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似牛状,取名带牛字

在池州市东至县有一个村落叫黄牛出洞,因该村落地形形似黄牛出洞得名;在六安霍邱,有一个“牛打战”,因清朝时南北两村落落居住两姓,相距80米,门对门,地形也像牛,因而得名。

绝了安徽这么多地名与牛有关 汽车知识

理解到,因地形似牛或牛某一形态的牛地名较为常见,比如安庆岳西的村落落桃李牛形,就因地形像一头牛,另一茅山牛形村落,则似一头水牛。
在合肥庐江,因地形似一头老牛在拖耙,一村落落得名

形似牛某一部位取名“牛”字,耳熟能详的就有合肥包河的牛角大圩,因其全体地形形状像一只水牛的角而得名。
在芜湖无为县,还有一个牛嘴村落。
来到皖南,黄山歙县的牛皮股,因其位于一座山的背面,且此山形似大牛,名大牛山,此处恰如牛山的屁股,故名牛屁股,谐音牛皮股。

除了村落落和地片,全省各地多有因“牛”形命名的池塘或洞穴,比如芜湖南陵的牛皮塘,合肥肥东的牛背塘,宣城郎溪的牛尾塘,广德的牛角冲塘,黄山休宁的牛角筒塘,池州石台的牛眼睛洞,贵池的牛鼻洞等。

“牛”人多聚拢,也会取牛名

除了因地形取“牛”名,因“牛”姓人多,得名的地方也不少。
淮北烈山区的牛庄,相传500年前,姓牛的一个大户在此分了18公顷地,一贯耕种,逐步繁衍生息,从此这个村落叫做牛庄。

宣城郎溪有个牛家村落,阜阳太和县有牛园村落,临泉有牛老营,皆因牛姓居民聚拢而得名。
有的村落落规模较大,便有一“大”字,如滁州南谯区的大牛,因该地片曾多为牛姓居民居住,且村落落始建面积较大,故而得名;合肥肥东有一村落为中份牛,该村落地处牛官堡中间地段,且牛姓居民最多,故得名。

还有地名同时显示间隔集镇的间隔,亳州涡阳就有一里牛、二里牛村落。
由于当地居民多姓牛,村落落间隔曹商场镇约一里路、二里路,故约定俗成。

“牛”物有不少,因而得牛名

在农耕时期,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安徽各地很多包含“牛”的地名,以牛的起居、交易等特色“牛”物起名,反响了牛和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芜湖无为的黑牛村落,因当地百姓以养殖黑牛为主。
安庆宿松的牛荆峦,因该村落曾家家户户有头牛,且村落庄周边有很多长满荆棘的藤条植物,“峦”常作为自然村落的名称,故得名;岳西的黄牛不出栏,因村落内有一个石头形似黄牛;宣城宁国的牛石坞,因此处有牛石草;广德的铁牛垱,因在此创造过铁牛;阜阳太和的牛竹园,因建村落时牛姓居多,有一片竹园,故名。

梳理发现,“牛”名中不乏有牛屎堆、牛屎墩、牛屎岭等名称。
个中,安庆宿松的牛屎岭,源于该村落开过牛屎加工厂,且地处岭上。
六安霍山的牛屎河,因有牛常在河里拉屎。
还有一处牛毛坑,在黄山歙县,因此处阵势较低、茅草很多,适宜放牛,故名牛茅坑,后改称牛毛坑。

牛车曾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安庆桐城有一村落落叫牛车,因该村落村落民过去出行都坐牛车,每家每户都养牛,后出行基本以牛车为主,故名牛车;潜山有一“牛车畈”,牛车是指灌溉水田的工具,畈指地理形状,故取名“牛车畈”。
六安裕安区的牛行,则因村落内曾有个卖牛、养牛的市场,故得名。

神话故事多,牛名有渊源

牛勤恳和顺,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
有很多地名的由来,或来自浪漫的传说故事,或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亳州蒙城的“水牛周庄”,即来自民间神话传说。
“水牛”指村落内的12头水牛,“周”指村落民姓氏,“庄”即指村落落,村落,田舍。
传说本庄周姓人家喂养12头水牛,但每次水牛下河沐浴都涌现13头,被人称为神牛,因此得名。

六安金寨的卧牛岭村落则与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干系。
相传牛郎织女相会,牛郎卧此山岭期待织女,故得名。
黄山市黄山区的牛郎宕村落,也因传说牛郎曾途经并在此住一宿,又因此地四面环山,水草茂盛,是养牛的好去处,故名牛郎宕。

在宿州萧县,有一村落名为鞭打芦花车牛返,是后人为纪念闵子骞孝行而改为此村落名。
在安庆桐城,也有一村落以历史典故得牛名。
因本村落落有一对好友,个中一位为了感谢另一位好友的帮衬,送了一头牛,故名送牛村落。

此外,在阜阳颍泉区的牛寨村落化庄,该地名来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寓意。
据查,当时屯子强盗多下乡抢东西抢女人,为了不让他们来,便取名化庄。
而在芜湖无为,有一个金牛村落上游的村落落,寓意凡事力图提高,故而得名。
去往安庆怀宁,又有石牛村落国屋,取的是“热爱祖国”之意。

来源:新安

来源: 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