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湛铁路开通,搭客在新会站拍照留念。

新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图片为新会崖门古炮台9346。

新会世界级轨道交通家当基地正在崛起 汽车知识

俏丽的新会城区。

江门新会古称冈州,地处粤港澳地区西翼,面积13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百万,海外侨胞、港澳乡亲约70万人,是全国著名侨乡。
新会历史文化秘闻深厚,先后出身理学泰斗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史学大师陈垣、蔡李佛拳开山祖师陈享等诸多名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会柑和新会陈皮,巴金笔下独木成林的小鸟天国就位于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附近,人与自然一贯在这里和谐相处。
2018年,新会区综合实力首次跃居中国百强区第50位,位列投资潜力百强区第86位。

8月30日,由江门市公民政府、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株式会社、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广东省铁路培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理的2019广东(江门)轨道交通装备家当发展大会顺利举行。
深圳地铁6号线新车亮相、广州地铁6号线车辆开工、省轨道交通装备家当技能创新同盟授牌、专家精英为轨道交通畅业建言献策……一场“轨道交通盛会”精彩面世。
朝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培植“国际前辈、天下一流”园区的目标迈进,以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区为牵引,一座“轨道家当城”呼之欲出,必将催生新动力,激活新潜力。

文/肖浩、文杰、黄文生

“轨道家当城”揭开帷幕

新会,这座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名城,正努力打造“轨道家当城”。

1906年,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新宁铁路在新会和台山破土动工,承载着当时新会人的强国梦。
2010年,中车广东公司的前身广东南车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家当园打下第一根桩;2011年,广珠城际和广珠铁路相继通车,再续了新会人的铁路情缘。
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位于新会枢纽新城,是全省首批计策性新兴家当基地,于2017年6月获批为省家当转移工业园家当集聚地。
园区方案面积6132亩,分为修造基地(1500亩)和配套基地(4632亩)两部分。

据理解,园区交通区位优胜。
园区所在地是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正加速加快培植西翼枢纽城市。
轨道方面,与园区一起之隔的省内第四大枢纽型铁路站江门站正加紧培植,估量2020年建成通车,搜集博识铁路、广珠城轨、珠江肇高铁、南深高铁等7条轨道交通,可向北直达广州、北京,向南至珠海、澳门,向东至深圳、上海,向西至粤西、广西等地,未来重新会乘高铁30分钟内可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陆路方面,有10多条高速公路环抱,对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珠三角新干线机场,间隔中开高速、江珠高速出入口约5公里;城市快速干道江门大道自北向南穿过,园区到广佛地区仅30分钟车程,无缝融入粤港澳1小时生活圈。
水路方面,附近拥有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和65平方公里对外开放水域,万吨级货轮可乘潮进入银洲湖,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央(B型)加快培植,未来新会将成为珠江西岸主要货运枢纽之一。

其余,园区主导家当聚拢。
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是全省前辈装备制造业代表,批量生产的CRH6型城际动车奔驰在广珠、广佛肇、穗莞深城际轨道上。
园区先后落户国通克诺尔、江门中车轨道、松下电子等13家配套企业,车门、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总装根本件、车辆内饰件等实现本地化配套,轨道交通百口当链条日趋成型。
科研支撑逐渐强化,拥有珠西综合质量检测做事平台、广东省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能研究中央等做事平台;毗邻的新会创新走廊,落户了中科创新广场、中集智库、陈润生康健大数据中央等创新平台和20多家金融配套机构,为轨道交通家当科技创新供应有力支撑。
家当人才储备丰富,五邑大学设立轨道交通学院,加上新会拥有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能学校,加快培植全省首家县级大专学院新会技师学院、南方职业学院新会校区,每年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约5500人。
创新出台“引才伯乐奖”和“人才奖”,对人才引荐者给予重奖,对落户高层次人才供应购房、生活等补贴和“六个一”知心做事。

园区加速

从无到有创新引领“中车速率”

9年前,中车广东基地落户江门新会,这个注册资金10亿元的企业背后是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一辆动车上万种零部件由浩瀚的企业供应。

俯瞰恢弘大气的中车广东基地,1500亩的车辆修造基地和4600多亩的配套基地尽收眼底。
这不但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通过了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认证的和谐号动车组造修企业,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和谐号动车组和城轨车辆修造能力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广东省首批计策性新兴家当基地、广东省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能研发中央和广东省当代企业500强。

目前,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已经初具规模,家当园以中车广东公司为核心,汇聚轨道交通家当高下游高端配套企业,将成为集制造、研发、物流、生活做事、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当代化、综合性配套园区。
前期入园企业已经为中车广东公司批量配套,产品包括动车组及城轨车辆空调系统、贯通道、灯具、电气件、内装件、车体及总装部件等,天下领先的制动供应商克诺尔公司也已投产。

同时,还有一批有名的核心系统供应商正在磋商投资入园。
此外,中车广东公司把握粤港澳地区发展新机遇,积极与各业务单位推进广东省内供应链的开拓事情,已逐渐形成强强联合,互利共赢新局势,为粤港澳地区轨道交通发展做贡献。

9年来,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不负厚望,陆续批量生产出珠三角城际、广珠城际CRH6型动车组,东莞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增购项目等地铁车辆。
2019年,轨道交通家当园主机企业中车广东公司又成功竞得珠海城际轨道交通9列CRH6A型城际动车组等订单。

