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是一个相称分外的游戏,一个包含了太多文化性的游戏。
作者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喜好的各类文化碎片,都塞进了游戏里。
看上去,它像一个类似《美少女梦工厂》的养成游戏,玩家的目标是造就美少女主角糖糖的数值,从而达成不同结局。
但实际上,《N》更像是一个亚文化的压缩包,或者说潘多拉魔盒。

位于糖糖右侧的任务管理器显示了糖糖的各种数值,过高过低都会对结局产生影响

主播女孩重度依靠对2000年的收集说再会 休闲娱乐

这是一个颇具风险的做法:开拓者一旦能力不敷,游戏就会沦为常见的那种廉价“梗游”——乏善可陈的剧情与玩法,辅以很随意马虎勾引人截图转发的噱头式网络烂梗,终极成为玩梗作者与认梗玩家的狂欢。

《N》中确实有大量的梗,但很难说它在用梗当噱头。
首先,游戏中的梗过于密集,险些到了完备由梗组成的程度——你难说这些梗仅仅是一种噱头性子的点缀;其次,对付这些梗,作者显然做了筛选。
这些梗或者说典故,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与2000年前后的亚文化作品干系,在游戏中起氛围陪衬的浸染;另一类则是与当下的互联网主播文化,地雷メンヘラ(menhera,即精神不安定)文化干系。
游戏的女主角糖糖便是这两种文化凝成的产物。

只管时至今日,地雷系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穿搭扮装风格的代名词,但menhera则依然保持着原意——精神病态、不安定。
可以说,糖糖的穿搭是地雷系风格,而她的精神则是处于menhera状态。

世纪之交的亚文化缩影

像素艺术。
芯片音乐。
噪点马赛克。
蓝屏乱码。
4:3的屏幕比例。
蒸汽波。

《N》宣扬影片中的统统都在见告人们,至少在视觉上,这部游戏打算走复古风格。

以蓝绿粉紫为基调,被命名为“独角兽色”的色彩搭配,涌如今背景与女主角化身的超天酱身上

之以是这么做,是由于1994年出生的开拓者にゃるら“想做一个美少女游戏”。
这里的“美少女游戏”是一个狭义观点,指的不是现在满大街都是的那种包含美少女的游戏,而是上世纪末盛行开来的那些视觉小说。
可以说,《N》的一大部分内容,都是对世纪之交那些美少女游戏的致敬。

《雫》,上世纪最有名的美少女游戏之一

游戏的女主角糖糖利用的手柄类似上世纪末盛行的Dreamcast手柄,主题曲《INTERNET OVERDOSE》歌词內的“脑天直击”,则是当年世嘉土星主机当年颇为盛行的广告语。
不仅如此,这个从歌词到画面构图和演出都在戏仿名作的主题曲,其实彰显了开拓者对付美少女游戏的热爱。

如歌词中的“连宇宙都能侵蚀的恋爱”,对应着2003年末由Nitro+发行的《沙耶の唄》宣扬语“那是,将天下都侵蚀的恋爱”,同样,该宣扬语也暗示了游戏中的沙耶着花侵蚀天下的结局。

“被无数次传来的毒电波温顺包裹”,对应着1996年由Leaf社制作的《雫》中,在血红的夕阳前,以自己身体作为吸收器,微笑等主角到来的电波女瑠璃子名场景(下一刻主角会由于托辞可以吸收到瑠璃子的电波,而被她反复发送的充满情绪的毒电波冲击到昏厥)。

图片上半部分为宣扬片画面,下半部分为《雫》的游戏画面,可以看到二者构图非常相似

“闪闪发亮的晒台上演奏着梦幻迷人的旋律”,则是名作《素晴日~不连续存在~》中橘希实喷鼻香在屋中用警棍打断栏杆,并称“这是音乐”的名场景。

歌词还可能涉及了《いつか降る雪》、《lain》、 《Moon.》、《ジサツのための101の方法》等作品——都是当年颇著名的美少女游戏。
而除了歌词,游戏流程中的梗也浩如烟海。

在《N》的游戏过程中,如果游戏直播的选项到了第五回,那么女主角会直播一款2001年的美少女游戏《さよならを教えて 〜comment te dire adieu〜》(即《sayo教》),画面中涌现的女孩显然是该游戏的女主角巢鸭睦月。
巢鸭睦月在《sayo教》的男主角眼里便是天使——自称电子之海中的天使的《N》女主角,在不雅观众眼里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天使呢。

游戏中最难达成的造诣“megaten”,不仅是《真女神转生》的简称,还戏仿了《真女神转生2》的都邑传说:听说玩家有1/65536的几率,在《真女神转生2》的开头触发满屏的“快删了”红字——在《N》中,红字变成了白字,触发概率则调度为了1/100。

左边为都邑传说中《真女神转生2》的开场红字,右边为《N》中有1%几率涌现的结局

另一个颇让人玩味的梗,是糖糖服用过多精神类药物后才会触发的Rainbow Girl结局。
糖糖会开始对屏幕对面的玩家说话,感激玩家勾引她。
而玩家面前会涌现回应她的选项,这有些类似《命运石之门》开头男主角对着屏幕讲话, 但实在更趋近于《I/O》中D线的一幕:男主角发病时同样会对着屏幕对面的玩家说话,然后涌现选项——回应还是不回应:如果不回应统统会照常;如果选择回应,男主角会开枪自尽。

现实主义游戏

如果说《N》对昔日的怀旧是浪漫的戏仿和致敬,那么对付日本主播文化的描述则可以说是鞭辟入里,险些便是百分百的现实映射。

只管在游戏中,主播超天酱只是女主角糖糖扮装后的状态——一些玩家因此谢绝将她称为Vtuber,也以为《N》不是Vtuber干系游戏,但游戏确实涉及到相称多的Vtuber擦边球,看做是Vtuber直播生态也并无不可。

