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时期的列车里,我们随之高速飞驰。

三十年以来,许多事物在车窗前掠过,一度新鲜,又迅速过期。

三十年磁带旧事你昔时的随身听与歌词本现在去哪儿了 休闲娱乐

彩色电视,学习机,VCD,多媒体电脑,文曲星,GameBoy,PSP,诺基亚手机…

还有一个能够存储声音的小盒子,叫磁带
它盛行于爸妈青春时,衰落于我们青春时。
在风云激荡的三十年里,它的生命力已足够顽强。

本日,我就来讲讲磁带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长,希望你不要中途离席。

而且,只要你听过磁带,那这故事里一定有你。

请戴上耳机,来一场穿越之旅吧。

1.双卡收录机与爸妈的青春

我们对磁带的第一印象,多来自爸妈的文艺生活。

他们青春时反复听的歌,烙在影象里,成为我们童年时期的背景音。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对这个天下刚刚有影象的时候,有线电视还没有遍及。
电视要想涌现画面,须要接一根天线来吸收仿照旗子暗记,能收到的台少得可怜,基本便是中心台,省台,当地台。
台少不说,每每到了晚上才有旗子暗记。

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广告,天线是标配

既然电视内容贫乏,不给力,那家庭文艺生活的舞台,特殊是在白天时段,自然就被能听广播、放磁带、录磁带的双卡录音机牢牢霸占。

于是拥有一台高清晰立体声的双卡收录机,不仅是你爸你妈的精神文明需求,也是全中国公民的,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刚需,比凤凰自行车的大梁还要坚挺。

而且在那个年代,收录机还有其它的分外功能。
据我妈亲自回顾,当年只要有小伙子手拎收录机涌现,身边的同龄男女就会自动向其靠拢。
有的男女生彼此交流磁带,从音乐的精神共振开始,一步步走向全方位共振。

80年代潮人必做三件事:听歌、舞蹈、烫头

在精神需求与共振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江苏盐城燕舞电器厂成为风骚的弄潮儿。

他们猛砸400万元,让燕舞双卡收录机的广告盘踞了央视的黄金时段,大江南北千家万户被“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魔性歌声不断洗脑。
靠着这个广告,他们光是在1993年的发卖额就达到了4.4个亿。

“燕舞小子”苗海忠,后来还蹲过监狱

不过啊,这个燕舞收录机用起来太随意马虎掉链子了。
每每一个欠妥心,按键就脱落了;电机质量也堪忧,转速不稳,随意马虎铰带,声音动不动就走调,回顾起来,就跟里面有个小DJ搁那儿咔咔猛搓似的。

那时中日关系正处蜜月期,日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和家电持续涌入中国。
你爸你妈没准都是高仓健的粉丝,不会对日货有啥偏见。
何况以三洋、夏普为代表的日系收录机,质量与音质都要甩掉燕舞几条街,自然就成了实现温饱奔小康家庭的首选。

三洋双卡收录机

夏普双卡收录机

不过甭管爸妈们用的是啥收录机,终极还是要来播磁带的。
随着韶光流逝,收录机已成昨天,但那些磁带的歌声却留在的你的影象里。

转头再琢磨这些磁带里蹦出来的那些歌声,那些旋律,我们可以看到爸妈青春时的审美,还有影响他们人生的各类思潮。

那是个空想主义余温未去的朴实年代,崇尚热血、追求阳刚,比如最火的男演员,多是姜文、张丰毅这样式儿的硬汉。

这种审美取向,令歌声年夜方冲动大方,能镇住统统大场面的刘欢老师,成为那个年代的歌坛天王。
许多孩子会听到爸爸伴着《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旋律随之高歌。

天王刘欢老师

我当年很喜好刘欢老师这首作品

与刘欢老师合唱《亚洲雄风》的韦唯,也很可能成为爸爸喜好的女歌手。

寻根文化兴起时,杭天琪《黄土高坡》等西北风,苍劲粗犷,在无数家庭的客厅里呼呼刮过。

在气势汹汹的严打浪潮中,“囚歌之王”迟志强冉冉升起,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都有他的磁带,这让幼小的我们,像个社会人儿一样,构思“铁门铁窗铁锁链”到底是一幅什么画面。