根据省政府干系支配,以中车广东公司为核心,未来三年,珠江西岸将强化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家当的统筹布局,推动全省中车各基地的车辆制造业务整合到江门。

“广东轨道交通家当总体很强,但很分散。
”省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党委布告张焜建议,广东应整合伙源,重点扶持加快推进中车广东公司成为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将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打造成天下一流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修造家当基地。

格局之变

珠西枢纽融入“一小时交通圈”

如果说,广东轨道交通家当园是打造“轨道家当城”的“引擎”。
那么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无疑便是新会乃至江门全面融入这个大格局的“力场”。

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施工现场,随处可见一片繁忙景象,各种施工职员正在加紧施工,让人对这座全省第四大铁路枢纽站充满期待。
未来,这里将搜集深茂铁路等7条轨道交通,与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深圳北站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江湛铁路通车,江门站主体站房配套动工,江门大道茶坑隧道等节点工程通车,银鹭大桥成为连接银洲湖东西两岸的首条免费快速通道,中开高速、佛开南扩建进展顺利,银洲湖高速启动投资人招标……交通投资的持续加码,折射的是新会区意在重塑交通新经纬,全面融入“一小时交通圈”的决心。

决心源于格局之变。
据区交通运输局统计,去年,新会区倾力推进大交通培植,整年完成投资53亿元,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
未来五年,国家、省、市、区的交通项目总投资超过450亿元,新会将构筑内通外联、快进快出的大交通格局。

依托珠西枢纽这一“力场”,新会区还将加强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新干线机场的互联互通,无缝融入“1小时交通圈”。

“轨道家当城”,不仅是城市格局的重塑,更是新会区乃至江门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地区城市群发展的需求。

——全力打造珠西枢纽新城,环绕“珠西中心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央”定位,统筹布局医疗、教诲、文化、休闲等做事配套,重点加快江门农商行总部大楼、珠西金融中央、富力城央综合体、文华商业广场、枢纽新城公园、市民做事中央等项目培植;

——有序开拓银湖湾滨海新区,探索与澳门领悟发展新模式,加快谋划跨境互助实验区及合浸染海示范区,主动对接江珠高端家当集聚发展区,打造海内开放程度至高的粤澳互助平台、打破改革开放深水区的试验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计策支撑区。

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以珠西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地区“两个新城”为载体,努力将其培植成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和全市“三区并进”中的新增长极。

据理解,家当园区所在的枢纽新城,是江门重点打造的珠西城市客厅,方案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9.6平方公里,已进驻了万达广场、珠西金融中央(70层)等5个综合体,集聚了碧桂园等10多个成熟小区,拥有广雅学校、广外附设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诲资源,一座产城领悟、功能完善的珠西枢纽新城雏形渐显。

新会除了拥有中车广东这个珠西重器之外,还拥有浩瀚的重大家当平台,先后建成新会经济开拓区、崖门新财富电镀基地等家当平台,加快培植深江家当园、粤澳(江门)家当互助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3大万亩园区,可连片开拓地皮面积约5万亩,这些重大平台都纳入省家当转移园,享受省家当转移优惠政策。
新会还拥有8个家当基地,造就发展了大康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家当,以及新会陈皮、古典家具、小冈喷鼻香、五金不锈钢四大传统特色家当。

营商环境

打造具有新会特色的政务做事品牌

粤港澳地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新会区工业根本踏实,企业浩瀚,如何引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含金量十足的“黄金十条”率先破题。

2017年底,为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新会区一改政企“报告—审核”办事模式,创新性推出全市促进经济发展力度最大的“黄金十条”,每年预算安排褒奖资金2亿元,部分单项褒奖高达500万元,优惠政策覆盖了从招商引荐、项目落户、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到企业上市的全链条。

出台该优惠政策的同时,新会区同步创新履行“自动兑付”模式,通过自动兑付主动送奖上门,免除企业报告环节,打通政策落地“末了一公里”。
履行近两年来,共发放褒奖资金近1亿元,惠及企业超300家。

2018年12月28日,在粤港澳九市民企扶持政策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会上,新会区凭借“创新政策自动兑付模式,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末了一公里”,成功当选“2018年粤港澳地区扶持民企发展十大精良区(镇)”。

今年,为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含金量,新会区结合中心和省、市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重新修订新会“黄金十条”,新增5大优惠政策,包括:鼓励建筑企业升级现有资质,最高褒奖500万元;全市范围内首次褒奖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最高褒奖150万元;支持冠“新会”名的竞技体育发展,最高褒奖200万元;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最高褒奖200万元;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最高褒奖200万元等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新会不但有“黄金十条”。
争当“诚笃人”“先锋人”“亲贩子”“高效人”“知心人”“有为人”“带头人”“创新人”“实干人”“明净人”……正是新会区优化营商环境“政令十条”的紧张内容。

今年3月,新会区出台了《新会区优化营商环境“政令十条”总体履行方案》,这便是一纸“军令状”,表明了新会区打造“审批更快、效率更高、做事优”营商环境的必胜决心。
至今,新会区已打响优化营商环境之战,各级各部门掀起开拓思路、对标前辈、力图提高之风潮,更呈现一批精准施策前辈代表,“政令十条”照进现实,落地见效。

“开办企业1天办结”“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项目审批从200天缩短至45天、全省率先履行涉民窗口安歇日预约做事……“只管即便把压力放在政府内部消化,把便利留给企业、市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新会特色政务做事品牌,已成为全区高下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