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时,有的人因此感到快乐,有的人因此而感到孤单、寂寞,独处时,或许有人会躲在被窝里享受这种无人理会的感觉,或许有人会凝视着窗外享受这种寂寞的感觉!
每当暑假来到我家光临时,我早已知道我独处的时候已到来,每天一大早父母去上班,就是我一天独处时刻到了,早上和父母通过电话后,我顺手拿起我的暑假作业开始编写,清晨的阳光微微的,那便是我独处最快乐的时候,可是一到下午我就感到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飘散到我的四周,没人帮我煮饭只好靠自己煮,没人陪我谈天,只好对着娃娃聊天,这种感觉令我但到寂寞!
其实我每一天都有独处的时候,一放学就自己一个人独自搭着公交车回家,搭着公交车,凝视着窗外,顿时我听见虫鸣鸟叫,让我有一种躲在森林的感觉,回到家我身躺在床上,放空自己,抒解压力,我觉得好快乐,说不出的快乐!因为我好自由。
如果一放学是和父母一起回家,恐怕我不能回家身躺在床上放空自己,反而是逼着去写功课,压力更大,让我觉得不愉快、不自由,我情绪会非常的坏!
因此,我只喜欢独处,因为非常自由;因为独处我的人生出现灿烂的彩虹,比绽放的花朵美!
篇二:感受挫折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至今还被书中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主人公鲁滨逊正是以他顽强的生命力和勇敢、正义的心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邪恶。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的太多。
他本是一个富家子弟,本可以过着享受的生活。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毅然放弃了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踏上了航海之旅。意志坚强的他遇到灾难时勇于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在长达二十八年的艰难生活中,他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与个人技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震撼人心。鲁滨逊的经历之所以具有传奇性是因为他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困境被放大了,对抗困境的时间被拉长了,而对抗的能力正是在困境下被激发了。
如果我是他,当航船在暴风中失事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冷静沉着,然后乘风破浪,因为我没有咬牙的信念。
如果我是他,当我孤身一人要在荒岛上苦苦摸索求生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然后化悲愤为力量,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看到自己的同类被野人撕杀,身边的文明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勇敢地站出来,然后与他们搏斗,因为我没那种胆量。
还记得那次开学初的班委竞选,一向喜欢挑战的我毛遂自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很荣幸地成为了本班班长。对于未来的计划,我充满了信心,并决心要管理好班级。但一次次的失败、挫折和失望,好多次也曾要放弃这个职务,我认为不是我做得不够好,而是与同学间的默契不够。虽然有时会觉得很不甘心。不过庆幸的是,终于还是“挺”过来了,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不必再受“折磨”,还警告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毛遂自荐了。
可是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后,我觉得有时我们过于把事物想得美好,而忽略不计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困难;而面对困难我们又过于喜欢逃避,却忽略逆境所带来的益处。而鲁滨逊的遭遇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勇于追求,勇于探索,不胃艰险,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曾经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如何生存。”当读完鲁滨逊的生命历程,我想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篇三:劳动感受
暑假里,老师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在家担任一个劳动岗位,并写一写自己的劳动感受。
于是,放假后我答应妈妈做三个星期的洗碗工作。刚开始洗碗时,我感到一种幸福的感觉,我哼着歌儿,轻松的洗着,看着碗柜里干净碗盘,感到终于能替妈妈干活了,有一种成就感,也算是一种劳动的享受。可新鲜感一过,慢慢的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到第三个星期时,我就想偷懒不想干了,可我又一想:既然答应了妈妈就不能再反悔了。所以,干脆在洗碗的步骤上偷工减料了,我原来洗碗时反复洗两次,还不放心,再冲洗一次。而现在我只冲洗一次,这样就比原来省劲多了。可是,说起来真不好意思,后来被发现不够干净哟。
就这样,从主动到被动,从情愿到不情愿,我连续坚持了三个星期。
通过这次洗碗的劳动体验,我体会出了它的辛苦:既弄了一手油,站的时间长了,也腰疼。所以在平常,我要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也能歇一歇。
篇四:感受生命
那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下午,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
那天,我独自一人在小区里的小径上玩。我忽然看见在一滴冰淇淋滴下的奶油旁,有一群黑亮亮的小蚂蚁。它们各司其职:有的围绕奶油站了一圈;有的向蚁洞搬运“粮草”;有的兢兢业业地守着蚁穴……我蹲在地上,仔细地看着它们忙活。
我蹲了一会儿,便感到腰酸背痛。我刚把手支在地上,便感到不对劲:糟糕,我轧到东西了!我猛地一抬手,果然是这样,一只蚂蚁已经被碾成了肉饼,模样实在惨不忍睹;还有一只蚂蚁被轧断了身体一侧的两条腿,看样子是要残废了。我既自责又悔恨,为什么不看看地上有什么?害得人家蚂蚁残疾了……
我不知不觉愣了很长时间。再看看那只蚂蚁,让我大吃一惊,刚才那只“残疾蚁”还是昏死状态,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生气,现在再看看它,它却已经“站”了起来。说是站了起来,只是头离了离地,剩下的腿挣扎着,拼命向前爬,还想和同伴一起搬运“美味”……我扭过头去,不忍心看它。
过了一会儿,一只健康的蚂蚁探头探脑地走过来,与它轻轻地碰着触角,然后又慢慢把它驮回洞去了……
生命虽然脆弱,却又多么顽强;生命虽然娇嫩,却又多么坚韧、我心头怦然一震,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坚强!
