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美妆博主Pony凭借出神入化的扮装技巧,得到了无数拥趸。

性价比高、花样多、出新快,这些韩妆过去打天下的利器,却在本日成为刺向它们自己的剑。
如今奢侈品故事背书都不管用了,谁又会对一个没有门槛的品牌忠实?

韩妆已成旧事中国姑娘的钱不好骗了 休闲娱乐

曾经撑起中国女孩颜值的韩妆,快弗成了?

韩国美妆品牌们陷入了关店潮。
在韩国本土,悦诗风吟关了15家,伊蒂之屋关了49家,菲诗小铺关了209家。
这还只是加盟店的数据。
再看单品牌直营店,2018年到2019年期间,足足消逝了570家。

而在中国,韩妆品牌也节节败退。

悦诗风吟母公司、韩妆巨子爱茉莉,2019年在中国关了40家亏损门店,今年估量还要再关闭至少90家。
而对家LG生活康健旗下的菲诗小铺,早早于2018年8月就退出了中国市场。

对资深美妆消费者而言,再提起这些熟习的品牌,难免会有点恍若隔世的觉得。
十几岁的学生党,囊中羞涩的小镇姑娘,灰头土脸的职场小白,都曾靠它们实现“仙颜自由”。
可如今再提起,大家多数是避之不及的态度。

从什么时候开始,韩妆开始既不喝采又不叫座了?

便宜的韩妆

美了也毁了多少小镇姑娘

往前倒个五年十年,韩妆可是姑娘们装扮台上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护肤要用自然乐园芦荟胶,救急用可莱丝“针剂”面膜。
第一瓶精华是悦诗风吟绿茶籽,头发的柔顺来自爱茉莉护发精油。
好气色全靠爱丽小屋腮红,双唇有梦妆蜡笔口红拯救。
VDL高光实现光泽感,too cool for school阴影粉化出小脸轮廓。
逛完街归家后,再来一瓶芭兰妮卸妆膏,把脸洗干净,嫡好上妆。

要问姑娘们为何偏爱韩妆,包装造型可爱、玩法多样少不了,但最关键的还是便宜。

韩妆在中国大火,少不了代购们的猛推。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的朋友圈里总会长出一两个代购微商,乃至一欠妥心就开始病毒式分裂。
一韶光,九朵云霜、奇迹马油满天飞,仿佛未曾买过一个,就白糟了村落里联的网。

韩流的带货力,亦不容小觑。

以2013年《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全智贤在剧中所用的两个韩妆口红品牌及色号,在剧集爆红后迅速被扒出,一个急速全国卖断货,另一个产品销量暴增75%。
直到本日,江湖上依旧有“星你色”的传说。

嫡黄花,还推韩妆就太跌份了(上图)。
后来大家再提“星你色”,晒的都是欧美大牌(下图)。

韩妆火到什么程度?那时的国牌美妆想卖货,都得打日韩泰的擦边球。
韩束、韩后、韩熙贞等“看起来很韩”的品牌,都是大胆碰瓷的国货。
为了巩固自己的“国际”气质,还时时时请韩国明星代言,一度在线上收成了不错的销量。

那么韩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靠中国养活的呢?

大韩扮装品家当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年韩国扮装品出口额打破12亿美元,2018年高达60亿美元。
个中,中国所占的比重逐步攀升,从2017年的39.1%到2019年的46.8%,险些霸占了半壁江山。

那时的中国姑娘,还没摸到多少扮装的窍门,全靠套公式走天下。
粉底要够白,眉毛要平粗直,睫毛长且密欠亨风,鼻影从眉头到鼻翼不间断,唇色随潮流而变。
美是美到极致了,便是不像个真人。

