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即将倾倒核污水的时候聊辐射确实会让人有些皱眉,但我想大约还有人会记得“出租车司机的辐射脱毛大法”吧?在纯电动车型销量突飞年夜进的时期里,貌似这样的调侃已经逐渐上不了台面了,但如果往事重提,你是否会想到,这些问题大概不是车辆运行时产生的“辐射”造成的,而是充电的时候造成的呢?本日,我们就来“走近科学”,不仅要聊聊纯电动车的“辐射”问题,还要聊聊车内挥发性物质的问题,不知道“车内挥发性物质”是什么?甲醛理解一下?
之以是说要“走进科学”是由于上述的一些问题里实在是存在伪科学身分的,而这些以讹传讹的事情,大多存在于大家视野的盲区,不仅是由于这方面大多属于“没用的冷知识”,更是由于这方面的监测标准不完善,在平常的车辆评测中更是很少被提及。自然而然大家在购车选车的时候,看的基本是菜单一样的配置列表和性能参数等,而将这些与康健干系的事情则被认为是不得不接管的,以及后期再想办法办理的问题。
好了,骇人听闻的架势大概摆起来了,我们也差不多要进入正题了。事情要从比亚迪提及,2021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汽研指数测评结果。比亚迪 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得到“中国汽车康健指数年度推举车型”名誉。
这次参与2020年度中国汽车康健指数测评的共有13款车型,均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上市的量产车型,个中6款自主品牌,6款合伙品牌,1款外资品牌。其余,2018年至2020年参与测试的共有41款车型,仅有11款车得到全五星评定。个中汉EV以满分成绩得到EMC单项历史最高分、以97.5分得到VOC&气味单项历史最高分,为所有五星车型中单项和总分第一名。当然从表中我们也能看到,VOC&气味测试中汉EV与空想one并列97.5分,EMC测试中汉EV与Model3并列100分。
说到汽车的康健安全,大概大多数人会想到主被动安全,但是除此之外,当然也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I、电磁辐射EMR等指标,这些对消费者自然同样主要。这些指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行业里有非常科学的开拓测试标准和评判方法。
顺势科普几个知识吧,对付看懂后续的文章以及在后续自己选车用车上会有些帮助,不感兴趣的也可以自行略过。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是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用来评价有机物导致的乘员康健风险。
车内气味强度(VOI):车内气味也是构成舒适体验的一环,如果气味强度过高,随意马虎导致驾驶员不适。也会影响他们的生理状态,气味舒适性问题也已成为汽车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车辆电磁辐射(EMR):是指因车辆电器设备事情时,自身或通过线束等关联辅件对外辐射,并与车身钣金等车辆固有构造相互浸染,从而在车内或车周驾乘职员所处位置造成的有可能影响驾乘职员身体康健的电磁环境,包括电场与磁场环境。
车辆兼容性(EMC):电磁兼容测试,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滋扰大小EMI(车辆对外界)和抗滋扰能力EMS(外界对车辆)的综合评定。个中车辆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EMR)属于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滋扰大小EMI(车辆对外界)中的一项测试内容。
综上,我们可知道车辆要达到真正的康健安全,VOC、VOI、EMR三项指标一个都不能少。由于每一项指标的掌握难度都极大,实际测试中三项指标同时都能达到精良水平堪称难上加难,这也是豪华车高品质的主要表示。
在行业人士看来,挥发性和气味性指标的研发测试,有着严苛而繁芜的选材和工艺标准,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为确保车内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康健威胁,同时提高车辆的抗电磁滋扰能力,车辆康健安全的研发和测试面临着严苛的磨练。
大概大多数人并不熟习,比亚迪实在是个非常热爱研究的品牌,特殊喜好闭环式的研发产品,这大概和王传福师长西席搞研究出身有些关系吧?以是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比亚迪作为一个汽车品牌为什么要不务正业去做这些看起来并不太必要的研究成果和专利?而这正是重工业体系中最让人以为有趣的地方,你总是能够在看起来不干系的研究里绕回到产品。
所以为什么比亚迪汉EV能在参与测试的41款车型中脱颖而出?毕竟这个中还包括了浩瀚合伙品牌和外资品牌车型。肯定要归因于比亚迪在车辆康健研究实验领域的大量投入,以及对各项康健安全指标的高标准、严哀求。