篇五:感受成功
成功是什么?啊,成功是苦与乐的结合;成功是汗水后的欢笑;成功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成功是……让我们一起感受成功,享受成功带给我们的喜悦。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无数次成功。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次――成功地跑完800米。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布置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挑战800米长跑。我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吓呆了。我一直害怕长跑,要想完成‘任务’,真是比登天还难。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哨子一响,我们飞快地向前冲,眼睛直视前方,双手不停地摆动。跑完两圈后,同学们大多数已经体力不支,只有几个男同学一如既往。我落在最后面,心里非常着急,想冲到前面去。可是腿脚却不听我的使唤,无力地跑着。三圈过去了,只剩下最后一圈,也是最艰难的一圈。枝头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我加油,空中彩旗迎风舞动,好像在为我助威。我一咬牙,又埋头跑了起来。终点就在眼前,却又是那么遥远。我用尽全力,向终点冲去。
跑完全程,我整个人瘫倒在同学的怀里,整个人像虚脱一样。可是,我成功地跑完了800米。激动的泪水从脸颊慢慢滑落,鲜花般的笑容在脸上绽开。在眼泪与欢笑中,我尝到了成功的味道。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在那一瞬间,酸甜苦辣辛涌上心头……
成功就是这样,包蕴着人间各种情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篇六:感受初三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就各位,准备出发,一起去感受初三,让梦想与汗水在这里飞扬!
——题记
“叮铃叮铃”,闹钟声吵嚷着我,我从浓浓的睡意中看了看表,六点,再看看挂在墙上的日历,九月一日,我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立即起床去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从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了一名九年级的学生。九年级——一生中第一个关键时刻,它意味着坚持、汗水、努力、理想。大概在多年前,我就会唱一首歌,歌的主人公就是愚公。今天,我再次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一个九十多岁的老者,为了自己一生的梦想,能够鼓起勇气,狠下决心去移走两座大山,这是多么值得赞颂的精神呀!初三的学习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我是否也要学习愚公的精神呢?难道就只有这一途径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记得那天我和同桌正在闲聊,她说:“刻苦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不刻苦就一定不能成功。”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初一,三年的开始,那时的我还未甩掉幼稚的外衣,不能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曾吃尽苦头,那段日子真不好受,与新同学相处就像“挤牙膏”,整天一句话也憋不出来,后来慢慢熟悉了,才交了几个好友。
初二,“正午的太阳”,经过一年的学习,到了一个过渡时期,初二就像正午的太阳,晒得最辣,最有活力,同学之间不再忸怩,但多了一分学习的热情,有些同学常为一个式子,一个单位争得面红耳赤,而接触更多的则为探讨“电压”、“电流”,因为又增加了“物理”这门课。
初三,最后的战役,站在初三的舞台上,回望那两年的风雨历程,让我倍感珍惜,在两年时光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最后的时间则留下更多的压力,在这个“天敌”面前,我难道能退缩吗?不!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我想,初三应像一支箭和一张弓,只有把弓拉紧,箭才会飞得更远。
感受初三,如果你认真体会,你会发现,其实那里也有你想要的快乐,最起码你能在书海里遨游,你会知道“万有引力”,你会知道“原子、分子”。我并不聪明,但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本文关于感受的作文600字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