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能够听一听港台音乐,乃至会哼上几句,那就很让人倾慕了。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小虎队的歌风头正劲,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号称“四大天王”,他们的歌也是备受青睐。
要想学唱他们的歌,就要自己歌词抄下来,虽然也有出版的歌本,但是穷学生哪舍得费钱买,有那钱还不如买两盘卡带听听呢。

歌词也不是那么好抄的,由于有的港台歌手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歌的节奏又比较快,以是只能听一句停息一下,抄完这一句的歌词再放下一句,这样凭觉得抄的歌词也是错漏百出。
但是没紧要,反正自己唱的时候,别人也未必能听懂唱的是啥。
大概不走样就可以了。

80后翻出自己昔时的手抄歌词本网友这是泛黄的回忆 休闲娱乐

用来抄歌词的本子都是选最好的软皮抄,而且要精心配上图案,贴上明星的大头贴。
搞得胡里花哨的。
抄在歌词本上的那些歌词,都是用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可以说做作业都没有那么负责,唯恐抄错乃至还要打好草稿再负责誊写。

现在看到这些歌词本,也是很能勾起以前的回顾的,这一页抄了两首歌,一首是郑智化的《水手》,一首是《封神演义》的主题曲。
郑智化当年靠着一首《水手》家喻户晓,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的嘶吼。
我们被老师惩罚了往后,也会大声来上两句表现一下自己的不屈。

那个时候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们学唱歌曲的主要来源。
很多同学家里没有录音机,好在电视还是比较遍及,电视剧中的很多主题曲还是很好听的,而且是每天都能听到的,本日学一点,来日诰日学一点,本日抄两句,来日诰日抄两句,等到电视剧剧终了,歌也学会了。

那个时候抄歌词,不仅是自己抄,有时候也会叫一些字写得俊秀的女同学帮着抄,能够叫到班花帮自己抄歌词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这一页前面是个男孩子的字迹,虽然极力想表现得洒脱一点,洒脱一点,无奈功底没到,以是只是看上去有点行书的觉得,形似而已。
可能也知道自己字迹不怎么样,第二页请了个“枪手”,虽然说也很稚嫩,但是还是挺工致的。

抄的歌词风格跟自己的心情息息相关,心情好的时候便是楷书,心情不好了,那便是草书,心情好的时候配上美术字,配上各种装饰,贴上大头贴,心情不好了,那就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字。
前面这个我用了几分钟才算看明白抄的是杨钰莹的《我不想说》,后面不知道想到什么不愉快的事,还写了几个“恶狠狠”的“我”字。
后面这个《乙未豪客传奇》,就好看多了,又是加颜色,又是设计美术字,还贴上一张明星的大头贴。

现在想想当年的那些抄歌词的举动,确实有点可笑,当时我们得多无聊才会一个字一个字去缮写并背诵那些歌词,但是这却是我们青少年期间不可或缺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