在车内空气康健领域,很多人认为欧美的标准是最严格的。实在中国的标准,已经是天下领先水平了。中国消费者历来很重视空气质量,并且前些年的甲醛超标、雾霾等空气污染事宜,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很大的担忧;私家车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车内异味也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从2009年开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2014年建立了完备的实验室,其对VOC的掌握标准达到19项,远超行业标准。作为比亚迪王朝旗舰车型,汉采取了“婴儿级”涂装清净新工艺:车身隔音材料选用水性LASD喷涂型阻尼材料,谢绝PVC采取更环保安全的PU材料,从而确保车内康健舒适的乘坐环境。
关于这个有一点可能必须要提一下,针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掌握标准,欧盟还没有统一的限定哀求,中国目前的标准是哀求掌握8项挥发物指标,而比亚迪对自己的哀求是掌握19项。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汉研发初期就设定了车内气味指标行业领先的目标,虽然有味不即是有害,但是气味强度过大,也将导致乘员舒适度低落,严重时可以导致驾驶员疲倦或其他过敏反应。
为此,比亚迪组建专门气味鉴定团队,通过嗅闻这一最原始但最有效的办法,严格把控汉的车内气味舒适性。毕竟人的鼻子是识别范围最宽、识别精度最高的传感器,目前还没有机器可以完备仿照人类的嗅觉。干系测试显示,汉在常温及高温下的整车气味性等级达到行业领先的3.0,纵然在南方夏季酷热高温景象下仍具有良好的表现。
目前国家标准,VOC测试[25度(环境温度)/16个小时(静置)]达标即可;但比亚迪工程师着力图还原真实生活场景,比如,除了标准400瓦辐照灯(仿照25度的车内温度)照射下的VOC数据,比亚迪工程师还把1000瓦辐照灯(仿照50度的车内温度,持续4小时)照射下的VOC成绩纳入自我考评;仿照真实工况:如南方夏天极度高温景象下的车内温度(如:阳光下暴晒8小时),测试极度场景下的车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在不同温度的真实户外条件下测试记录。
而另一方面,电磁辐射实在有一个很故意思的争议点,行业内早有公论,没有证据证明汽车的电磁辐射能对人体产生侵害。但对付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颇有建树的比亚迪而言,自然是深知车辆电磁辐射对用户康健的主要性,比亚迪的工程师们还是通过装备领先的实验室和大量的科学试验,将车内电磁辐射水平掌握到比空调、LED灯还要低。
在汽车电磁兼容领域,一定是研究的越多,收成越大。而比亚迪在海内不仅做得早,而且投入大,进行了高低压零部件、系统、整车的测试,还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比亚迪乃至2004年起就拥有自己的EMC实验室。目前,已经是乘用车企业最大、功能最全的EMC实验室。
汉整车系统经由优化设计,车辆在高速、急加减速等工况下的电磁辐射水平得到充分验证,在更为全面的车辆电磁兼容领域,比亚迪更是不遗余力、积极探索,其行业领先的实验室可以进行法规哀求之外的大量探索性试验。汉的电磁兼容测试则高达900多个小时,在全体行业里实为罕见。
电磁辐射只是车辆电磁兼容水平研究中的一项,在和工程师们沟通的时候我也才意识到,未来随着车辆的智能化越来越强,车辆内搭载的大量传感器,要智能还要网联,乃至现在最普通的无线充电板等都难免存在电磁辐射,而这些辐射实在对付人体而言侵害是很低的,但是对付车辆内元器件之间的滋扰却可能更为致命。由于电磁滋扰有可能让传感器涌现误判,结果导致的可能会是和“特斯拉的急加速”类似的问题。以是车辆的抗滋扰性能,以及车辆对外界其他设备的滋扰性能,这在智能新能源车时期,也就变得非常主要。
实在对付工业迷或者资深的汽车粉来说,都十分清楚,汽车工业对付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来说,是一个多么主要的指标。虽然绝大多数人是因工业美感而来,但大家也该当同样清楚,能改装和能研发是两个不同的境界。研发的投入是巨大的,许多工序是默默无闻的、呆板的。在我讯问到如何打消故障时,他们大多只能逐一检讨,例如在车内挥发性物质的检讨上,他们乃至还要关注哪些无色无味也无害的气体在车内会不会两两勾搭诞下新的刺激性气味出来。
在消费不断升级的趋势下,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关注车辆的康健安全问题。而比亚迪确实能够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惜投入、不断探索,尽全力为用户营造康健、舒适、高品质的出行空间。哪怕这只是“品牌爱好”,汉也确实为车辆康健安全树立了新高度,这不仅是中国汽车的骄傲,更是中国汽车工程师努力多年的成果。
精彩内容回顾:
谢绝车轮打滑 比亚迪汉dTCS“黑科技”
深度体验比亚迪汉EV视觉领悟停车系统
不用倾慕特斯拉!
北京超级充电桩横评
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