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原点上。

  我的脚下是一个大大的零。

原点作文-关于原点的作文 知识百科

  我在慢慢向前移动着,脚下的零也随着我的步伐向前移动着。

  回首已走过的那条并不长的线段,它们数字的前面,都有着一个大大的负号。实实在在的,我看到了婴儿时候的自己。我的身子是那么的小,白白的、嫩嫩的,我喜欢缩在妈妈怀里,贪恋着那里的温暖。我又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那时的我脸上还挂着稚气,时而哈哈大笑,又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红了鼻子。我又看到了初一刚开始时候的自己。带着兴奋与忐忑,紧紧抓着妈妈的手,一步一步走进初中的大门。呵呵,我轻轻地笑了,负号的时期,在我眼中是那么的美好。

  慢慢将注意力转向前段,那些灵动的数字仿佛在引诱着我向前走去。可每走一步,它们就因为原点的移动而不停变幻着,好像一切都是未知的。眨眨眼,前端的射线并无尽头地延伸。隐约间,出现了一个分岔口,那里的每一条都指引我走向未知的前方。

  而我,依旧是带着那大大的零,向前迈进着,不管已在身后的线段,也不顾前面的射线,只是从零开始走着,在这条奇怪的数轴上走着,原点一直跟随着我。有时,我会不小心跌一跤,可很快就会爬起;有时,我会遇到一两个路人,与他们礼貌地打个招呼。走过冷,走过热;走过悲,走过乐。

  于是我,就这样,在无数个年头,在这条不知何时会到尽头的数轴上,不停地走着,走着……

  篇二:原点_800字

  一

  拥抱的时候,心情有点痛,也许提早感受到寂寞。

  离开的时候,只听见沉默,除了沉默我还能怎么做选择。

  二

  我一直以为,有些话是不必清楚地说出来的,可是直到F将那封绝交信递给我的时候,我想:或许是我隐藏得太深。

  一个个单薄却又熟悉的字体,固执的游历在苍白的信纸上,像一个个美丽的装点,拉出一条条直线,像一把直刺胸口的利器,让人心力交瘁。

  那些蜡黄的片段,像溃散了的士兵,潜伏在体内,保存着自己最后一丝呼吸,生怕不小心就会被掠了去;又好像在诉说着一次失败的战役,伴随着止战之殇在脑海中沦陷。

  三

  我想起我们手牵手回家时说笑的样子,从我家门口到学校这条路,我们不知走了多少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记得我曾和F开玩笑说:“怕是街上的古玩店都认得我们了。”

  我想我会习惯一个人独自走回家,拖着落寞的影子,然后走过某个街头,想起一些人和一些事,然后我会努力的抬起头,睁开眼,嘴角,努力的上扬,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面目全非。

  我想起我们刚进这个学校时,单纯,快乐,可是到最后还是坚贞不过岁月的苍茫。我希望自己不要去计较,所有的苦与痛都留给自己,“对不起,祝你幸福。”绝交信也可以写得如此温柔。那些枯萎的快乐就像暗绿的海藻,学不会释怀的人最后只能被那些暗绿缠绕,留下紫红的疤痕。

  我不是能够轻易释怀的人,疼痛,像刺一样遍布整个身体,有些念想,有些揪心。我一直以为“心痛”只是一个新容词,甚至带有一些夸张的色彩,可是那白纸黑字调侃地招摇着:是我太天真。

  四

  我抬头望着天空,看纯白的云朵是怎样一片片被冷风吹散,就这样迷茫的看着,直到眼酸脖子痛。我低下头,满脸晶莹,空气微微震荡,我发现,自己连呼吸都会颤动。

  我想起过去那些快乐的鲜活的记忆是怎样一分一秒变为沉寂,我想起过去我们紧牵着相扣的十指是怎样一步一步接近分离。

  “别对我抱歉,别总觉得对我亏欠,现在她在你身边,就对她好一点。不要再让你们的爱输给了时间,我们曾经历那么多考验,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五

  我不知道《原点》的音符是怎样迷迷糊糊的从我口中飘出来的。一些无奈,一些疼痛,一起绘成了着首歌吧。

  泪在眼眸中扩散,滴下了我一段痛彻心扉的过去。

  篇三:回到心的原点_700字

  问问自己:“心的原点在哪里?”也许我自己也不知道,那也许是一种无奈,就像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仿佛每一颗都打自己的心上。我想我不该迷茫。晴朗的天气持续了很久,就好像我们的心就那样失去了雨露的滋润,不知道何时会干涸,到那时,也许会有裂缝……

  一切仿佛回到了从前,一样的声音,一样的你,一样的是我们在一起。笑声,让我想起,很久没说话了,你呢?不知道离开多久了呢。不再想继续写下去,忘了吧,即使就只剩我而已。陌生了,是从很久以前开始,时光无情,我们怎么可能还会再回到从前?你不只一次的说起,我不只一次的想念,一点一滴,青春年华在流逝,我仿佛听到了,那灵魂之歌。

