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营救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旧址--龙川福建会馆讲解员在向“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先容那段历史。
宋秀杰 摄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广东龙川福建会馆是营救“喷鼻香港文化名人”主要中转站

广东龙川福建会馆是营救喷鼻香港文化名人重要中转站 汽车知识

中新网河源5月20日电 ( 宋秀杰) 5月20日,跟随“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走进广东龙川福建会馆,一起回顾8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营救300多位“喷鼻香港文化名人”的触目惊心一幕。

据先容,1941年底,喷鼻香港沦陷于日军之手。
周恩来指示八路军驻喷鼻香港办事处,不惜代价抢救出困留在喷鼻香港的文化精英。
时任大营救行动卖力人之一的连贯就住在福建会馆,精心安排和指挥了这场民主和文化进步人士大转移行动。

图为龙川福建会馆馆长黄跃在接管“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的采访。
宋秀杰 摄

个中,被营救的3位文化名人代表是邹韬奋、柳亚子和茅盾,他们都在解放后为新中国的文化奇迹作出了重大贡献。
著名文学家茅盾曾经说过:“喷鼻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可以说是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

据先容,这次大营救之以是选择在老隆(龙川)中转,是由于当时广九和粤汉铁路南段此时已被日军掌握,从惠州向大后方转移,只能先走水路。
先走水路,再转陆路,拥有分外地理位置的老隆当然是中转的不二选择。

图为中共龙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朱光进接管“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的采访。
宋秀杰 摄

老隆(龙川)的水陆交通很方便,水路可以到河源、惠州、东莞、广州等地;陆地有汽车可以到广州、韶关,梅州等地,是广东东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而且,在抗日战役爆发后,龙川地区抗日民众组织十分生动,较早建立了党组织并且开展武装斗争事情,便利的交通区位和良好的群众根本,是老隆成为大营救主要中转站的紧张缘故原由。

这次营救行动从发起到完成任务历时半年之久,300多名被困在喷鼻香港的文化界著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穿过日寇的重重封锁线,乘船沿东江逆流北上,安然中转到这里。
随后他们被安排至附近的店铺里,并通过不同线路中转至大后方。

图为“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在营救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旧址--龙川福建会馆采访。
宋秀杰 摄

据先容,福建会馆还曾于1925年景为东征军左路军指挥部。
1949年6月2日,龙川县公民政府在这里成立。
作为多个历史事宜的主要参与者,福建会馆在龙川文化、社会和政治上的意义经久弥新。

2011年,龙川县完成了对福建会馆的保护性修缮事情,并于当年8月起免费对外开放。
开馆至今,福建会馆一贯是当地传承赤色基因、开展党史教诲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特殊是今年以来,该馆先后接待参不雅观学习人数近1万人次。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