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房换楼房,冬天还不用自己烧煤了,能有这么好的生活,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4月30日,在河北省张北县易地扶贫迁居集中安置区义合美新城,59岁的刘常福在自己两室一厅的新居里却坐不住,一下子拖拖地,一下子掸掸窗台。“住上好屋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气,形成好风气”。
义合美新城的一幕只是河北省易地扶贫迁居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河北聚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迁居区域,瞄准任务目标,分类施策,强力推进,提前一年完成易地扶贫迁居安置任务。近日,来到河北坝上地区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张北县和康保县,拜访易地扶贫迁居集中安置区,感想熏染迁居群众的得到感和幸福感。
搬得出:挪出穷窝窝,圆了安居梦
从丰宁县城向南出发,十几分钟车程后便来到了丰宁经济开拓区。开拓区核心地段的山坡上,依山就势矗立着69栋崭新的居民楼。这里便是人才家园小区,也是丰宁28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小区中面积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处。从2018年年底开始,丰宁县20个州里、42个行政村落的近8000名群众陆续搬进人才家园的新居。
“过去在村落里净是风沙,现在好了,住进楼房了,离城里又近”,63岁的孙德有把我们领进了他A1栋六楼的家。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南北通透,屋内装修简洁大方,水电暖完好。孙德有一家过去住在县城50公里外的小坝子乡富二营村落,“原来在山里面,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去趟乡卫生院还得十几里地,路还不好走,到县里得花大半天的韶光”,老伴杨凤兰提及过去的生活仍历历在目。2018年10月,孙德有一家四口搬进了人才家园。新家距县城仅10多公里,公交车开到了小区里;小区里有超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楼下有300平方米、20张床位的卫生室,小病不用出社区。
“以前那种墙不挡风、房不遮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心里美得很”,4月29日,在康保县易地扶贫安置区怡安社区,来自照阳河镇黑坝沟村落的68岁老人申明星带我们坐上电梯,来到了五楼的家里。75平方米的屋子里,冰箱、空调、液晶彩电、布艺沙发一应俱全。从申明家客厅向外望去,几百米外便是县城的医院和学校。客厅中心的储物柜上,一张斑驳的老照片将光阴拉回两年前——低矮破旧的房屋千疮百孔,门上的塑料纸补了一层又一层,却依然难以抵御风沙和寒冷。“这便是我们原来在村落里住的地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药籽,秋日刮出犁底层。”老伴姚桂琴回顾说。
康保县常务副县长韩启胜先容,集中安置区占地面积543亩,共培植95栋小高层电梯楼,安置94个村落7161户20110人,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区。
稳得住:多项配套担保“快融入”
搬出后,如何让迁居群众稳得住?丰宁县在人才家园周边配套培植了商业综合体,依托县长途汽车站、公交枢纽站、开拓区医院、第七小学、幼儿园等公共做事举动步伐,为迁居户就医、就学、出行、娱乐、购物带来极大便利,实现“舒心生活,舒适居住”。
张北县在义合美新城成立社区党工委,积极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信息台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遇事有人办理。此外,还加强安置区的水、电、路、讯等培植,配建学校、卫生室、警务室等,让迁居群众的生活逐步城镇化。公会镇集中安置区还配套培植了养老社区,收受接管当地60岁以上的在家老人,并办理穷苦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在康保县怡安社区,姚桂琴愉快地指了指贴在门口墙上的“建档立卡穷苦户精准脱贫明白画”,上面展示的“小红帽、白大褂、黄马甲”等正是康保县针对精准扶贫、打通政策落实“末了一百米”推出的做事群众“三支军队”。县村落庄三级党员干部统一佩戴小红帽,在入户拜访中积极帮助穷苦户办理生活中存在的难题。穿“白大褂”的家庭签约年夜夫康健扶贫到户到人,他们把联系办法存入穷苦户手机通讯录时,在自己名字前特地加一个“A”,将联系办法置顶,穷苦户有了病痛,点开通讯录就能联系到签约年夜夫,极大方便了老年群众及时就医。
对付申明星和姚桂琴来说,每天穿上“黄马甲”来到社区事情是一件既热闹又幸福的事。“搬到怡安社区后,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们有了保洁岗位的务工收入,一个月光这一项我们老两口就能挣一千多块。”申明星说,在小区干保洁,既能磨炼身体又能有收入。康保县因时制宜、因户制宜,科学设置了环境管理保洁员、道路安全掩护员、安全员、宣扬员等公益性岗位,变“输血”为“造血”,既办理了穷苦群众的就业问题,又改进了社区环境卫生,加强了社区管理水平。
能致富:家门口有活干,好日子有奔头
“每天骑车只需10多分钟就能上班,我还和企业签订了长期劳动条约”。每天清晨,44岁的王宝东都会定时到丰宁经济开拓区内的怀丰产业园上班。去年7月,王宝东一家从几十公里外的黄旗镇哈拉海湾村落搬到了人才家园。在社区的引领推举及后续培训下,王宝东和妻子都在开拓区怀丰产业园找到了事情。一个做汽车横梁铆接,一个做园区保洁,夫妻俩一个月的总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家门口就有活干,孩子也能就近在七小读书,真有种做梦的觉得”,王宝东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家人,特殊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在张北县公会镇集中安置区幸福港湾养老社区,80后女孩席卫琴高兴地说。席卫琴来自公会镇盘城房村落。由于父亲病故,母亲温秀莲体弱,哥哥患病失落去劳动能力,她十几年间一贯在外打工,靠微薄的收入苦苦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如何能一边在千里之外为家里赚来“面包”,又能照料好亲人的衣食起居,成了她无法战胜的难题。去年年底,席卫琴一家搬到了公会镇安置小区。公会镇根据席卫琴的实际情形,聘任她担当养老社区院长助理,卖力日常管理事情,还安排温秀莲在社区洗衣房事情,办理了一家人的难题。
“2019年年底,河北省30.2万名迁居群众全部实现迁居安置,提前一年完成安置任务,13.6万穷苦人口全部落实后续帮扶举措,个中13.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98.51%”,河北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赵增宝先容,下一步将高质量做好后续扶持事情,确保易地扶贫迁居任务圆满收官,为武断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1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