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是纪念和敬拜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孔庙、役夫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是儒教活动的场所。
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爱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期间,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
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能与艺术之精美,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庐州府文庙(复建,拍照 | 束文杰)

安徽舒城明伦堂将何去何从或可新设文庙公园与慈母宫作邻 汽车知识

文庙和儒学,也常统称“庙学”,实际上“庙”与“学”是唇齿相依的两个单位,按照传统,“左庙右学”(“西庙东学”)。
文庙是敬拜先师孔子等圣贤的殿堂,规制基本稳定,只是难免兴衰不定;儒学是所在地区教授儒家学说的中央机关,也是主管传授教化官员的衙署,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儒学的传授教化制度、方针、内容、办法以及房舍、举动步伐,都不断变革,其称谓也有“儒学”(军学、州学、县学)、“书院”、“校士馆”、“学校”等等变革。
至少从宋代开始,文庙、书院、太学、学宫便皆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当地的学子大多数都会在个中学习。
这里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聪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
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空想。

庐州府文庙大成殿(复建,拍照|束文杰)

舒城文庙的兴衰史

舒城文庙,又称“孔庙”、“圣庙”、“儒学”、“学宫”、“县学”等。
关于它的始建韶光,万历志记载:“旧学宫不知建于何处。
元至正辛卯(1351)毁于兵,唯元虞集碑尚存。
土人许荣改筑于新城之外、旧城之内,亦未详所在”。
嘉庆志记载:“舒建学宫,不知始何代,元至正时毁于兵,惟虞集所撰碑存。
邑人许荣改筑新城门外”。
对此,光绪志又将韶光向前推了一百多年:“不详始建,宋季毁于兵。
元延祐乙卯(1315),知县杜思敬仰建。
天历己巳(1329),知县□理溥化改建明伦堂,学士虞集记之。
至正间复毁,邑人许荣改建新城北门外。
”对付“宋季毁于兵”的年份,已故舒城籍著名教诲家石静专于《城内庵堂寺庙考》一文中,考证为“1256年”。
以此年打算,舒城文庙最晚始建于七、八百年前。
并且,在明代以前,舒城文庙非今址,元末迁至“新城北门外”“旧城之内”(更早之前地址不详),今城关镇梅河路以北。

今址“县治西”,即县粮食局大院内,“知县员立义”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1398)。
洪武戊申(1368),建云路街。
据县志记载,明代建修数次:正统丙辰(1436),建文昌、乡贤二祠。
宣德乙卯(1435),增建廪次庖舍。
成化中期(一说丙申,1476年),重修明伦堂。
弘治16年(1505),重修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泮池,复建明伦堂、号房,立科贡二碑。
嘉靖己丑(1529),重修明伦堂;嘉靖壬辰(1532),重修殿庑,建敬一亭、启圣祠;嘉靖己酉(1549),建尊经阁(一说戊申,1548年);嘉靖甲辰(1544),拓明伦堂。
隆庆戊申(1572,一说戊辰,1568年),文庙加址三尺(一说二尺),重修正殿,修门庑、泮池,仪门外增龙门及名宦、乡贤二祠,门外树兴贤、育才二坊。
万历甲戌(1574),重修尊经阁、号房、云路;万历己卯(1579),建崇功、尚德二坊;万历壬寅(1602),建文昌阁、修馔堂、宰牲亭,移教谕衙于仪门左;万历己丑,修殿庑。
天启癸亥(1623),增建奎楼;第二年,建大成殿,重修殿庑。
明代末年,学宫毁于战火,仅剩下大成殿(一说“惟大成殿数椽而已”)。
明代文庙建筑群有:先师庙、大门、戟门、泮池、启圣祠、明伦堂(含神库、神厨)、敬一箴亭、尊经阁、东西斋房、东西两房、龙门、仪门、仰斗门、泮池门、膳房、仓、宰牲房、射圃堂、教谕宅、训导宅、御制卧碑、御制敬一箴五箴注并谕辅臣诏□勒碑、进士题名碑、岁贡题名碑、明伦堂碑记、重修儒学碑记、重修庙学碑记、新建尊经阁碑记、重修舒城县学碑记、重修儒学碑记、重修儒学名宦乡贤祠碑记等。

舒城县儒学图(来源 | 《舒城县志(万历)》)