擦边球最范例的莫过于——

以及基本只有在Vtuber界才会涌现的句子:我爱上中之人(虚拟主播后面的真人主播)了,皮套(虚拟主播的虚拟形象)再见。

揶揄Vtuber现状的,还有“摆烂打APEX”——如果不知道播什么,那么播APEX准没错。

以及对直播界靠软色情内容涨粉的揶揄:

以及女主播常见话术“大家要永久陪着我”:

至于在论坛里报团取暖和,便是一些玩家与不雅观众的创伤了。

心怀一丝希望,徒劳地在论坛(这里是匿名版)寻求着被删掉的直播存档,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同样失落去了天使的4chan。

而游戏最随意马虎搪突玩家的一点,莫过于玩家本人在游戏中的身份——玩家本人既是糖糖的Producer(类似于经纪人),又是她的男朋友。
也因此,《N》得到了“虚拟偶像男友仿照器”的称号——只管打通游戏的玩家会意识到并非如此。

糖糖一边收着粉丝送的礼物,一边猖獗谄媚玩家。
不雅观众送来的礼物和钱,终极都会成为和玩家恩爱的润滑剂。
显然,玩家一旦退出游戏,就会瞬间从“主播的男朋友”变成普通不雅观众,如果平日里有给女主播打钱送礼物,多多少少会以为有些不适。

而开拓者显然乐于给玩家供应创伤,在采访中他直言:“如果我也能创作出一部给玩家内心留下伤痕的作品就好了”。
恭喜,他做到了。

已经取关了

游戏写实的另一侧,则在于对精神不安定、对特定的人有极大依赖性的menhera系女孩的刻画。

在游戏中,糖糖时时时会发信息给玩家,如果玩家漏过了哪怕几次回答,就会进入坏结局,只能读档重来。
对付一个数值养成游戏,这点相称让人烦躁。
一些玩家认为这种设置不合理——不幸的是,这游戏偏偏在这点上非常写实……不复书息,真的就会分离。

对精神不安定、依赖感很重的女孩来说,频繁的“发短信-被回答”能确立安全感,而损失这种安全感会让她们抓狂。
至于糖糖的其他表现:动不动猜忌工具是否是真爱,乃至出题磨练玩家第一次约会在哪里,某某事情做过几次,也都是现实中常见的行为。
可以说开拓者对这类型的姑娘有深刻的理解。

游戏的数值设计也时候在提醒你“这是现实的映射”:像是辛辛劳苦搞十次阿宅电台的涨粉量,也不如一次软色情直播;在游戏前期,刷论坛只会徒增压力,而随着糖糖惨淡度的提升,刷论坛喷人反而会开始减压——这种从普通网民变成网络喷子的过程,多多少少会让玩家心有戚戚。

映射玩家内心的七彩棱镜

在Steam上,《N》的评论区相称有趣。
有人评价说“就像虚拟偶像不雅观众比虚拟偶像故意思一样,游戏评论区也比游戏本体故意思”。

更有趣的是,中日英每种措辞的评论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游戏梗原产地的日本,大部分评论都在谈论游戏本体——比如“好多怀旧的东西啊”与“地雷女刻画得很好”,提及Vtuber乃至主播的少之又少。

“特殊值得一提的是,对付网络上常见的メンヘラ女刻画得很清晰。

而阔别东亚文化的英文玩家,紧张评论了自己的游戏体验。

“真的很难相信,哪怕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助她摆脱困境,但终极还是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家伙”

至于多姿多彩的中文评论区,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那便是“虚拟偶像”。
详细表现为:“破防”“ptsd”“会变得不幸”“你把多少人生活毁了”“糖糖我好喜好你,为了你,我要……”“你带我走吧”。
如果你不看虚拟主播,可能对这些话一头雾水——当然从各种角度而言,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有利于身心康健。

可以说日英评论区提及虚拟偶像的次数,加起来乘十倍也没有中文评论区多,很难描述这种征象究竟为何——难道是这个游戏的中国玩家9成都是或者曾经是虚拟偶像不雅观众,而日英区不是?

如何说再见

《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的游戏流程从糖糖约请你帮忙直播开始,经由了成百上千的梗后,又回归到糖糖告别直播,也告别你——某些人被糖糖打动了,某些人没有。

在通关游戏的路上,越是熟知这些梗的来源,玩家就越会迷惑:糖糖到底是一个足够繁芜多元的人,抑或仅仅只是一堆复古与当代写实元素的拟合?

无论如何,对玩家来讲是十几个小时,对糖糖来讲是30天的直播生活结束了。
她以自己的意志离开了玩家与直播,走向了她的新生活。

她最喜好的电影是《搏击俱乐部》和《猜火车》,最喜好的动画导演是富野由悠季,她喜好看《假面骑士》和《美妙频道》,喜好用Dreamcast风的手柄玩大量2000年旁边的游戏,喜好VOCALOID。

她想变成大怪兽,踩掉让社畜们叫苦不迭的公司。
在沉迷玩乐之余,她也会苦思冥想怎么做好下一次直播。

她的精神很弱,须要依赖药物和割腕宣泄压力,但也会一个人出门好好玩一天。

她会时时时讲一些名台词,像是“本日,去看了海。
已经不再害怕了”,让你搞不清她究竟是负责的,还仅仅只是在玩梗。

她的被认可欲很强,但现在她已经不须要你的认可了。

她向你作别,留下了空荡荡的椅子。
末了你关掉游戏时,还会收到一句“晚安”。

这是一段2000年前后的回顾,一个和主播女孩的故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