早期的韩式妆容。

如今转头看不难创造,不是中国姑娘选择了韩妆,而是韩流精准收割了她们。
而这些曾经让姑娘们奉为干货的扮装手腕,随着审美的变迁,也逐渐成为了本日的雷点。

美妆界的ZARA

成也短平快,败也短平快

2020年,各行各业都注定难过。
对付仰赖出口及旅游零售拉动销量的韩妆来说,困境尤甚。

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消费者在韩国免税店花费超13万亿韩元(约合834亿元公民币),占韩国免税店总业务额的73.4%。
韩国三星证券剖析师表示,美妆品类在韩国免税店的发卖额中占六成。

疫情一来,免税店们要么停业要么提前打烊,对韩妆品牌营收的冲击之大,显而易见。

但实在即便没有疫情,韩妆也早就弗成了。

整体数据从2019年开始往下掉。
2018年韩妆出口增长率还有26.7%,到2019年猛降至3.6%。
对华出口率的衰减来得更早,2015年是101.6%,2016年是33.9%,到2019年只剩可怜的14.3%。

韩妆品牌悦诗风吟的营收,从2016年起呈低落趋势。

韩妆的衰落,在当年早有预兆。

发卖成绩单俊秀,品牌口碑却不见得有多好。
受追捧的多是平价产品,难免存在品质打折扣、妆效不自然的问题。
更有人认为,中国人爱的韩妆,都是被韩国人淘汰的产物。

一系列丑闻坐实了这一不雅观点。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公布了403批次未予准入的食品和扮装品,个中爱茉莉旗下品牌兰芝有三款产品赫然在列,被检出易引发传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8年,爱茉莉旗下8个扮装品品牌被检出13种重金属锑超标产品,被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责令停售、召回。

问题曝出后,干系产品并未从网高下架,门店也只给出了两周的退换韶光,引发韩国消费者的极大不满。
/梨视频

加上赝品横行,不良商家混水摸鱼,韩妆市场的不雅观感更是一落千丈。
媒体人南七道曾带团队赴韩国稽核,总结出了“海内制造海内发货”“海内制造韩国发货”“韩国制造发往中国”三种赝品套路,让消费者对韩妆的信赖一时跌到谷底。

比较之下,以自然、“养肤”为卖点的日妆,开始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017年的“限韩令”与萨德事宜,让日妆反倒渔翁得利。
不少产品的销量,光是在天猫上就达到了70%-100%的增幅,日妆整体在华发卖额的增长有34%之多。
2019年第一季度,日本对华出口的扮装品发卖额达7.7亿美元,霸占了中国入口总额的最大比重。

加上电商行业的崛起,首先在韩国海内就对韩妆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而逐步崛起的国货,更是逼得韩妆进退两难。

今年618的美妆电商销量榜上,国货霸占了前两名。

曾经,平价韩妆是靠“快”打出一片天的。
环球市场上的美妆品牌研发常日须要1年以上,韩妆品牌硬是在2016年就缩到4-6个月。

但韩妆能做到的,国货能做得更狠。
以完美日记为例,他们可以每周和供应商开会,每个月都上新,厂家交货期限也只给一个月。
而国妆能得到的更快更直接的市场反馈,让韩妆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性价比高、花样多、出新快,这些韩妆过去打天下的利器,却在本日成为刺向它们自己的剑。
一开始主打平价,后期很难再有溢价空间。
冲一时销量,人们自然就将它作为玩趣产品。
如今奢侈品故事背书都不管用了,谁又会对一个没有门槛的品牌忠实?

接棒韩妆的国货美妆

能逃开韩妆的结局吗?