后来听说好多歌都不是他自己唱的

同时,来自港台的时髦歌声越来越多,只管被一些老夫子斥责为“靡靡之音”,但邓丽君在爸妈的选择中成为最光鲜的时期符号。

一个时期的符号

童安格歌唱两岸血浓于水时的“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成为金句。

奔向小康的路不好走,海峡对面的郑智化用歌声抚慰他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随着《霍元甲》《上海滩》的热播,他们要买一盘影视金曲的合集,好好听一听《男儿当自强》《真的男人》《上海滩》,可能还会有高胜美《千年等一回》,甄妮和罗文《铁血赤心》,李丽芬《爱江山更爱美人》,汤兰花《一代佳人》。

有热播港剧主题曲的磁带十分抢手

但要说最受欢迎的港台歌手,很多爸爸妈妈的答案是张明敏和费翔,他们不仅上了春晚,代表作《我的中国心》和《故乡的云》还满溢着家国情怀。
对付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爸爸妈妈们来说,这永久是第一位的。

84春晚,第一个在大陆登台演唱的喷鼻香港歌手:张明敏

87春晚,故乡的云,一把火,费翔成名

朴实的审美,有阳刚的一壁,也有柔情的一壁。
爸妈那一代人,熟读汪国真诗歌,在表达情绪时,他们没有矫情的观点,敢于诚挚直白,不惧酸腐。

如果翻看他们的毕业纪念册,准会创造很多动情的长诗,存心的藏头诗。
以是他们的磁带里,自然也有大量真情四溢的作品。

80年代清华大学毕业留言册

以是,歌声大气深奥深厚、感情饱满,为电视剧《渴望》《三国演义》《我爱我家》献唱,拥有《奉献》《思念》等金曲的毛阿敏,成了那个年代的天后。

天后毛阿敏

假如统计大数据,潘美辰《我想有个家》,陈琳《你的柔情我永久不懂》,毛宁《涛声依旧》《晚秋》,杨钰莹《轻轻地见告你》,绝对都在热销榜单中。

当年的金童玉女

不过,爸妈那个年代,最核心的关键词还是俩字:变革。
操持经济还在恪守着老地盘,市场经济大潮已从南至北彭湃而来。
旧秩序在一点点瓦解,旧规律不再灵光。

处在两股潮流的交汇、碰撞之中,看着身边变来变去的统统,不论是热血歌曲还是抒怀歌曲,都无法给他们未来的答案。

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这天下变革快”,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时期之问。

听着开释个性、追求自我的《洒脱走一回》《随着觉得走》,看着一个又一个万元户的新闻,他们心底也会有骚动,问自己要不要也冒个险,下海淘金。

市场经济浪潮滚滚,这歌走红不是有时

但想着想着,孙悦的《祝你安然》《心情不错》,谢东的《笑脸》,又会让他们以为有多少钱并不主要,快乐、安然才是真的。
再不济,铁饭碗还能飞了不成?

直到刘欢老师唱起“算作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时,统统旧的崇奉,新的骚动,都将迎来答案。

这时,爸妈们的不惑之年来了,青春的余音彻底消散。

当年,他们听着唱着这些歌时,我们或许正在搭着木,等着看《变形金刚》,表面的大风大浪与我们无关,他们也不会见告我们,自己心底的骚动与不甘。

他们更不会见告我们的是,在听到“由于来日诰日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让我末了一次想你”,“本日的你我若何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时,为何会轻轻嗟叹,究竟想起了什么样的青春往事。

那是他们永久的秘密。

2.Walkman与青春期

当时的我们不会对爸爸妈妈的秘密有太多兴趣。

特殊是当我们摘下红围巾,成为一名中学生的那一刻,齐心专心想的是大踏步地甩掉“儿童”的标签,拥抱缓缓拉开序幕的青春。

双卡收录机已成过去时。
上了初中,我们要学习英语,因此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玩具”——随身听。

还有,就像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台游戏机未必是红白机,而是小霸王学习机一样,一些少年们的第一台磁带播放器不是随身听,而是专为学英语而生的复读机。

1991-2000年的月朔英语教材

步步高复读机,以学英语的名义赢得爸妈的资金支持

但就像燕舞不能替代三洋夏普的卡座一样,拥有一台正宗的Sony Walkman,或是在其面前不跌份的Aiwa、松下高端超薄随身听,才是终极梦想。

很多人的Sony情结,始于Walkman

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的AIWA随身听,在欧美依然是抢手的收藏品

在90年代风头不输Sony的AIWA随身听,后被Sony收购。
PS:我这台现在还能听

在自习课上,为成为社会主义当代培植所须要的国际化人才而奋斗的我们,把耳机插进随身听,一遍各处聆听这些声音:

“Lesson 1”

“My name is Han Meimei.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Li Lei.”

