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是游天鸣学艺的精神故事。一位爸爸带着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游天鸣,从土庄走到水庄,前往焦师傅的住处,学吹唢呐,刚到那里,天鸣的爸爸就被一个小台阶绊倒了,天鸣马上把爸爸扶起来,为爸爸留下了担心的泪水。天鸣后来问师傅为什么收自己为徒弟,师傅说因为你为父亲流的那一滴眼泪。这是父子情。

  师傅给了天鸣一根很长的芦苇杆,让他把湖水吸上来,天鸣立刻跑去吸水了,不管天多热,不管暴雨倾盆,都努力练习自己的吸水。突然下起了大雨,但天明不管还在吸水。这时师傅赶来把天明接回了家。这是师徒情。

百鸟朝凤观后感600字 知识百科

  看着看着,感动一次又一次在我心中涌动。泪水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我的视线。多么朴实的父亲,多么伟大的老师啊!爸爸因为对天明的爱,能将布满路途的荆棘看成一片灿烂的玫瑰花。能从阴霾中,看到阳光。老师对天明的爱能够化解一切的艰辛和屈辱。

  世上所有人都有启蒙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这部电影是为天下所有的孩子和父亲演的。电影中的天鸣有这样一位朴实的父亲和伟大焦师傅的。而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和老师啊!

  清晨,老师总是在我们的耳边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读课文,再让我们来朗读;黄昏,所有父母,依着夕阳翘首盼望我们放学时的背影。多少个寒冬冷夜,老师千辛万苦的为我们备课;多少个盛夏酷暑,老师一遍又一遍的为我们讲题,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在深夜给我们整理蹬开的被褥……( www.sanwen.COM)

  我们总是那样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和老师的一切爱和呵护,从来不曾心存感激。今天,当我坐在银幕前泣不成声的时候。我心里的百感交集,凝作一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篇二: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

  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民间艺术,绝不止于娱乐,更具意味的是它是在办丧事时对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整个无双镇,只有四方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刻苦练习,终于不负众望,但从游家班接替了焦家班那天起,新时代也开始接替了旧时光。给镇上带来了新鲜观感的洋乐队逐渐取代了旧时的唢呐。唢呐班与那些小瞧唢呐的村民大打出手,他们一脚脚踩烂了唢呐,一种可笑可悲、无言无奈的荒谬油然而生——为了坚守所爱拼尽全力去抗争的同时,竟然会顾不上保护所爱而亲手将其碾成破烂。

  “百鸟朝凤”一曲,从前众人敬仰需德高望重方可配得上,而唢呐艺人需坐在太师椅上吹奏,八人抬合奏,到传授此曲需要德才兼备的继承人,并且只传一人,再到焦三爷去世,一门技艺接近失传,只剩下游天明一人悲凉地独奏。让人怎不心酸?

  一部《百鸟朝凤》电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无论技艺多么高超,走心很重要。“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着命把唢呐传承下去。”

以上就是百鸟朝凤观后感600字的汇总,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一定的帮助哦!更多资讯信息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