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独木难成林,那有了五棵树以上,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一片森林呢?
这里的大树,每一棵都高大挺立。树荫下少有杂草,只是散落着一些树叶,在这荒郊野外的,算得上是平坦干净了。
真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因此,留下了常常有人在此勾留玩耍的痕迹。有的石块显得锃亮光滑,该当是常有人坐在上面;有的石块垒在一起,围成了一个个小圆圈,圈内石块是烟熏火燎之后的漆黑,还有树枝燃尽后的木炭灰,这些都足以解释是烧烤或野炊时搭建的大略单纯炉灶。
“哎呀,这里挺不错哦!
”有同行赞许道。
“是啊。那天逮个机会,叫上几个人,带上锅和佐料,在这水库里钓条鱼上来,再用阁下的山泉水炖煮上一大锅鱼汤,啧啧,味道一定很鲜美!
”那个刚刚加入进来的年事稍长的同行憧憬地说。
“这水库有鱼吗?”一同行傻傻地问。
“还用问吗?哪有水库不养鱼的!
不养鱼,岂不是摧残浪费蹂躏资源,肯定有!
”瘦高个的回答很是肯定。
“嗯,还可以带上帐篷,露营也是可以的!
”那个刚刚加入进来的年事稍长的同行自言自语地补充道。
短暂的逗留后,我们迈开步伐连续朝前走。
行进中,不知是哪位同行率先吹起了口哨。仔细一听,原来是《莫斯科郊野的晚上》。这首随处颂扬的经典歌曲,不知曾经伴随着多少人渡过美好光阴。
这旋律太熟习了。于是,我润了润嘴唇,很自然地就随着开口加入到吹口哨的行列。
紧接着,又有人双手拍打着节拍;那个刚刚加入进来的年事稍长的同行以及瘦高个则随着节拍断断续续地唱出歌词来。每到有记不清歌词的地方,就用鼻音声代替。还有的同行索性口手并用,一边吹口哨,一边拍打节拍。
踩着这悠扬抒怀的音律,仿佛大家都沉浸在莫斯科郊野迷人的歌声里,痛高兴快放开喉咙尽情地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韶光,口哨声、歌声、拍掌声,响彻在行进的路上,回荡在山谷里……
昔时夜家在反反复复地唱着这首歌曲时,不知不觉已走过了相称一段间隔,才陆续心满意足地停滞了这即兴拼奏式的大合唱。
“发觉你的嗓子好,音质很不错啊,富有磁性,你再来个独唱呗!
”那个刚刚加入进来的年事稍长的同行拍着瘦高个的肩膀发起。
“哪里有呀,一样平常般,很一样平常啊!
”性情外向的瘦高个也有谦逊的时候。
“你就来一首嘛!
”那个不爱说话的同行也微笑着出声劝瘦高个。
“来一首,来一首!
”众同行一边鼓掌,一边喊道。
“好了,好了,那我就给大家唱一首,唱得不好,请多多包涵!
”瘦高个说完后,清了清嗓子,深情地唱道:“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一直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就象刚才一样,有人在拍着节拍,有人在轻声和着……大家在听着瘦高个的歌声中,走到了路的尽头。
(NO: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