他俩究竟到底为啥怎么就没在一起?

然而一旦下了课,塞进我们随身听的磁带,就绝对不会是英语听力了。

随身听,是我们的私有玩具,不受爸妈和老师的掌控,是我们的自由天地,我的地盘听我的。

为了充足底盘,我们到处搜刮磁带。
爸爸妈妈听的刘欢毛阿敏们显然不是我们的菜,亲戚家、邻居家、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磁带,它们迁徙改变时发出的声音,倒是更为新鲜动听。

我们就这样与黄金期的港台歌坛接轨。

80年代的“绝代双骄”谭咏麟、张国荣,90年代的“四大天王”,一代天后梅艳芳,令人扼腕的陈柏强、张雨生,实力派组合达明一派,他们的影响力在20世纪末依然强劲。

谭校长嗓子太亮,他歌巨难唱

他们,芳华绝代

四大天王,圣诞快乐

我心中的喷鼻香港最佳组合

生平何求,一声嗟叹

张雨生对摇滚、蓝调等风格的探索停在了《口是心非》,抱憾拜别

光是听歌还不足,我们还要变得和喜好的歌星一样帅一样有范儿。

穿起萝卜裤模拟草蜢的舞步,在学校晚会上风骚一把;

负责练习小虎队的手语,方便和同学K歌时炫技;

拿起吉他山寨Beyond乐队,来一曲《真的爱你》。

更为主要的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随声听对付我们的意义发生了剧变。

这个剧变发生在何时何地是有时的:

可能是在上厕所的路上,遇上了一位临班女孩,她忽闪忽闪亮晶晶的大眼睛,让你心跳加速,耳边全是《情非得已》《有一点动心》《遇见》的旋律,你从此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春;

可能是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满了你的房间,你听着莫文蔚的《爱情》,许美静的《城里的月光》,溘然以为假如暗恋已久的TA在身边,一起看星星看玉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那该多好啊;

也可能是你瞥见TA和TA在学校小树林里手牵动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晚上回到家,张信哲的《爱如潮水》《让我忘却你的脸》等持续串扎心之歌对你一顿连击,你的眼泪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

青春期很难逃开张信哲

总之吧,不论这个瞬间发生得多么有时,它的到来是青春的一定。

从此往后,听歌就不仅仅是我们耳朵的需求了,我们的心也渴望与磁带跳跃出的旋律共振,振出一拨接一波的感情,缠绕心底。

属于我们的文艺生活就此开始。

有人说我们80后90后是没有诗的一代,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70年代有北岛芒克,80年代有顾城海子,我们也有自己的墨客,他们是罗大佑、李宗盛、张楚、林夕、朴树、许巍。

两位教父

我们的青春,可能缺过钙可能缺过爱,但却没缺过诗意。

我们会买最俊秀的条记本,贴上最喜好的贴纸,拿出最高水平的钢笔字,在条记本里写下最喜好的歌词。
这是磁带岁月特有的仪式感。

一位80后的歌词本

终于有一天,你惊喜地创造,平时连写500字作文都贼拉费劲的你,居然写了一封千字情书。
这是墨客们对你的回报,是磁带给予你的灵感。

你用梁静茹的《勇气》壮胆,把情书亲自递到TA的手里,然后匆匆拜别,不遗余力留下一个看似洒脱的背影。

晚上万籁俱寂,你听着《神啊救救我吧》回味着白天的统统,你创造自己的命运全在TA手里了。

你不知道当来日诰日的太阳升起时,你是为爱捐躯的董存瑞黄继光,还是可以向全班功放羽泉的《最美》。

不论是明恋暗恋,失落恋热恋,当青春期的爱情故事来临,它的伴奏一定离不开随身听电机迁徙改变的声音,磁带快进快退的声音。

同时,有出息的、带劲的青春,主题绝对不会只有爱情,还有对自我的探索。

在探索中,我们与外部天下,与成年人设定的诸多秩序无可避免地发生碰撞。
碰撞过后,会思考自己是谁,思考为何会有童年时从未有过的烦恼,思考为何有时身边全是人自己却以为孤独。

从此我们不再知足于只听爱情歌曲了,开始以为这些人这些歌会把思绪牢牢攥住,然后无限放大:

“魔岩三杰”的磁带我还留着

孤独人的可耻的

——张楚

幸福在那里?

