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11月21日电 题:探访锡林郭勒草原上的分外教诲学校:点亮分外孩子希望之光

作者 奥蓝 耿敏

人权行动看中国探访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特殊教诲黉舍点亮特殊孩子欲望之光 汽车知识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在锡林浩特市分外教诲学校启智七年级教室内,老师正逐字逐句地为学生们讲解小蝌蚪长成田鸡的过程,故事引人入胜,还辅以内容丰富的课件。

班内共6逻辑学生,年事在15岁至18岁之间,有的患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有的是智力障碍和脑瘫孩子。
一位沉浸在自己天下的孩子被讲课内容吸引,积极回应着老师的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有常住人口111.93万。
这里拥有18万平方公里的草原面积,近五分之一人口生活在农牧区。
锡林浩特市分外教诲学校是锡林郭勒盟唯一一所集听障、智障、视障、自闭症等多类残障儿童、少年,接管学前教诲、责任教诲、职业教诲的十五年一向投止制综合分外教诲学校,成立于1986年。

“统统的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更有肃静的生活,为草原上有分外教诲需求的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
”校长孟繁强见告,几十年来,学校以“给每个孩子供应最得当的教诲,让每个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教诲理念,因材施教、按需教诲,目前在校生共计332人。

(资料图)图为学校教室。
锡林浩特市分外教诲学校 供图

在采访中获悉,为了让孩子们得到一技之长,学校基于自身特点和学天生长需求,形成了由根本课程、康复演习课程、兴趣课程和技能课程组成的课程构造。

“车身内部清洁、车身外部洗濯,每一步都必须细致……”21日上午10时许,职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在汽车美容实训教室上课,根据老师的辅导,4位学生分工协作,擦洗车身尘土、洗濯车窗、处理脚垫,各个环节有序进行;隔壁的服装洗涤实训教室内,整整洁齐晾晒着刚刚从洗衣机里洗涤干净的床单被罩,全体教室散发着暗香,一节洗衣课程刚刚结束;运动康复演习室内,一位分外儿童在老师的陪伴下,正在蹦床上有节奏地做着弹跳,烦躁的感情随着运动逐渐沉着下来……

“针对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我们着重挖掘他们的个体才能,为往后的发展供应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孩子,看重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都有缺陷的孩子,老师们就耐心教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统统的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更有肃静的生活。
”孟繁强阐明说。

经梳理,学校目前已有20多个传授教化及康复演习教室,开设了汽车美容、衣物干洗、工艺美术等干系劳动实践类技能课程;创客机器人、打算机、舞蹈、民族工艺等兴趣课程;运动康复课、风雅动作演习课、感统演习课、措辞绘本演习课等康复演习课程。

“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取得一丁点的进步,当老师的就会有造诣感,由于对付一些智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都须要一步步、反复地教。
”老师张彦辉感慨说,与普教比拟,特教老师面对的是心智和身体发育差异性较大的孩子,在传授教化过程中,须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关心和爱心,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挖掘他们的个体潜能。

在这所学校里,爱既是温暖也是一种力量。
在老师们的默默守护下,有的孩子能独立制作精美的手事情品,有的能区分三角形、圆形,有的孩子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
学校的创客机器人小组在国家和自治区级比赛中得到冠军、亚军的好成绩,特奥篮球、特奥足球项目多次参加东亚区联赛并荣获小组冠、亚军,两逻辑学生还成为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羽毛球代表队的一员征战全国残运会……

“看着一批批孩子们从入学时缺少生活自理能力、不懂如何握笔,逐步具备常规劳动能力、可以读书看报写字。
有的孩子经由职高阶段的培养,还可以谋得一份事情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事分外教诲事情24年的副校长米玉英先容,“我们以微薄之力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一盏灯,孩子们也用点点滴滴的进步给我始终坚守分外教诲奇迹的决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