清代亦有多次建修记录:康熙丙辰(1676),修茸,增建两庑、仪门,乡贤、名宦二祠;后来,重修明伦堂;庚午(1690),重修正殿;癸巳(1713),大修殿庑;壬寅(1722),修两庑。
雍正己酉(1729),建崇圣祠。
乾隆23年(1758),重修殿庑;乾隆58年(1793),重修大成殿,改建两庑;后重修大成门。
嘉庆10年(1805),修整改建了大成殿、两庑,重修乡贤、名宦诸祠。
咸丰癸丑(1853)11月,再次毁于战火。
同治庚午(1870),重修。
光绪13年(1887),扩建。
清代文庙建筑群有:学宫、东西两庑、崇圣祠、大成门、泮池桥、棂星门、云路坊、万仞宫墙、祭器库、馔堂、宰牲亭、省牲所、换衣所(亭)、明伦堂、尊经阁、奎星楼、福德祠、名宦祠、乡贤祠、忠孝祠、儒学仪门、时习斋、日新斋、社学、射圃、敬一亭、教谕署、戟门等。

舒城县学宫图(来源 | 《续修舒城县志》)

明清期间,移迁至今址的舒城文庙遭到两次大规模的毁坏,其间历任县官重修、增建、修缮不断,致使这片伟大的建筑群矗立在龙舒大地上近五六百年,进一步促进了舒城文教奇迹的繁荣。

舒城县文庙(来源 | 《续修舒城县志》)

晚清至民国初期,县城内多所小学设于附近(文昌宫,在学宫东侧)。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期间,进步学生在明伦堂集会成立舒城县学生联合会,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声援北京学生。
后来,这里一贯作为群众性集会场所,个中明伦堂为三间两进瓦房。
民国35年(1946),安徽省立舒城师范学校由晓天迁至文庙内。
据石静专师长西席回顾:晚清至民国期间,“(舒城文庙)全庙有三路三厢,后路是‘崇圣祠’,中路是‘大成殿’,前路是‘大成门’,大成门前是泮池石桥。
全体建筑为红砖瓦房。
正殿中立有雕刻精制的木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牌位,殿桌上祭具完好;其它旁殿,分层摆列七十二贤人及三千弟子的牌位。
庙内有钟鼓楼、状元桥、泮池塘等建筑。
正门前两侧树立三丈多高雄伟壮不雅观的两座木质牌楼,两座牌楼旁均立有丈余高的石碑,上书诏书‘大小文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正门对面有一广场,广场尽头有一座大红墙,上书‘万仞宫墙’四个正楷大字。
每年孔子诞辰,均要杀猪宰羊在圣庙进行公祭。
圣庙右边有一座‘明伦堂’,大门是卷椽楼阁式建筑,名为‘奎心阁’。

安徽省立舒城师范学校(来源 | 1948年舒城县城关镇平面简图)

舒城文庙的泯没

提及舒城文庙的泯没,首先得从抗日战役爆发提及。
1938年5月10日,日军派飞机轰炸舒城县城,炸去世居民260多人,炸毁民房2000多间,这个中包括了文庙建筑群中的大成门、大成殿。

安庆府文庙大成门(拍照|束文杰)

解放后,舒城县文庙旧址划归县粮食部门利用。
上世纪60年代,文庙基本颓圮,但明伦堂、奎星楼、棂星门、戟门、云路牌坊、崇圣祠、泮池尚存。
“文革”期间,泮池被填,棂星门、戟门、云路牌坊、奎星楼遭到拆除。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崇圣祠逐渐颓圮。

桐城县文庙棂星门(拍照|束文杰)

至此,弘大的文庙建筑群便在短短几十年内消逝,仅剩下明伦堂一处建筑。
而它早已成为县粮食局加工厂仓库用房,昔日的雕梁画栋均遭到毁坏,仅外面尚存。
1980年9月,县公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舒城县明伦堂(拍照|束文杰)

本来,百年明伦堂旧址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乃至修复。
然后在它成为“县保”二十年后,2001年,舒城县粮食局向舒城县文化局提出申请,要求撤消明伦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来,经舒城县文化局向六安市文化局请示后,由六安市文化局派员实地勘查,赞许了撤消县级文保单位的要求,并报六安市政府和安徽省文物局备案。

舒城县明伦堂(拍照|束文杰)

