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5月10日电 题:“大国工匠”耿家盛:从磨好一把刀到造好环保厕所

新华社吉哲鹏、丁怡全

大年夜国工匠耿家盛从磨好一把刀到造好环保厕所 汽车知识

磨了大半辈子刀的全国劳动模范耿家盛从未想过会造厕所。
去年11月,他与同事一行4人到滇东北的昭通市,调试安装新型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一待便是快半年。

耿家盛的跨界,缘于老国企的困难转型。

1982年从技校毕业后,耿家盛到昆明铣床厂当了一名油漆工。
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转业当了车工,与磨刀结下了不解之缘。

30多年来,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耿家盛自己也记不清了,一把把精密刀具便是他年华的刻度。
他还自学节制了AutoCAD制图利用,带领事情室成员改进了塔机起升部分、圆筒设备上托轮座、重卷机滑槽等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得到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从油漆工到“一把刀”,从零根本的学徒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能好手,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

但受系统编制、市场等多种成分影响,1958年开工建厂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的传统车工行业不断萎缩,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人才纷纭流失落。

如果要说“良禽择木而栖”,耿家盛有能力离开步履蹒跚的昆明重工公司。
但面对其他企业伸出的“橄榄枝”,耿家盛始终未曾忘却忧国忧企。

耿家盛脑筋里的“铁饭碗”,不是传统的单位、岗位,而是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
2016年,昆明重工公司将生产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作为企业转型的打破口,成立佳盛慧洁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第一车工”耿家盛挺身而出,担当研发小组组长。

刚开始,工厂内外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么高大上的‘国之重器’要造这‘五谷循环之所’?”辉煌时,昆明重工生产的塔吊机参与培植了东方明珠、红河大桥,生产的轧性能轧出不到头发丝十分之一厚度的铝箔。

但从塔吊机到新型厕所,这不但是一个人的跨界,更是老国企的困难转型。
最初,很多员工还不愿意把事情关系迁入佳盛慧洁公司,耿家盛第一个签了条约,还方案把他的“大师事情室”搬来。
现在,新公司由最早的七八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个人。

跨界后,车工就用不上了,曾经磨出无数精密刀具的一双双手开始了新征程。
“大便分解处理的韶光是72小时,这个韶光段怎么设计净化系统”“污水处理流程越长效果越好,如何加长净化间隔”……一个个新问题萦绕在耿家盛与同事的脑海里。

从2016年开始试制至今,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一代比一代前辈,第二代产品的净化妆置增加到2个,第四代的净化系统做成了新隔断,增加污水循环处理过程,用来过滤的填料也有了优化。

“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
近年来国家号召开展‘厕所革命’,环保厕所一定大有市场。
每个人都要寻衅自己,用技能创新推动国有老企业浴火重生。
”55岁的耿家盛说。

大浪淘沙,唯一不变的是适应时期发展的能力。
对付耿家盛来说,磨好一把刀与做好一个厕所,工匠精神都不能缺。
在第一代产品,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还是用云南冶金集团的铝材,到第四代更是“将环保进行到底”,厕所的外立面利用碎木屑、甘蔗渣、稻草秆等领悟压制成的再生材料。
通过技能升级,厕所冲水箱的水每天能封闭循环利用300人次。

通过两年来的努力,第四代产品已经投放市场,个中昭通市昭阳区的订单有50台,耿家盛和同事已经加班加点安装了39台。
这不仅仅是一场“厕所革命”,对付耿家盛和同事们来说,更是掀开了个人代价融入企业转型、时期发展滚滚年夜水中的人生新篇章。

“产品如果与时期脱轨,被淘汰是一定的命运。
勇于开拓创新,在市场中找到位置,便是我们老国企人重新找回自满感、得到感、代价感的过程。
”他十分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