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原城,不能不去汾河公园。如果说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那么汾河就是太原人的母亲河。汾河公园占地1800万平方米,景区全长6公里,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汾河如一首诗,如一幅画,躺汾河旁的草地上,仿佛一切都变得通灵了。一年四季,汾河景色各不相同,但各有各的韵味。
冰雪消融,春风吹佛,汾河公园便热闹起来了。不必说河中互相嬉戏的小鱼,澄澈的河水,在河旁给小鱼喂食的游人;也不必说柔软的草地,亮盈盈的露珠,漫天飞舞的风筝,就单是那河中小岛上的金色巨龙,就能使游客驻足观望,赞叹不止。它们让汾河在清幽与静谧中荡漾起快乐与生机。
夏季,汾河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轻风徐徐,碧波荡漾,河面上散了一层涟漪。躺在草地上,眼前是清凉的汾河,身边是绿色的海洋,心中的消极情绪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真可谓是“心静自然凉”。
秋天,艳阳高照,远处碧空如洗,近处的河水清冽凉爽,几片落叶落在河面上,随水波上下漂浮,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也别有一番韵味。
雪花飞舞,汾河变得寂静了,曾经的游人如织已不复存在,汾河似乎换了她的主色调,从无边无际的绿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白;清晨去汾河散步,感受着丝丝寒意;观察冰面下依旧欢快的小鱼;和与自己一起来散步的陌生人打招呼;冬天的汾河也多了一份温暖。
这就是龙城的汾河,她静静地守护着龙城,看风云变幻,观世间沧桑,以水为墨,以绿为彩,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相信明天的汾河会更加宜人。我们将传承汾河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勤劳的品格,为龙城做出新贡献。我爱汾河!
篇二:我爱汾河的桥
我的家乡在太原,她是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美丽城市,一条从北往南的汾河把这座城市分成东西两块,汾河上,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桥。他们千姿百态让人由生爱意。
汾河上最早的当属迎泽大桥,它是新中国太原修建的第一座桥。经过改造如今的她古朴大气,整座桥没有过多的雕琢和装饰,宽广的柏油路宛如一条青色的巨龙,威武雄壮地横亘在汾河东西两岸之间。大桥两端是分别塑着两座现代雕塑,“劲风”像是一艘被风吹动的帆船,乘风破浪破浪远航。“潮”如一双大手捧起一轮灿烂的太阳,孕育着希望。象征太原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定信念。
最赋诗情画意的桥当属南中环桥。听说她的桥型设计创意来源于太原市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将月亮幻化成一座桥梁。白天从远处望桥的两端,那一对高高拉起整个桥身主拱梁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夜晚装饰的彩灯亮起,她更是迷人,这时从侧面看整座桥,仿佛一弯新月从波光粼粼的水面升起,配上汾河开阔的水面,更表现出“明月罩龙城”的美景,体现出“汾河晓月”的悠长历史。
最美的当属祥云桥。她的结构是塔式拉索桥,那3根曲线塔柱的造型,犹如腰身纤细、体态健美的少女在跳芭蕾舞。她撑起上身,向上举起一束火焰,并努力的把这束火焰照向长空,给人以美好地联想。再看她提起双脚跟,脚尖着地,像高超的舞者把美展现给世人。汾河那粼粼水波犹如一面镜子,把她美丽的倩影留住。看不够、欣赏不完她的迷人、秀美、标致。
汾河上的桥还有很多,漪汾桥宛如汾河水面一条长虹从天而降,它是那七孔斜拉索桥的拱圈首尾相连,如舞动的红绸。还有现代化的北中环桥,敦厚粗普的胜利桥,青春帅气的跻汾桥……
现在跨越汾河的桥真多呀。听妈妈说她读书的八十年代,太原河西到河东的桥少得可怜,从河西义井到山西大学要穿迎泽大桥,走并州路绕大半个城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到,而如今直过南中环桥就可以。
我爱太原的桥,白天,她连接东西、南北缩短了人们的行程;夜晚,万家灯火那被霓虹灯勾勒出轮廓的大桥,倒映在河里,河面波光闪烁,她们把太原装点的更加美丽。
以上就是我爱汾河的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一作文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