——窦唯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精确答案?

——何勇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神往

——许巍

这些人这些歌激起我们解脱统统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压抑我们天性的应试教诲,虚伪无聊的成人法则,都被我们否定,青春期那叛逆的一壁,被彻底掀开。

讲到这里,我们创造:青春期那段光阴,不论是爱情还是叛逆,都有磁带与Walkman的相随。
缺了它们,就拍不出我们的青春。

3.无法复制的打口一代

你以为自己叛逆,但每个学校总会有一个比所有同龄人都叛逆的,每每便是这样的人,给你的青春注入了最特殊的一抹色彩。

大概是喷鼻香烟,大概是啤酒,大概是CS,大概是一个又神秘又极具中国特色的事物:

打 口 磁 带

在此之前,你以为Beyond的《不可一世》《不再犹豫》就够High了,周杰伦的《双截棍》《威廉古堡》就很个性了;

你以为把《Yesterday once more》《Scarborough Fair》《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等等“英文金曲”听完,再买个后街男孩、西城男孩的磁带,就算是与国际接轨了;

西方盛行乐启蒙之作:颜骏撰写乐评的《英文金曲》

但那个最叛逆的人却露出迷一样的微笑,喊你过来听一听他的Walkman。

你带上耳机,里面传来的声波仿佛来自异次元,你全体人都被吸住了。
那个异次元的声音对你说:

Welcome to the jungle!

最叛逆的人见告你,这是摇滚乐中的摇滚乐,叫重金属,正规渠道进不来。

如果你连续追问而他又心情不错,他会打开随身听,向你展示伤痕累累的磁带,见告你这叫打口磁带,是在海关那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幸存者,很难买。

一代神作封面上的伤痕

总之一句话,他让你知道:小zei,你太嫩了,你没听过的还多着呢。

从此,一扇新天下的大门向你打开,这里充满了未知的诱惑,这里的征程险阻重重,但你却勇往直前,由于你知道只有拥有打口磁带,才算是拥抱了天下潮流。

更何况,打口磁带中的声音,与你体内满得快要溢出来的荷尔蒙,是绝佳CP。
你从中得到的欢愉有如偷尝禁果一样平常,是普通磁带无法比较的,你乃至以为以前听的都是童谣。

狂放的金属乐队:BlackSabbath、LedZeppelin、Metallica、ACDC、Guns N' Roses,让你以为这天下上的妞,没有一个是追不到的。

生冷的英伦摇滚:Radiohead、Blur、Pulp、Suede、Placebo,又让你以为这天下上的妞,没有一个是值得追的。

英伦摇滚的打口相对更稀缺

带着耳机听着打口带的你,身体坐在教室里上着自习,灵魂却早已飞到了另一个天下蹦迪去了。

这些觉得,你当年都有

直到本日,你依然可以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里,看到当年的自己。
只不过当年你为了这种觉得而付出的艰辛代价,远远不是打开APP听歌就能比的。

打口磁带不好买,每每只有真正喜好摇滚乐的音像店老板才会做这个买卖。

更要命的是,由于稀缺,打口带的价格自然也不菲。
而且越是年代久远、艺术水准高、破损程度低的专辑,价格就越高。

比如一盘成色不错的《Appetite for Destruction》(枪花的第一张专辑),2000年旁边就能卖到150元一张。

这是什么观点?一样平常的正版磁带20块钱,而你一天的饭钱也就几块钱。

缺钱的话,买到就很不错了,不能奢求成色

我的几盘打口

而Beatles、RollingStones、PinkFloyd、Queen、DavidBowie、IggyPop,这些殿堂级角色的打口磁带,价格还要再上一个台阶。

即便当年能看到如此成色的披头士专辑,学生党也很难拿下

怎么办?