如今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舍得在脸上费钱。

2019年底,36kr针对上万名社交媒体上的年轻用户,展开了一系列品牌喜好度调查。
个中,最受喜好的彩妆品牌榜中,前五名都是产品单价颇高的国际大牌。
韩妆仍有一席之地,但国货亦不甘示弱。

乃至审美风向也换了天地。
韩妆过于追求完美,以至于韩国女生自己都无法承受。
2018年在韩国轰轰烈烈的“脱下束身衣”运动中,不少人就通过剪短头发、砸坏扮装品等办法,向无处不在的男性瞩目宣战。

另一方面,消费者都是喜新厌旧的。
在看腻了韩妆的“精细感”、日妆的“氧气感”后,以利落、成熟、帅气为特色的中国妆开始出圈。

日本网上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28%的受访女高中生表示听说过“中国妆容”。
在日本高中女生眼中,“中国妆”便是2020年的盛行趋势。
不仅在日本杂志上被细细拆解,Youtube上乃至掀起了一股模拟中国人扮装的热潮。

国货崛起的话题,这几年被谈论得不少。
而国货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各有侧重。

佰草集利用“中草药”“古方”等特色出海,花西子主打国风,完美日记玩的是速率和营销,薇诺娜、玉泽有医院背书,Home Facial Pro则靠大略清晰的身分表博好感……

但在前文提到的36kr调查中,最受喜好的前五名依旧都是老字号,第三位乃至是“以上都无”,可见国妆品牌仍未建立起足够虔诚的消费群体。

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国妆在品牌塑造上存在不敷。

回忆一下,多少次你选择买国货,是由于喜好这个产品、认为它真正适宜你,还是由于它是某大牌的平价替代?

SK-Ⅱ有神仙水,佳雪有神鲜精华;完美日记有多款口红与大牌“撞色”;连上社交平台搜干系作业,KOL主打的关键词也是“平价替代”“不输大牌”……

不可否认,有欧美品牌珠玉在前,国妆要想突围,必须使出非常手段。
但“碰瓷”太多,无疑也随意马虎落入韩妆的窠臼。

红极一时的故宫彩妆。

另一方面,雷同的中国风包装,也在花费消费者的兴趣。
动辄故宫联名,冲着颜值买回家却大失落所望,张口闭口“国潮”,终极只落得积灰的鸡肋。
而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与当初主打可爱路线的韩妆又有何不同?

倒下的韩妆,只是一个预警旗子暗记。
面对无情的消费者,国妆要走的路还很长。

《韩国扮装品对华出口依赖过高》,beautynury,2020-04-17

《韩流大火之下,韩妆却在中国市场走下坡路》,Evelyn Wang,Vogue Business,2020-06-29

《心塞,韩妆赝品只卖给中国人,揭秘韩国网络代购黑幕》,南七道,2016-12-15

《韩妆研发周期缩短至4个月,匆匆生“快美妆”理念受投资人青睐》,刘隽,华美志,2016-08-04

《用1万个年轻人的“买买买”,回答中国消费市场的“忙与盲”|新字招牌》,乔芊,36kr,2019-11-16

《中国元素雷同,国潮美妆不潮了?》,36氪的朋友们,2020-07-14

《在中国,现在日妆比韩妆更受欢迎》,杨秋月,界面新闻,2019-08-12

《韩妆现关店潮,走大众路线的单品牌店不喷鼻香了》,卢奕贝,界面新闻,2020-07-09

《国货彩妆火爆,取代国际大牌进行时?》,亿欧网,2020-07-02

《国货自救: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锦鲤财经,2019-09-11

《中国扮装品出海,只能靠“Made in Japan”吗?》,曹倩,36kr,2018-11-01

《消费创业最好的时期来了,但也是最坏的时期|深氪》乔芊,36kr,2019-11-15

《日媒:打败韩妆 中国妆在日本掀起了热潮》,环球时报,2020-03-12

《风靡十年后,韩妆在中国退潮》,陈奇锐,界面新闻,2019-07-18

《中国游客骤减,韩妆销量下滑几成定势》,张钦ZQ,界面新闻,2020/02/18

《2019年韩妆出口增幅创8年来新低,仅较前一年增加3.6%》界面快讯,2020-05-28

《爱茉莉太平洋古迹持续下滑 韩妆第一位置不保》,杨秋月,界面新闻,2018-02-02

✎作者 | 晏非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