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紫牛新闻理解到,王师傅名叫王建省,今年44岁,做了近20年电工。
2019年底,他开始考试测验玩抖音,一条先容电热水器如何省电的视频让他意外涨粉7万,于是他开启了用短视频记录电路“悬案”之旅。
4年韶光,全网累积粉丝千万,他被网友打趣地称为“电工福尔摩斯”。

行家看门道,生手看热闹

电工版福尔摩斯须眉把修电路拍成800集悬疑剧吸粉切切 汽车知识

他成了“电工福尔摩斯”

怎么会有这么多网友关注一位电工师傅?紫牛新闻带着疑问点开王师傅的视频,看到形形色色的电路“疑难杂症”:“邻居家装修,自家电闸跳一直,为什么呢?”“家里每月用电800多度,怎么回事?”“小孩洗手以为电手,哪里出问题了?”“擦厨房的瓷砖被电了,是油烟机的错吗?”……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很多网友参与谈论这些日常电路难题。

实在,这些都是王师傅在日常维修过程中碰着的真实案例,他把丈量电压、检修电路、打消故障的过程逐一记录了下来,形成了一个个“悬疑片”,用王师傅自己的话说:“探求电路故障的过程,本身便是在‘破案’嘛!

王师傅的“悬疑片”有些特殊,没有巨大的反转和强烈的故事性,但仍旧拥有不少不雅观众——物理老师会拿他的视频给孩子们支配作业;电工同行会拿他的视频作为检修案例来参考;电机爱好者会当成“电子榨菜”看,还会在评论区与他互换。
当然,也有不懂专业知识的网友随着凑热闹:“看不懂,但全看完了!

仔细翻阅王师傅的视频,创造内容确实有一些理解门槛,迎面而来的专业名词会让一些门外汉感到“云里雾里”,但是王师傅这种“知识点满满”的视频彷佛并没有吓退网友,险些每条视频都有万人点赞。
王师傅总结说:“我拍的都是老百姓生活中会碰着的问题,同行看了是‘懂的都懂’,看不懂的网友们,也会以为知足了好奇心吧!

王师傅说,有一期视频,是一户人家没用电器但电表在跑,一个晚上能跑15度电,“房东找到我,想要办理用电问题。
我关掉所有电器依次检讨各个房间的线路,末了在客厅空调插座里创造两根电线在通电,我判断很可能是别人‘偷电’。
当时剪掉线帮房东办理了无端跑电的问题,但我还是很好奇,到底谁家的线接错了。
我跑去邻居家测电路,末了创造是老屋子建造时错接了邻居家的线导致无端耗电。
”王师傅说,这类事情在他的视频里挺多见的,都是紧贴大家的日常生活,他的办理方案可以给同行很多启示。

热水器视频让他涨粉7万

开始了短视频“探案”之旅

成为千万粉丝博主之前,王师傅是一名普通的电工。
2004年考了电工证,当时只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艺谋生。
最开始是在工厂里干活,后面他选择出去单干。
王师傅先容说,电工行业里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有些故障问题很小,但有的电工会利用客户不懂电的信息差,多报一些维修项目,多挣些钱,“我和我的客户说,你信赖我,我就干,我绝对不会乱编情由多收钱,半小时能修完的,绝对不会拖到一小时,最主要是相互之间的信赖,只有诚挚才能有转头客。
”由于实诚肯干,技能也高,逐渐地,他的客户多了起来,每月有几千到一万元的收入。

与短视频平台的结缘是在2019年底,“当时身边不少工友看,我也下载了一个。
我自己是在上面学习电工电路知识,后来创造一些人,靠分享根本的电工知识能有十几万粉丝。
我以为我干了这么多年电工,碰着的好多难题别人都没见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分享呢?”于是他注册了账号,第一个负责做的视频是一期解析电热水器若何更省电的视频,“视频是我花了7天韶光反复实验得到的结论,阅读量挺高,我很快拥有了7万粉丝。
这类用电小知识很多人喜好看,于是我就开始拍视频。

比如,他看到一个低价热水器用了89天就爆炸了的新闻,就考试测验把家里的电热水器打开,探寻“电热水器爆炸之谜”。
王师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热水器里面有两道温控保护防线,如果两处温控器出故障了,电热水器就会一贯加温,产生大量蒸汽压力,如果泄压阀也出故障,就会发生爆炸。
这条视频提醒大家购买电热水器一定要负责稽核质量,平时也要多检讨运行情形,以免发生意外。

再比如,一个客户家的空调开着开着就冒火,怎么回事呢?他开始“探案”——拆了空调、排查了各种线路,末了才创造是一处外接线接错了,他提醒同行们,往后碰到类似的情形,不忙着拆空调,先从外部接线开始排查。

久而久之,他的视频形成了固定的风格——日常的画面、硬核技能知识以及悬疑“探案”手腕。
他笑着说,“这种风格可能全网唯一份,剪辑时我会花一些心思,研讨每个镜头留几秒最得当。
比如,电钻的声音我以为留一两秒就够了,听多了会烦,检测的画面留两三组,更多地展示各种设备里的线路全貌,让大家来猜一猜电路哪里有问题。

为技能型人才点赞

网红市场将不再被娱乐独占

这么一坚持,就坚持了4年,他发了近800个视频,不知不觉,粉丝数累计到了千万。
王师傅感叹,这些都是刚开始完备没想到的。
现在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粉丝私信,乃至有粉丝说,自己找不到事情,看了他的视频受到勉励,开始学习电工知识,考电工证,“看到这样的留言我会很高兴,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变得故意义了。
”王师傅说,他还曾经接待过一名4岁的小粉丝到自己的直播间参不雅观,“他爱看我的视频,喜好电路和电器,来到我这边对很多仪器都很感兴趣,他竟然还认识热继电器。

如今的王师傅,每天放工后开始剪视频,有时候持续剪了五六个小时都浑然不觉。
“好多案例都拍过了,我会争取每次都拍新的。
一样平常有客户找到我,我一听是个分外案例,就会不计报酬地立马去修,一方面是想自己寻衅一下难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我的粉丝网络更有参考性的案例。
现在我想停也停不下来了,大家的催更和提问勉励着我不断做出更好的内容。

近些年,城阳电工电路王师傅、“重工业版李子柒”林果儿等网红技工走红,他们的硬核技能让人惊叹“高手在民间”。
独特的工匠色彩、具有做事性的内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题材,让他们在各自赛道开辟出了一席之地,粉丝粘性很强。
“身怀千金不如绝技在身”,自媒体时期,技能型网红乃至成为小圈层中的偶像,最根本的还是有本领技能傍身,他们对日常噜苏事情怀抱着热心,用研讨精神把普通的技能工种做到极致,被看到、被讴歌。

在各种平台,越来越多的技能型劳动者成为“网红”,并且拥有一群随着他们踏踏实实学东西的粉丝,这是一个可喜的征象:当代年轻人对付技能人才的尊重,对脚踏实地学技能的劳动者怀抱敬佩之心;新时期的征象级网红市场将不再被流量明星、娱乐搞笑没有营养的内容独占,技能博识的工匠也将成为个中主要的力量,成为年轻人的追捧工具,通过他们让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展现在大众视野,让平凡而执着的工匠精神深入民气。
(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