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27城,比起工业经济体量,湖州绝对是“小个子”。然而,要说谁的工业绿色化转型走得快,湖州却把大部分兄弟城市甩出了几条街,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高处俯瞰湖州市区,绿意盎然。 共享同盟·湖州 张剑 摄
最新数据显示:湖州已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8家、国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6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78项、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1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1.9%、35.7%、56.5%、22.3%、37.9%,排名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第一、第二、第一。
湖州还是全国唯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绿色产品认证企业175家,证书达203张,居全国第一位。
近年来,湖州不断放大“绿色智造”的标签,并以此作为参与长三角竞合的比较上风。7月,国务院还批复赞许湖州培植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小个子”湖州,怎么变成了“绿巨人”?近日,跑了湖州不少企业,探求答案。
被逼出来的全国领先
南浔是中国“木地板之都”,实木地板产量占全国六成。我们来到这里的龙头企业——久盛地板,参不雅观一块实木地板从木材到成品的全过程。
在硕大的切割车间,我们惊奇地创造,地面上竟然看不到一点木屑。原来,企业在木材切割到开槽、打磨的整条流水线上都安装了粉尘搜集装置。搜集起来的木屑又被制成生物质燃料,循环利用。
本来,油漆味也是挺扰人的一桩事,但在海内单体最大的实木地板漆装车间,7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近2000平方米成品地板,却闻不到一丝异味。
“我们利用的油漆本身不含甲醛,还在每道工序上都安装了废气搜集装置,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企业产品总监徐立说。
企业还利用12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进行光伏发电,采取FSC森林认证的北美木材,确保原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全流程的绿色化,让久盛拿到了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产品三块“国字号”招牌。
久盛切割车间内看不到一点木屑。 杨新立 摄
以久盛为标杆,眼下的南浔木业企业也纷纭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几年前可不是这样。”湖州市经信局绿色制造处处长陈戈说,高峰期间,南浔共有木业企业3000多家,低、小、散、乱、污问题突出。2017年,南浔开始重拳整治,以综合管理倒逼家当转型升级。经由三年新旧动能转换,南浔木业行业新增产值59.7亿元,新增税收4亿多元——企业数量变少了,能耗和排放降落了,效益却大幅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湖州工业绿色化转型的这个‘全国领先’,是被逼出来的,并且依然任重道远。”陈戈坦言,从家当构造看,湖州传统家当比重大,高能耗家当占比高。2021年湖州工业增加值六成以上来自传统家当,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碳排放仍高于省均。
湖州要发展,首先要做大总量,传统的部分是难以舍弃的。在不舍弃的条件下,如何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
湖州是这么做的:
一手抓转型升级——从2005年的蓄电池行业整治,到近十年来的纺织印染、耐火、建材、木业等一系列传统家当改造提升,湖州滴水穿石般将绿色理念注入野蛮成长了几十年的传统家当。
一手抓范例引领——自2017年工信部推出国家绿色工厂评比以来,湖州积极相应,出政策、建机制,迅速在全市工业企业中营造绿色低碳经营的浓厚氛围。
让企业“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相对付粗放发展,绿色化转型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额外的技改投入。如何调动企业,特殊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是最现实的问题。
“国家绿色工厂门槛很高,如果每年仅从规模大、根本好的企业中挑选几家去报告,并不能起到示范引领浸染。”陈戈说,湖州的做法是变“造就盆景”为“大范围育苗”。
诺力未来工厂(图片由企业供应)
2017年,国家绿色工厂评比启动不久,湖州就出台了《绿色工厂评价办法》,逐步探索出一套市级绿色工厂认定和评价的完全体系。
