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多年前,
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师长西席
创作的一曲《烟花三月》,
传唱大江南北,
在扬州更是家喻户晓。
和烟花三月的柳一样,明月是扬州的另一个经典符号。本日,时逢2020年天下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我们再次推出陈小奇师长西席受扬州之邀、为扬州量身定制的《月下故人来》,并由扬州籍有名歌手汤非倾情演绎,晕染这座城市温顺了千年的月色,献礼扬州和这次盛会。
“一轮明月迎我千里之外……”陈小奇师长西席为我们描摹了若何的画面?
扬州发布今首发《【扬州城市形象宣扬MV】月下故人来》,并附歌词,且刊载陈小奇师长西席特意写下的《<月下故人来>歌曲创作札记》,以飨各位网友。
视频加载中...
视频(《月下故人来》汤非版)
歌词|月下故人来
词曲:陈小奇
演唱:汤非
一轮明月
迎我千里之外
青山模糊水迢迢
又见琼花白
灯火扬州路
满城春似海
你一帘相思
把柳色绣成了期待
一江春水
为我洗净尘埃
岁岁年年花月夜
轻舟依然在
江月犹照人
至心终不改
你一腔柔情
把西湖恋成了衣带
你是三分明月夜的那二分无赖
牵动着我梦里的一次次花开
箫声中优雅的你
那些韵那些爱
月下江南总在等着故人来
创作札记
《月下故人来》歌曲创作札记
陈小奇
这首歌是应邀为扬州而创作的。
以前曾为扬州写过《烟花三月》,在扬州早已家喻户晓了,再另写一首歌,难度不小。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第一,不能有重复《烟花三月》的东西;第二,艺术水准不能低于第一首。至于能否达到《烟花三月》的盛行度,就只能看造化了。
苦思了几天,终于找到了打破口。
《烟花三月》写的是“送”,这一次换个角度写“等”。
《烟花三月》的场景这天间,这次我写夜晚。
首先设定角色:歌中的“我”是千里之外载月归来的故人,“你”是那个在月下吹着箫等我的扬州女孩。
主角确定之后,接着便是意象的选择了。
第一段写“相思”,选用了杜牧写扬州的“青山模糊水迢迢”的诗作为生发点,同时把“琼花”和“十里扬州路”的意象都融进去了。“你一帘相思把柳色绣成了期待”唯美地写出了女孩的生理,帘外的千万缕柳丝象征着女孩的缕缕柔情,那都是女孩绣出来的期待。
第二段写“深恋”,借用了同样描写扬州的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千年不变的江月犹在,你我至心不改,“你一腔柔情把西湖恋成了衣带”一句再次写了西湖的“瘦”,但换了角度,用的是与扬州关系密切的“一衣带水”典故,也很贴切。
副歌部分须要升华,我用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著名诗句的意蕴。“无赖”这个词在当代多用作贬义词,但古文的意思是可爱,我以为这个词很有影象点,也很符合这首歌的角色设定和意境,就写进去了,并由此很自然地拉出了“月下江南总在等着故人来”的主题。
整首歌词的时空我把它故意模糊化了,你可以当成古代,也可以当成现在,这也符合扬州这座2500年的古城的调性。当然,不管时空如何变革,人性和情绪始终是不变的。
歌词中的“你”也处理成一种象征,她是一个女孩,也是扬州的花、扬州的柳、扬州的江、扬州的月、扬州的瘦西湖,乃至便是扬州这座城。因此,等待着故人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恋人,这首歌唱出的实在便是一座城市对所有来者的恋人一样平常的等待。
在措辞上,只管利用了很多的古典意象,但我仍旧坚持自己一向的语感,即用当代汉语去衔接和表述。这种办法可以使整首歌词显得更为新鲜并具有一定的陌生感,而在语气上也显得更为温婉和亲切。
歌曲的旋律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五音调式,目的是更完美地营造和陪衬出歌词中蕴藉、优雅的意境。乐句的构思也只管即便简约,以使受众更随意马虎影象和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