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石家庄8月25日电 昔日屯子的“旱厕”,“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夏天“味儿”冬天冷,日晒雨淋,臭气冲天,卫生不尽人意。
针对这一顽疾,河北磁县在屯子人居环境整治中,稳步开展了“改厕”活动,让“土茅坑”彻底变了样。

走进磁县讲武城镇刘庄村落一户普通的农人家中,会创造院子一角有一间单独的小房子。
走进这间屋子,第一印象便是干净整洁:墙上贴着洁白的瓷砖,水冲式的抽水马桶干净无异味,这样的厕所,在刘庄村落已不是个例。

河北磁县厕所革命让土茅坑变了样 汽车知识

河北省磁县讲武城镇刘庄村落申小亚在打扫自家新改造后的卫生间。
赵飞飞摄

“以前夏天上厕所,气味难闻不用说,还有蚊子犹如‘轰炸机’,嗡嗡作响。
现在这个厕所改得真好,按下水箱按钮,一冲而净。
”提及人居环境整治中改厕这件事,磁县讲武城镇刘庄村落的的申小亚喜悦溢于言表,如今一家人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干净又卫生。

“改厕不但是完成事情任务,更是要造福老百姓,知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须要。
”刘庄村落党支部副布告申同元说。

现在磁县屯子很多庄家家里,厕所已悄然变身,以前的旱厕变为水冲式厕所、抽水马桶、三格式厕所……磁县坚持因时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采取多种形式引发农人改厕的内生动力,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把“改厕”这件民生实事办到农民气田上。

磁县明德社区提档改造后的公共厕所。
赵飞飞摄

来到磁县的主城区,仿古建筑青砖格窗、六根清净的洁具、扫码取纸的便民举动步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暗香……这是磁县人生园的“星级公厕”。

“厕所不仅外不雅观俊秀,内在也很丰富,作为残疾人,原来最愁在外上厕所。
现在好了,这厕所有专门的残疾人通道,办理了我的大麻烦。
”在附近居住的刘科先容说。

“公厕‘三分培植,七分管理’,磁县强化公厕规范化、风雅化、人性化管理,建立了长效、常态保洁机制。
”磁县厕所改革卖力人徐峰说,他们在每个公厕都配备了专职保洁职员,实施两班制轮岗作业,做到随脏随保、定时打扫、即时掩护,确保公厕内外干净整洁,利用方便。

磁县朱庄村落改造后的公共厕所内,一名事情职员在打扫卫生。
赵飞飞摄

为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磁县把公厕改造作为改进城市公共卫生、完善城市做事功能、方便群众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因时制宜、合理方案,新建公厕按照星级标准,完善无障碍举动步伐,设置第三卫生间,配备感应式冲水蹲便池和排风扇等设备,老旧公厕进行管理提升、硬件掩护,针对人流密集的学校、广场,“见缝插针”式增设可移动环保公厕。
现在,通过新建、改建、提升一批公厕,彻底改进了当地群众如厕难问题。
(杨文娟、齐雄、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