记得有好几次我都因为想着出去玩,把答应画画班老师、舞蹈班老师的课程给耽误了,结果是既落下了练功还挨了老师批评,真是得不偿失!还有好多答应爸爸妈妈的事我也是马马虎虎的应付过去了,现在想想他们一定对我很失望吧!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我们在许许多多的名人身上都看到了诚信的美德!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从小做一个诚信的人,因为我相信诚信一定能让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篇三: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动脑

  我读过很多故事,有《狐假虎威》、《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狐假虎威》。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一个森林里,一只饥饿的老虎想吃了狐狸,狐狸冷静的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老虎,并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小动物。

  一开始我很佩服狐狸在遇到危险时能冷静面对,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到解决的办法,这是动物的本能,可是狐狸却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小动物,真是太坏,太狡猾了。而老虎身为百兽之王,却只看见问题的表面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结果被狐狸戏弄,最后逃脱。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遇到危险时不能慌张,要冷静,用智慧战胜恐惧,看清事情的本质,以免上当受骗。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明、小兰一起去树林玩,妈妈给了我们每人一个桔子。中午,小明很快就吃完了自己的桔子,对我说:"你的桔子不够红,肯定是酸的,我喜欢吃酸桔子,给我吧!"我知道小明是想吃我的桔子,于是就问他:"你怎么知道我的桔子是酸的?”小明说:"我猜的。”我看了看自己的桔子,红红的,果实饱满,肯定很甜,我掰开桔子,尝了一块说:"好甜,多汁,很好吃。"小明看了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动脑,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都得变得爱动脑了,动脑筋让我受益良多。

  篇四: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动脑筋

  今天我们上了《曹冲称象》这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大人们更妙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了象的重量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肯思考,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

  故事讲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官员们看到又高又大的象,都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有的官员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官员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呢?”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的办法比官员们的强,既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又没有伤害到大象。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动动脑筋,肯思考问题,善于观察,就一定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们要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

  小朋友们,让我们养成爱动脑,肯思考,勤观察的好习惯吧!

  篇五: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感恩老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程门立雪。讲的是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四十多岁时与好友一同去向老师求教,恰逢老师在屋中打盹,杨时为了不打挠老师休息,便和好友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候,不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老师一觉醒来发现他们恭恭敬敬地站着,已经成了雪人。

  他们尊师重道的品格非常值得我学习。在学习的过程里,从目不识丁到学识渊博,无不是老师用辛勤的汗水一次次灌溉,让知识之种在我们的心里开花,然后长成一棵茂盛的知识之树。也许老师是上天派来传授我们知识,改变我们命运的神吧?如果不是老师这根明烛,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知识的美丽。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我们可能会被困在黑暗之中,永远也走不出人生的第一步。老师就是一束阳光,照亮了我们的人生!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上课时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本以为要挨批评了,可是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一遍又一遍地教我,直到我做对为止,并给了我很多鼓励。

  回想起自己以往的表现,我感到很惭愧。上课时,老师在讲课,我却没有认真听讲,在下面和其他同学打闹。放学回家后,一心想着快点出去玩,写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字迹潦草,辜负了老师的辛勤付出!

  通过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一些行为,我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以后,我一定努力改正自己的一些坏毛病,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力争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进步,茁壮成长!

  篇六: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如何看待事物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个成语故事,学到了一些道理,这个成语就叫:“一叶障目”。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观察它,了解它,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所以以后看事物我一定要仔仔细细的观察清楚以后再下结论,再不像以前没有看仔细就觉得我已经很了解它了。

  篇七: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施恩和感恩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许多多的国学经典故事,有“孟母三迁”,“程门立雪”,“三人成虎”,“紫荆树”等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一饭千金”。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有位老人家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后来他当了大官以后,始终没忘当年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读完这则故事我有两点深刻的感受。第一,我学会了乐于助人,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要真心诚意的帮助别人,并且不能想人回报;第二,我学会了感恩,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永远记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在生活中,每当小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便热心的给予他们帮助,每当我的老师给我关爱时,我便心存感恩,铭记于心。

  我想,将来等我长大成人的时候,肯定也会成长为一个施恩和感恩的大人,用我小小的力量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八: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团结

  下面我给你们说说关于三个和尚的故事。

  从前,山上的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吃然后打坐念经,日子过的安然自在的很哟!

  不久来了个瘦和尚。他渴坏了一进门就把水喝了个精光。小和尚就说:“你再到山下打点水上来吧”瘦和尚想了想挑水又不是我全喝完,自己去挑水太吃亏了,于是他让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上来吃。

  又过达几天,来个了胖和尚,他想喝水,可是缸里一滴水也没有了,于是胖和尚到山下挑水;胖和尚挑着又渴又累心想“他们都在家安逸等着自己的水喝自己不是好吃亏不合算也”于是喝光了水空着水桶回到了庙里。小和尚和瘦和尚看到了气滴不行,从此他们三个宁可跑下去自己喝着水,谁也不想挑水给别人喝。

  有一天夜里老鼠出来时把烛台打倒了,引起了大火,三个和尚争先恐后的挑水把火灭了,从此,他们轮流挑水。

  大扫除时,你说让我扫我说让你来扫谁也不想先付出。那就没人扫了,我们的教室就会变成了垃圾场。所以我们要团结一心,我们的教室才会扫的又快又干净而且又漂亮。

  篇九: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专心

  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很多的故事,《猴子输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了。

  从前,一只聪明的猴子在山上长期观看一对仙人夫妻下棋,掌握了高超的棋艺,于是下山找人对弈,结果下遍天下无敌手,这让国王非常生气。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与猴子对弈,他在比赛的桌子旁放了一盘水蜜桃。鲜脆欲滴的水蜜桃成功吸引了猴子的目光,心猿意马的猴子最后输了棋。

  每天上午的最后一堂课,我的肚子总会咕噜咕噜发出饥饿的信息,让我不能专心听讲,我就马上提醒自己不要做分心的猴子。我在家写作业时,窗外有时传来小朋友们开心的嬉闹声,让我心痒痒地想放下手中的笔,这时,《猴子输棋》的故事总会闯进我的心里,我又开始专心写作业了。

  《猴子输棋》这个寓言故事是宋朝大学问家周敦颐创作的,老师告诉我们,宋朝还有个像周敦颐一样的大学问家叫朱震,人称“汉上先生”,是我们沙洋人,我们学校就是因为他而更名为“沙洋汉上实验学校”。政府希望我们每个汉上的学生都能像这些大学问家一样,爱学习,专心学习。

  感谢《猴子输棋》这则故事让我学会了专心,我一定会像我们的校训要求的那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十:这个故事让我学会忍耐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遭遇许多折磨,不论是谁,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忍耐。忍是气度,是一种传统美德,可大可小。学会“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今天我就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头公牛被狮子追赶,匆忙中逃进了一个山洞。山洞里住着一群山羊,它们对公牛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十分生气,凶巴巴地勒令公牛出去。但公牛害怕狮子。怎么也不肯离开山洞。山羊们于是开始对公牛又踢又顶。

  公牛忍着痛,对山羊们说:“我在这里忍辱负重,并不是害怕你们,而是害怕那站在洞外的狮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会了:忍耐是人的一种情感,是一种自然反应。忍耐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忍耐也可以锻炼你的意志和造就我们的智慧。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你忍耐一下,误会就会消除了。

  同时,忍耐也是一种美丽,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装饰内心的美丽。

  以上就是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__半命题作文的所有内容,更多四年级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熊掌号,为您提供第一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