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前身是清初盛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
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打仗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互换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接管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
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
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

中国戏曲三鼎甲之京剧 休闲娱乐

在三庆班进京得到成功后 ,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
后世将之称为“四大徽班进京”。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

京剧是综合性演出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演出)、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演出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感情。

它的演出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韶光的限定,以达到“以形真切,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演出上哀求精细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哀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梅兰芳华》经典剧目《霸王别姬》剧照

京剧班社旧有“七行七科”之说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称占行)、净行、丑行、杂行、武行、盛行。
人物有忠奸之分、妍媸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光鲜,维妙维肖。

京剧《三岔口》剧照

京剧的唱腔紧张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

而唱腔的-板眼构造形式常日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
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革的根本。
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等。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盛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奥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
而这段唱词更是直接的解释了脸谱的浸染,除表示性情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形。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

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1919至1935年,梅兰芳的外洋京剧演出肃清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乃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外洋的传播,匆匆进了东西方文化互换。
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紧张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青鸟使。

梅兰芳师长西席剧照

从1983年开始,京剧可说是春晚的必备节目,2013年的《迎来纯色换人间》、2014年的《同光十三绝》、2015年的《三家店奔跑》以及今年戏曲联唱里的《对花枪》《定军山》,传统与当代文化的相结合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京剧走遍天下各地,成为先容、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主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央,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果你喜好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讯或者想知道国内外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关注非遗博览的微信"大众年夜众号:feiyibolan

我们每天会在微信上推送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给大家阅读,让我们一起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