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昌国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不知不觉博山作协微刊已经到了300期,300期,较之于作协的未来,沧海一粟,但是对付一个一起伴随它走来的同行人,我是感慨良多的。
坦率地讲,至少在打仗博山作协之前,我对“作协”这个观点的理解是狭义和有偏颇的。我下意识的认为里,作家协会,该当是一帮满脸严明、死板威严的老学究们的组成体,而它的门槛是我这样的草根写手,不可能触摸到的。
我也乐于一贯苟安在闲来无事写小文一二,偶尔揭橥朋友圈炫耀一下的自娱自乐的状态里。直到有一天,我常常投稿的"大众年夜众号的版主对我说:咱们作协出微刊了,我恰好又和邵主席认识,给你引荐一下可好。
我当时的心境是懵懂又诚惶诚恐的,还是邵主席主动加了我的联系办法,又把我拉进了会刊群,写同题、办入会,犹如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下子有了大人的呵护,那段韶光的我,愉快不已。
真正和主席团的第一次打仗,是国庆的主题活动。只管已经在微信和会刊群里和各位老师很“认识”了,可心里还是紧张得弗成。先到一步的我,在见到各位老师时,竟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邵主席激情亲切大方的一句“孙老师”,却瞬间化解了我心底所有的紧张与尴尬。那一天的收成是出人意料的:待人接物恭谦有礼的张栋老师,干练持重、君子风姿的赵亮老师,颜值与聪慧并重的曹月芹老师、张静老师,这哪里还有“作家”们老学究的做派和样子啊?你们让我脑筋里的固有模式情何以堪!
而后的日子里,又逐渐认识了勤学不辍、默默付出的“劳模主席”付瑞花老师,宝刀不老、笔耕不辍的阎乃恒老师、徐新建老师,“文能执笔作美赋,武能体恤苍生安”的刘新鹏老师,亦师亦友、志同道合也可以说是臭味相投的刘学军老师,当然还有会刊群里佳作不断、才华横溢,虽未谋面却早已神交的各位文友老师们。
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是一个被时期摈弃的人,所有的青葱少年该有的习气,我一概无缘。游戏我只会打俄罗斯方块,唱歌还勾留在《最美》的阶段,做的最大的运动是绕着操场慢走,空隙的韶光无非便是做做宣扬栏、画画墙报,逢节日的时候帮同学写个剧本,排个小节目。
毕业往后的日子,我更是将我性情中“寡淡”的一壁发挥到了极致,吸烟不会、沾酒即醉,最大的奢侈便是喝喝茶、练练字,偶尔和儿子走走书店,淘个旧书摊。
我自己都以为,就我这样的状态,是没有什么能再引发我的激情亲切了。可是,从在微刊上写下我的第一笔同题开始,我又一次否定了自己。
这绝对不是一群闲散文人凑在一起咬文嚼字、闲吟弄赋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在干故意义的事,只为四个字:文在为人。
于工,我们深入盖特电机公司、宝石陶瓷公司实地采风,为山城企业发展宣扬助力;于农,我们在分外期间,第一韶光宣布五福峪地瓜滞销的新闻,倾文人之力,帮助瓜农兄弟们共渡难关;于兵,我们零间隔贴近110公安干警和蓝天接济队,感想熏染他们为了山城繁荣稳定做出的无私奉献,向广大民众表露他们铁血柔情的另一壁;于商,我们牵手博山久久连锁有限公司,亲自聆听赵琴董事长拓土开疆、艰巨创业的心途经程;于学,我们更是开办作文、口才培训班,为山城未来不遗余力、呕心沥血……
谁还妄语诗人百无一用?
我是作协微刊的插班生,我没有经历过初创时的峥嵘与辉煌,但是我光彩,搭上了这列满是热血与激情的文苑列车。
细数下来,我也伴随了二百多期了,在一百期的时候,我曾赋诗一首:
山城秋意盛,文苑果实丰。
妙笔龙蛇走,佳篇百作成。
千言说党美,万语颂国正。
文在为人砺,创新不辍耕。
二百期的时候,我也曾写过:
云程万里诗人志,文在为人奋奔波。
莫道前行风雨骤,拓荒不笑寸心痴。
纳士招贤不遗力,推章荐赋费心思。
山城文苑花齐绽,一起芬芳一起诗。
三百期了,我又写下:
民商执手除功利,文在为人作华章。
妙笔鸿开平仄路,山城文字更添喷鼻香。
现在,我有一个欲望,便是400、500、600……地一贯写下去,出一本诗集,等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的日子,讲给光阴听。
作者简介:孙昌国,博山区作协副秘书长,笔名大木,济南市莱芜区人,现居淄博市,中国村落庄人才库认证作家。一个寄情词斟句酌,寓乐字里行间的八零后。
【博山区作协】佳作选
壹点号博山区作协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