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质哀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进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公民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在交通街村落,像毛冠世家一样接入集体供暖的共有290户,他们已于今年11月10日正式开启了“暖冬”生活,从此彻底告别火炉和土炕取暖和模式。
“我们村落登记的有560户,实际在村落里居住的并没有这么多。”交通街村落党支部布告、村落委主任张延春向先容村落里供暖情形,每年冬天村落民有的去城里居住,还有的去子女家过冬。“土炉子取暖和,一个是污染环境,一个是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未便利。我们村落委老早就合计着能不能让村落里的百姓和城里人一样集体供暖,办理过冬的问题。”自今年7月份开始,村落委班子拜访、调查民情民意。自然,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的举措受到了村落民的欢迎。
“像我们老两口都60多岁了,一袋一袋的煤,实在是搬不动也拖不动了,到了冬天就愁生炉子。” 村落民毛冠世说,只要点起炉子,家里就不能断人,“我们要出去赶个集,东西还没买齐都得抓紧韶光往家赶,就怕炉子熄火。”生炉子也给家里带来很多煤灰,韶光长了厨房的墙壁也发黄、发黑,当他听到村落里搜聚集体供暖见地时,第一韶光报名。毛冠世直赞村落委干部,为老百姓办理了一大难题。
实现好、掩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公民根本利益,必须牢牢捉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交通街村落“为民办实事”的举措得到了大部分村落民的赞许。很快,超过一半的村落民乐意交纳入网费、取暖和费,享受集体供暖。8月,村落里与烟台华源热力公司签订互助协议,村落民们依据签订的合同一次性交纳入网费,往后每年根据房屋面积交纳取暖和费。
接上了供热管道,过上了暖冬生活,村落民们“不知足”,大家茶余饭后开始畅想明年春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自供暖以来,交通街村落最大的话题是:明年开春要不要“撤了土炕”?“以前,每年到了四九五九最冷的时候,我们得把炕烧热乎晚上才能睡得着。”村落民李雯英表示,现在集体供暖了,炕也用不上了,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我打算把家里的地砖也换换,再买个优柔的双人床,在村落里过上城市生活。”随着一起奔向“高档次”的,还有交通街村落主街道上的20余户商铺。新博文具店老板李美玲表示,店里到了冬天要么生炉子要么开空调,开销特殊大。“现在好了,有了集体供暖,店里会24小时恒温,暖意融融。” 李美玲说。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眼下的交通街村落,“烟熏火燎”的取暖和办法基本成为过去式,除了集体供暖,还有一些村落居和商铺选择空气能。“暖和又干净,还能24小时保持恒温,比起烧煤生炉子,又省钱又省力。”毛炳辉算了一笔账,过去生炉子取暖和,他140多平米的屋子在采暖期须要用掉4吨煤,煤价低的时候须要花6000元,碰着煤价高的年份,花费将近1万元。而现在用上了空气能,全体采暖期才用3600元,温度可以自己调控,家里也比以前卫生了。毛炳辉说,自从家里装上了清洁型供暖举动步伐,就把屋子里里外外重新装修了一遍,院子里的绿植、景不雅观盆栽,冬季就搬到屋里,可以保持一年四季的长青状态。
理解到,像毛炳辉这样安装清洁型取暖和设备的家庭,交通街村落里有30多户,他们一次性购买设备,政府给予一户3000元的补贴。“不少家庭为了取暖和效果好,改成了地暖,经由村落里的折衷,目前还有几户也乐意改用清洁型取暖和办法。”张延春说,目前,全村落约有70%的住宅民居和商铺,用上了“放心型”取暖和举动步伐,保障温暖过冬。
任务编辑:王蕾
审校:赵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