个中,对二星级绿色工厂仅设置8条标准,紧张环绕现场管理清洁、有序等根本条件,便于企业参与;三星级绿色工厂在二星根本上增加6条标准,紧张突出节能设备和风雅化管理的运用;达到三星的企业就可以被推举评定市级绿色工厂,达到四星即可推举报告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评上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则为五星。
这种“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梯度造就办法,大大引发了企业的积极性,目前湖州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全覆盖。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仅勾引企业“跳”,更会帮着企业“跳”。海信(浙江)空调有限公司是海信集团布局在湖州的一个生产基地,2020年被列为五级高碳企业。湖州市经信局随即组织第三方为企业进行免费的“节能诊断”,开出了余热回收利用、生产线效率提升、生产布局优化等直切症结的“药方”。改造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9.5%,每生产一台空调的能耗费低落了0.42元,不仅碳效等级提升,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海信空调生产车间 共享同盟·长兴 谭云俸 摄
从2018年起,湖州市经信局每年初都会排摸企业意向,建立绿色技改项目库,今年入库项目达到380个。此外,对全市所有五级高碳企业实施免费“节能诊断”,勾引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真金白银的政策撬动,更是直接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湖州规定,对列入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褒奖;对履行绿色技改的企业给予设备投入10%的褒奖,最高500万元。同时,加大金融扶持,重点支持三星及以上绿色工厂加大绿色技改投入。
位于吴兴区的湖州哥伦布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三星级绿色工厂”的牌子从吴兴农商银行得到了200万元信用贷款,享受低于市场利率40%的优惠。
“利用这笔贷款,我们搭建了基于智能供应链的生产管控平台,生产效率提升20%,物料精准配送率靠近100%。”企业卖力人刘超说。
绿色转型,不仅是节能降耗
在商言商,对企业来说,进行绿色化转型,要么能够带来吹糠见米的效益,要么有利于中远期的高质量发展,否则是不会有内驱力的。
佐立药业生产车间 共享同盟·德清 蔡俊 摄
位于德清县的佐力药业是第四批“国家绿色工厂”。企业在两年内投入2亿多元,将制剂、中药提取等车间的多条高能耗生产线陆续更换成智能化节能生产线,单位能耗低落25%,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0%。
公司家当发展部总监王亦红说:“在药品竞标中,绿色工厂是一个主要加分项,2亿元的投入不仅降落了生产本钱,更可能撬动一个几何倍数的市场。”
手握三块国家级“绿色招牌”的诺力智能装备株式会社紧张研发生产小型搬运车和智能仓储系统,70%的市场在外洋。在未来工厂培植中,企业在排放达标的情形下,额外投入2000万元增加喷漆废气处置设备,实现废气零排放。
公司董事长丁毅说:“我从小成长在太湖边,决不能让我的企业向家乡的天空排一点废气。”这个故事在外洋客户中不胫而走,为品牌形象加分不少。
而对政府来说,作为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出身地,同时被省委授予培植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定位,GDP不敷4000亿的“小个子”湖州,要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乃至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小城市家当转型探路,就必须要持续擦亮“绿色”这一发展底色。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出身地——安吉余村落 通讯员 殷兴华 摄
从发展现实来看,未来几年,随着不断完善的铁路网,湖州将逐渐成为一个枢纽城市。但如果其自身能级不足,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上风,发达的交通只会加速被虹吸的进程。
为此,湖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聚焦绿色智造,掀开家当高质量发展崭新一页”。眼下,湖州正在布局的八大家当链——做优新能源汽车、物流装备、合金特材3条“强链”,延长工程机器、光电通信及半导体、数控机床3条“短链”,壮大生物医药、地理信息2条“新链”——正是被寄予了这样的厚望。
在发展空间不敷、资源要素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八大家当链的构建不仅须要现有家看成为根本,也须要通过现有家当的绿色化转型腾出地皮、用能等要素。
当下的湖州,有待进一步用好GEP核算、碳效码等新手段、新工具,调动更多主体参与到生态产品代价转化、低碳技能创新、绿色制造变革中来。
当绿色、低碳的路子真正成为各方共识,“小个子”才能变成更加强壮的“绿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