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高逐一

夜读 爱情龙应台 休闲娱乐

大家好,这里是共书,我是主播高逐一。
今晚,为大家分享,龙应台《爱情》的片段。

我们沿着克伦威尔大道溜达行往白金汉宫的方向。
华飞说,高二德文课正在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教室上谈论得很仔细。

“喔?老师怎么说?”我兴味十足地看着他——我也是高二的时候读这本书的呀,在一九六九年的台湾,一边读歌德,一边读琼瑶。
一七七四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说是有两千个欧洲青年效法维特为爱自尽。
拿破仑在东征西讨的杀伐中,总是随身携带着这本爱情小书。

“你一定不相信老师怎么说的,”华飞笑着,“老师跟我们说:你们可不要相信这种‘纯纯’的爱。
事实上,爱情能持久多数是由于两人有一种‘互利’的根本。
没有‘互利’的关系,爱情是不会持久的。

我很惊奇地看着他,问:“你赞许他的说法?”

华飞点点头。

我飞快地回忆十七岁的自己:我,还有我的同龄朋友们,是相信琼瑶的。
凡是男的都要有深邃而痛楚的眼睛,女的都会有冰冷的小手和火烫的猖獗的激情亲切。
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彭湃一发不可整顿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

晚上,伦敦街头下起小雨,我们在雨中快步奔忙,赶往戏院,演出的是《艾薇塔》(《贝隆夫人》),以阿根廷贝隆总统的夫人平生为故事的音乐剧。
我们还是迟到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熟习旋律从戏院的门缝里传出来。

四十八岁享有盛名的贝隆将军在一个慈善舞会里重逢二十四岁光艳照人的艾薇塔。
舞台上,灯光迷离,音乐柔媚,艾薇塔逐渐舞近贝隆——我低声对华飞说:“你看,权力和美色交流,‘互利’理论又来了……”

华飞小声地回答:“妈,拜托,我才十七岁,不要教我这么多阴郁好不好?德文老师跟你一样,都不相信爱情。
我才十七岁,我总得相信点什么吧?!

我有好一阵子一边看戏一边心不在焉。
他的问题——唉,我实在答不出来。

早上,灿亮的阳光扑进来,华飞还睡着。
我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
心想,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今晚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晚安。

节选自:龙应台“人生三书”系列之三《目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BGM:Chelsy - I will (On The Pinao)

- 关于作者 -

龙应台,1952年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当代作家,曾担当“台湾文化部部长”。
代表作有《野火集》《目送》《矢志不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