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的故乡,同样承载着年少时的梦想和最纯挚的思念。
那是位于东北平原上的小小村落,我的家在村落落的最西边。
这座小屋,是爸爸和妈妈结婚时建起的,为了适应地形,建得很高。
屋外留下很大的坡度,以便排水。
小时候,我总爱穿着旱冰鞋在这个斜坡上飞快地滑过,就像一只凌空而下的燕子。
那时的人们很传统,有些迷信,他们在小屋的四个角各放了一把斧子,以供镇宅辟邪之用。
为了都雅,又在小园四周立上木质围栏,种上牵牛花和丁喷鼻香树,每到春天,引来蜂飞蝶舞,美的像童话。

小屋侧面是宽阔的柏油马路,充斥着新时期的气息。
屋后则是一片高大的树林,各种树木竞相成长,那是几十年前爷爷亲手栽下的,如今,那片树林成了鸟儿的栖息地。
幸运的话,你大概会创造各种各样的鸟巢。
每到秋日,叶片红黄交叠,晕染着天边晚霞。

齐齐哈尔文艺小屋怀想曲 休闲娱乐

走近小屋,最先看到的是那吱呀做响的木质门,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痕迹。
这扇门,同样是爷爷的作品,藏着回顾和思念。
爷爷总说,只有木门才是最淳厚的田舍印象,最有味道。
小屋里的陈设倒很大略朴实,但很有味道。
龙凤雕花的镜子,朱赤色的被褥,中式茶几,摇椅。
书柜中一本本诗集,小时候,爷爷抱着我,一字一句诵着。
白居易的《江南好》,《高山流水》的曲调,都在我的影象里。

童年的小屋,是心灵的避风港,无论表面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有了它的庇护我的童年是回顾的一方净土,一寸天国。

而如今栅栏在韶光流逝里糜烂倒下。
这几年,留在故乡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为了生存奔波,田舍的田地再也拉不住渴望外出的心,“故乡”二字成为纸上的两个字,梦里的回顾。

现在,我只能在梦里回到这座田舍小院,看着灶堂里跳动的火苗,听着碗筷敲击的声响。
老旧的收音机里放着京剧。
统统就像录像带里静音的一支交响曲,我在沉默中感想熏染。

作者简介:温海梦,笔名素绾, 17 周岁,出生于齐齐哈尔市的一 个小村落,现就读于东北师范大 学人文学院。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央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