  走吧,路仍在脚下,亦如我说的那样:“如果你找不到终点,不如再回去起点,重新来过。”遗憾的是,你没有走,我也一直在等候。路远了,灯暗了,音静了,想起了,思念了,回忆了,心灰了,是我迷茫了。这里不是我该停留的地方,我也不想在等你了,你可以说我不守约定,但我想应该是你先忘记了才对,走,回到心的原点去吧。记住,一直走,不要回头。

  你走了,我期待你回头看,可是你没有,真如我说的那样,回家了。我也走了,这里已经不再属于我了,不过我还不想回家,前面还有人在等我,至少我记得,而你呢?重零开始吧!算了,既然决定了就不需什么留恋,也没有什么再见,就算再也不见。

  看,窗外,雨点飘零,泛开了思念,奏起了夏日的旋律。不知道在想什么了,只是想到以后和从前会有一些忧伤感罢了,这一份情感留在了今晚,写下了回忆。走吧,走吧,别去管以后从前,只记得我们的脚下有路就行了。回到心的原点,我还在那里等候着,只有同行时才不会感到寂寞……

  篇四:归途原点

  中国古代文人素来是爱探春的,在冬末春初,无数文人墨客便走了街头巷尾、远郊青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的踪迹又是怎样的难觅呵。

  《嗅梅》一诗是这样写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辛苦地在山间寻寻觅觅,而要找的春啊,在原点,在那残梅冷香的枝头。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兜兜转转了一圈,才发觉你要寻的,便在原点。

  多少文青为了寻找所谓的“纯净”远赴西藏,远赴尼泊尔。他们在那里惊叹,在那里享受,然而日子绵长,他们所牵挂的,仍是那个风尘萦绕的原点。曾见电影中有一个故事,主编派一位女记者去尼泊尔写专访,那个记者认为自己在这个幸福感最高的国度得到了净化,打电话给主编说自己写不了灯红酒绿的尼泊尔。主编冷冷地告诉她:“说实话你这种人我见多了,去一趟西藏或尼泊尔就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超脱事外了。这份工作你不想要还有很多人争着做,你可以一直呆在尼泊尔。”最后记者还是选择回归原本的生活,他方再好,终抵不过原本的红尘纷扰。

  迁至发达国家也许是许多追求财富与学术的人的选择,然而在这些人之间,最多的情感总是对故土的怀念。移居美国几十年的华侨,仍保持着在中国时的习惯,过传统节日,逛唐人街,说中文,吃中餐,自己办春晚,而短期出国的人更是心心念念的都是故土,不仅是出国,就算是到外地求学工作,也始终惦念着这方土地上的风土人情,风味小吃。

  七堇年曾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呆腻的地方。”我总觉后边应加上“然后回来。”兜兜转转,才终于明了自己的心究竟在何方。

  世间的事大抵如此,你去闯,去经受磨难,经历了此间种种,才蓦然发现所追寻的只在归途零点。归途零点,是故土,是旧人,是情爱,是暖。

  去闯去看去探这大千世界,然后,踏上归途。

  篇五:回归生命的原点

  有人说“落叶归根”,枯叶总会拥抱故土,有人说有归属,才能走的更远,只有学会归依,方能一路向前。是的,回归原点是你我终要踏上的旅途。不是故地重游,而是让心在生命中发芽,收获一份本真。

  清风抚面,夹着些许泥土的芬芳。远远的角落,我看见的是一树落花。洁白娇嫩,如刚绽放完全生命似的,不禁意,被风带走。忽然,想起她,一位如莲女子,总是会绽放于枝头,伫守生命的原点。

  一袭素纱长裙在风中飘扬。那舞动的裙边将它朦胧的美送给淡雅如莲的她。她只是静生在香山别墅,笑看一段红尘。徐志摩为她倾尽生命,梁思成为她默默相守,金岳霖为她孤独一世。她仿佛时刻是人们心中的热点,是不能逃出视线的美,是无法脱离关注的“女神”。但她,不愿沦落于繁杂的尘世,甘愿做那江南的白莲,傲然独立,一身淡然,执着于她的事业。她在红尘中寻觅本真的自我,时时觉醒生命的意义,找回生命的原点。她的回归,让她成为人们心中无可灈洗的记忆,一个传奇的如莲女子。

  溶溶风,淡淡月。谁说女子才有一份细腻的情思,一心追寻生命的原点?陶渊明世有闲居田园,拥抱质朴的愿望。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道出他的内心不尽的欢喜。是的,人的一生需要学习,需要追求功名。所以他才会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怅然慨叹。但他不甘,他毅然脱去一身官服,拾起那锄头,在日落时低吟“但使愿无违”,杂草丛生,刮伤了他的皮肤,烈日炎炎,他口干舌燥。可是,就算拖着一双涉千山,渡万水的草鞋,他依然能笑对人生,无悔初衷。因为,他乐于山水间,甘愿回归那朴素质雅的生命原点。煮茗听风,陶渊明成为人们心中高洁的白菊,绽放于南山。

  没有永远的静谧,没有永恒的喧嚣,只有一份淡然闲适的心境和回归生命的本真,这不正是当今城市所缺少的吗?

