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读就觉得可笑至极。怎么会有人笨成这样呢?纵他前进之快,于其目的地而言,却是在以同样的速度倒退。我们做事,首先也要把握好“南北”,否则会渐行渐远,铩羽而归。
我们做事的基本方向就是符合自身情况,适合自己的方向就一定是正确的方向。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个小人物,她是个普通的声乐学校的学生。自从考入这个学校后,她就一直向往华丽的舞台。憧憬着有一天能站在音乐厅中,身着华服,背后是雄伟的乐队伴奏,站在台前的自己则为听众献上美妙绝伦的音乐。但她无论怎么练高音,都无法达到其他同学的水准。为此,他万分苦恼,终日嘶着嗓子飙高音,却嘶坏了嗓子,连基本的音高也唱得鬼哭狼嚎。知道有一天,她在自己单独加练时,突然发现她能将一首低沉浑厚的歌唱得出类拔萃地好。她由此改变了训练方向,当其他同学拼命练高音之时,她反而练好了低音。就这样,她在数次大赛上让评委们耳目一新,他也因此得以博取稀有的出国名额。
有人认为定方向很简单,因而对方向的选择不加深思,殊不知,这可能会让你“事倍功半”,付出惨重的时间、财力代价。将加化为减也是一种智慧,譬如:美国宇航局的实力全球闻名,世界上最精尖的科学家集聚在那里。但在上世纪,美国的航天飞机却频出故障,出故障的部位总是一个小小的环。科学家们攻破无数难关,却悲哀地发现每次“成功”都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封中学教师发来的信让专家们犹如醍醐灌顶,重新将这个陷入泥沼中的问题抽出。经历数次艰难的攻关,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而这封信的内容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请试着把这个环去掉吧!”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建议,起了足以媲美数亿美元的巨大作用。
无独有偶。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但是全力的发展似乎见效不快,于是党中央将原本四平八稳的方向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头,举全国之力大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然而,榨干了民脂民膏不说,还赔上了建国初好不容易积下的一点点经济力量。这近十年疯狂的“前进”,说说是“马壮车好盘缠足”,却和正确的方向是相悖的,根本不适应我国当时的国情,难道这不算是一种倒退吗?如果我们当时不是一味追求“加”钢产量,而是“减”一些、改进一些落后的生产力,结果必然会好上许多。
我们身边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同学:他们文采异禀,在各类作文大赛、演讲大赛上大放异彩,但似乎迫于某些人的压力,他却选择了理科,从此走反了方向,“驾车向北”,终成凡人,高考也不好不坏。
我们作为新新人类,应慎重地参考前人,稳重地选择方向,否则我们成长的路上将会凭空多出许多我们担当不起的曲折。南辕北辙之人身处古代,见识短浅无可厚非,但我们若给他看看这些活生生的人、事,我想他一定会痛心疾首地告诫我们:“做事的方向多么重要,勿让辕辙分道扬镳呀!”
以上就是勿让辕辙分道扬镳作文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美德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