攒钱!
把压岁钱都取出来,把零费钱都省下来,把午饭五块钱的孜然羊肉盖饭换成二块钱的葱花面。

还有不变的真理:联络便是力量,与听打口磁带的兄弟缔盟,互通有无。
你们就像一起扛过枪的战友,一起下过乡的知青,你们的友情披荆斩棘,无坚不摧。

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被音像店伙计忽悠买了垃圾专辑,你成了《摇滚圣经》《音乐天国》《我爱摇滚乐》的虔诚读者,它们是你买打口磁带时可靠的、威信的精神导师。

打口一代的精神导师

当然听打口磁带也有副浸染,便是再去听一些挂着摇滚名号的盛行音乐时,枯燥乏味。
就像一个人吃惯了辣的,再让他吃清淡的,他肯定会以为不足爽,不足劲。

以是你有时会孤独。

有同学出于好奇听了你的打口,但只听了十几秒,他就受不明晰:这也能叫音乐?

你微微一笑,不做阐明。

你的音乐老师乃至在教室上批驳金属乐,他放了一段唐朝的《国际歌》,然后问你们:像不像便秘?

你没有愤怒,乃至有点可怜这个战斗力只有五的土鳖。

打口岁月的精益求精,不仅令你意志武断,还让你身怀绝技。

如果说爸妈会用缝纫机算一门奇异的手艺,那打口一代也有值得自满的手工“”黑科技”:用文具修复磁带。
基本的流程是这样的:

清理残碎的塑料后,头尾有窟窿的地方剪掉或者用透明胶补好,把卷带或者断带的地方用铅笔逐步转平整,遭遇过劫难的打口带,就可以重获新生了。

打口岁月,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打口一代,永久有牛逼可吹。

4.余音未了

再精彩的牛逼,也是迢遥的过去时了。
故事讲到这里,彷佛该扫尾了。

后面的剧情我们都知道:MP3的到来,改变了统统。

面对数字音乐的剧烈攻势,别说容量小易受潮的磁带了,就连音质更好的CD都被打得苟延残喘。

你当年总去的音像店,还活着吗?

当磁带大势已去时,我们并没有依依不舍,而是欣喜地收起它们和Walkman,尘封箱底,迫不及待地欢迎新欢。

便捷,省钱,内容爆炸的新时期当然是好的。

然而,当我们以为把它们彻底遗忘的时候,有一天却溘然会想起这个曾经充力的小盒子,想起用铅笔卷磁带的童年,想起听着Walkman入梦的青春。

我最爱去的唱片店,昨天是她的末了一天。
曾经让我陶醉的碎片,全都散落在街边。

与磁带和CD一起衰落的,还有唱片行业。
这年头,费尽心思写歌,使劲砸钱拍MTV,性价比都太低,挣钱的效率远不如开演唱会。

我们开始光彩,自己青春时,磁带依然坚挺,CD风头正盛,唱片业欣欣向荣,每年都会有经典出身,我们没有错过什么。

而且在韶光的积淀下,那些磁带的意义没有消弥,反而进步神速:

你看着北京上海的霓虹灯火,终于听懂了“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而现在险些没有一首歌,能够像《我想有个家》《一封家书》一样,抚慰你流落的心。
这些老歌是爸妈青春时赠予你的礼物,有了它们,代沟根本不算什么。

你被现实操出的伤痕,比打口磁带还要多。
横在你与自由之间的对手,远远比政教主任、数学题、高考更强大,但就算被干趴下了,你也不能让心底那团火完备熄灭,你不能让过去那个听着《Back Off Bitch》《Nothing else matter》《Fight For Your Life》的你,看不起现在的你。

你的青春只剩下了尾巴,有一些遗憾你永久无法填补,无处诉说。
好在还有《爱的代价》《曾经的你》《那些花儿》,偶尔听一听,就当是和当年的自己聊谈天吧,你对曾经说一句感激,曾经对你道一声珍惜。

时期的列车连续轰鸣向前,磁带彻底走远。

但它留下的彩蛋,或许我们永久也找不完。

末了

感谢我的双卡收录机导师:我爸,

感谢永久的文艺青年:我妈;

感谢我最铁的乐友:我媳妇;

感谢蹦迪班体委,天津卫打口小王子:艾克索罗斯。

感谢看到这里的你,转发便是最NB的支持。

磁带往事,是一代人的集体影象,

我一个人无法说尽。

如果你想讲述你自己的磁带故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