躲过了纷飞战火,躲过了分外期间,躲过了大拆大建的新世纪前几年,却躲不过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摧残……在撤销县保十八年后的本日,明伦堂在无人问津的情形下依然坚挺,不过前几日有人却创造明伦堂北侧屋顶涌现局部的坍塌,并涌现一个大洞,可能是由于近期强降雨所致加之年久失落修。
明年,是这座晚清建筑落成一百五十周年,明伦堂能否跨过这道坎?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关于明伦堂保护方案的建议

我知道,以我的个人力量,并不能对明伦堂的未来产生多少影响。
但是,笔者有一些对付明伦堂保护方案的想法和建议,想借此文说一说、谈一谈:

1、社区公园绿地。
笔者把稳到,近几年来,舒城县城面貌一新,除了加速旧城改造和新城培植以外,更加看重城市公园和绿地的布局。
目前,老城区范围内除了飞霞公园以及正在培植的南溪河公园以外,短缺社区绿地或者小型游园,或可参考二车站游园,将明伦堂旧址保留并加以修缮,小范围拆除清理四周老旧房屋,开拓空地,栽莳花卉树木,作为社区公园(可命名“文庙公园”)。
社区公园方案,大大降落培植用度,即保护了文物本身,又为周围社区居民供应了文化娱乐场所。

栾城县文庙大成殿(拍照|束文杰)

以河北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为例。
栾城县文庙大成殿,原县委机关大院内。
建国往后,原文庙建筑群大部分年久失落修,并被改造成当代楼房,仅存大成殿和古柏两棵。
1999—2000年大成殿落架重修。
后来,县委县政府迁居新址,这里便改为“古柏园”。
古柏园内,旧址新貌有条不紊,古柏森然,令民气旷神怡。

2、规复文庙建筑群。
对付文庙建筑群的保护修缮事情,部分城市采纳对尚存建筑的修缮根本上,再将其他已消逝的建筑进行规复性重修,复原昔日的恢弘气势。
不过,这一方案将在培植用度和周期上花费较大。

庐州府文庙(复建,拍照 | 束文杰)

3、移建其他地区。
目前笔者去过的全国多所文庙中,河北顺德府(今邢台市)文庙大成殿为此方案。
其原址在红星西街北侧,解放后曾先后作为邢台师范和邢台地区行署驻地。
后来,其他建筑年久失落修日渐毁坏,唯大成殿保存基本无缺。
1981年河北省拨款修全年夜成殿,面貌一新。
1993年,地市合并后为邢台市政府办公场所。
2000年大成殿整体移建于达活泉公园内。
这一方案一则与第2个方案相同,花费用度和韶光较多,二则需探求适宜迁址的园地,实际上整体难度更大。

顺德府文庙大成殿(拍照 | 束文杰)

当然,以上仅是笔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个中亦有欠妥或者不切实际的内容,故仅作参考。

若明伦堂一景能够保留,东近龙头古塔与飞霞公园,南望龙津古桥,西邻慈母宫,北靠玉带河。
政府再将西侧的乌龙井商业街授予并打造文化主题,如此又可为舒城新增一条文化旅游路线。
舒城古今,人才济济;兴教之邑,文脉流芳!
希望舒城不负千百年来的盛名,将浓厚的文化积淀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1、《舒城县志》(万历)

2、《舒城县志》(嘉庆版)

3、《续修舒城县志》(光绪版)

4、《舒城县志》(1995年版)

5、《舒城文史资料》

6、安徽合肥:探访庐州文庙学宫,十七年前复建,市区首批历史建筑!

7、安徽桐城:“文都”明珠百年文庙,登“状元桥”忆桐群儒!

8、安徽安庆:登古谯楼不雅观长江水,访市一中游四“文保”!

9、河北邢台:达活泉公园里有座顺德府文庙大成殿,原址在红星西街北

10、安徽舒城:网友创造“明伦堂”旧址,古文庙建筑群唯一尚存部分!

11、安徽舒城:“明伦堂”旧址调查新进展,文庙建筑群遭遇三次毁坏!

12、安徽舒城:探秘明伦堂旧址,深藏机关大院,墙壁上布满爬墙虎!

13、安徽舒城:老城百年之殇,末了的眼泪还是涅槃重生?

14、安徽舒城:老城庵堂寺庙今何在?一堂一木急需被保护!

作者:束文杰运营:束文杰编辑:束文杰制作:町甽融媒体事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