  灯红酒绿之中,你是否还会想起一片清风曾带来的暖意?在红尘浮华中,你是否还有耐心聆听枝头鸟儿的啼鸣?你,是否还有一份追寻生命原点的执着于愿望呢?

  绿叶有对根的情意,人亦当有对生命深处的柔情与眷恋。只有回归生命的原点,让心灵经历一次次的苏醒,才能把人生酿成光阴中醇厚的美酒。

  篇六:原点_1500字

  初中生活有欢笑有苦恼,有激情有落寞,有单一的平行线,更有复杂的双曲线。老师布置了作文,用一千多个字来讲述自己的初中生活。这下可好,作文难不倒各位好汉却难倒了我。我喜欢说废话这事儿众所周知,那各位好汉就再容我废话一次吧。

  很不幸,我上了我们这里最好的初中,其实把这句话改为“被”字句将更加完美。很不幸,我第一次听校长讲话就深深的被他的抑扬顿挫所吸引,其中扬得最高的那句话我至今都能默写出来:“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鬼都知道,我感兴趣的是那后半段话。

  然而,历史上的那些年我与“荣”字完全搭不上边。我已不再是那个骑在牛背上高唱“太阳出来爬山坡”的好好少年。历史上的那三年,我信手拈来就是几个不走寻常路的自然段。

  十四岁的我如大多数文艺青年一样自以为发表过几个豆腐块就牛X哄哄向太阳,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裤兜里装不下半颗米。面对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漂亮的数学老师我更是选择与之针锋相对,貌似她使用的每一个形容词都得经过我的允许我才乐意。终于有一天她摔门而出。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的数学课就是在摘抄各类报刊杂志上的笑话传递给女生们看和打瞌睡之间轮换。当然也有出轨的时候,最高的境界就是我在数学课堂上看口袋书。很不幸,班主任路过教室外面被我的口袋书所吸引,这直接导致那个晚上的三节自习课我被关在了一间空旷的自习室里不断地反思以及写检讨。我写我错了。我的错误转移到纸上就是洋洋洒洒几大篇,自我认为写得相当有文采,而其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学校校刊的编辑找上门来叫我帮他们写稿。

  我不喜欢写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我喜欢看电影。电影里常有跳楼飙车的精彩片段,其实我想说,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翻版。人们对第一次总是拥有特殊的感情,我也不例外。我就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跳楼不是在八月十五,因为那晚的月亮是弯的。我们是从学生公寓的三楼跳下的,我是第一个,扑通一声,我安全着陆,接着就是五六个扑通一声响,然而生活老师们依然在梦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圆圆的月饼,好一个第一次天下太平。但我在高中的第一次飙车是这样的:我和同学翘课去向朋友借来摩托车准备比比谁的车技好,在去往城郊的二级路上我们开足马力狂飙,怎一个“爽”字了得,然而交警来了,我们被逮了个正着。车是三无车,没收!人也是三无,照样没收!

  学校的那几道围墙是不能用摩托车飞跃而过的,我们只能用手翻越。翻越哪道墙最省力,哪道墙用时最短,哪道墙最安全我们都是有过研究的。我们不但要翻出,我们还要翻进。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夜路走多了总要遇到鬼”,我所遇到的不是鬼而是校长。那时我已经骑在了围墙上准备跳进学校,校长吼住了我,那真叫一个“骑墙难下”。但我是谁?我经过1秒钟的思考后我跳进了学校。校长还在围墙外面叫,我已经跑得老远了。我跑得快这是出了名的,当然这也表现在足球场上。但我也有跑得不够快的时候。那次我在足球场上听见上课铃声响了就抱起足球往教室跑去,刚到教室门口铃声就停止了。老班黑着脸站在门口他硬是给了我一个迟到的罪名并且神气地朝我叫嚣“你继续去踢呀”,当他把这句话重复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就扭转了头。那天,我踢了一个下午的球,爽惨了。我周韶锋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我悄悄地向老班叫嚣。当然,回去了还得写我文采飞扬的检讨书。

  倚在天楼的栏杆上,望着这个小城半原始的人力三轮以及处处带病的长安汽车,我会想起远在深圳的漂亮的数学老师以及她送我的那些刘墉的书。我也会想起和我飙车的那同学满身的伤疤以及他说的“把每一天都当世界末日来享受”这句话。我还会想起毕业宴会上老班长那憨憨的笑以及酒醉不知归途的样儿。

  废话过后我要严肃地说两句。我并没有因为检讨书写得有文采而被特招,也没有因为擅长飙车而进入某某车队,更没有因为不按常理出牌的赢了几局残棋而被招纳。我走的还是一条寻常路通过中考结束我的初中生涯。

  跑了一个圈我还是回到了原点。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高一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