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名度最高的新势力之一,很多人对蔚来的印象每每勾留在“车界海底捞”、“走到哪换(电换)到哪”。

确实,自出生以来,高质量做事的标签就一贯伴随着蔚来,也在很长一段韶光里也成了蔚来的金字招牌。
但随着新能源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做事这一个标签显然是不足的。

比保时捷还好的蔚来工厂怎么样了 汽车知识

李斌也在去年第一届蔚来科技日上一边申报请示技能成果,一边倒苦水:“实在蔚来不仅仅是一家用户企业,更是一家对研发高度重视的企业。

既然总有用户吐槽蔚来“又干那种把肉埋饭里的事”,也得适当秀秀肌肉不是。

谁承想,才刚过一年,蔚来就嫌科技日不足用了!

用李斌的原话说便是,“技能、质量、做事都是蔚来的综合实力,之后还得多和大家互换蔚来的底层体系,见告大家我们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那么,蔚来这些年又取得了哪些进步?底气究竟从哪来?

这件事,还得从几年前李斌那句“保时捷工厂,比不上蔚来江淮工厂”提及。

01. 领先,从工厂开始?

讲道理,身处舆论风波中的蔚来,是多少沾点黑红体质在身上的,也曾经由于“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特斯拉在中国没有定价权”,点燃大家谈论的激情亲切。

虽然这些“暴论”有些断章取义,但在大众眼里,成立还不到10年的蔚来在车圈只能算是稚嫩的新人,远没有资格跟保时捷相提并论。

哪怕李斌后面再次阐明,自己指的是十几年前的保时捷工厂不如新建成的工厂,还主动承认缺点,这么比确实有点不公正。

然而事到如今,BBA的纯电车型都快被打成“杂牌电动车”了,反而是蔚来、空想、问界等高端品牌得到了更多用户真金白银的认可。

这背后的缘故原由正如李斌所说,过去十多年间,全天下建成的最前辈的汽车工厂险些都在中国!

(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工厂,也致力于打造环球功能最全、集约化最高的汽车工厂)

我前段韶光去德国参不雅观了大众在狼堡的工厂,客不雅观来说受限于外部环境,双方在自动化率和智能制造上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比较于咱们这边都是机器人在劳碌的场景,欧洲还有不少须要人工进行装置。
因此无论是生产效率/速率、装置工艺还是本钱掌握,新工厂的上风都非常明显;

像是AI+人工双重质量检测、柔性生产管理、生产追溯系统、乃至是清洁能源利用率这些,也都象征着中国智造的技能实力。

要知道,当年蔚来之以是被狂喷,一个绕不开的点就在于:李斌说自己的工厂比保时捷好,但产品质量能跟保时捷比吗?

但韶光来到2024年,在著名的J.D.Power研报里,蔚来汽车的质量已经可以压BBA的电动车一头了,足以解释蔚来工厂的功劳。

而位于安徽合肥的蔚来第二工厂,也用上了不少行业领先的制造技能。

机器⼈98秒全⾃动安装好全⻋四扇⻔,理论四⻔装合营格率100%,正负偏差掌握在0.5mm;

总装车间100%⾃动化妆配和智能尺⼨匹配,装置精度0.5mm以内;

可满⾜在售8款⻋型的超359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的“⻜地”智能装置岛。

(⾼精度四⻔智能装置)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流水线升级之外,在检测这一步,智能电动车时期的工厂跟十几二十多年前的工厂也是今是昨非。

90年代堪称品质代名词的雷克萨斯,检测汽车讲究的是工匠精神,须要用多位履历丰富的家当工人肉眼去看、耳朵去听。

本日的蔚来工厂,虽然也在依赖人工肉眼检测车辆,但纯靠人来探求车辆外不雅观、内饰瑕疵的步骤,只剩下了用户质量评审室这一步。

(社长亲自体验了一下,普通人真的很难识别到瑕疵)

剩下的,则交给了新技能。
比如:

仿照自然场景以确保汽⻋密封性的淋雨室体;

智能化外不雅观配置视觉系统、底盘视觉扫描系统;

纳⽶波激光雷达与软件算法相结合实现跑偏自动检测。

(整⻋智能影⾳检测系统)

事实上,不止蔚来工厂,凡是标榜自家工厂前辈的汽车工厂,都以自动化率高、人工需求少为豪,用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器人和自动扮装备,来阐述什么叫做“科技才是第生平产力”。

而在此根本之上,走完生产、制造、检测全流程,驶出工厂的一辆蔚来汽车,在蔚来的质量体系中也只是走完了个中一环。

02. 油电分家,从质量体系开始?

前段韶光,蔚来公布了一个叫做ATQ(All Time Quality)的东西,也便是“从用户利益出发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

在这套体系里,蔚来把产品质量的观点往前往后延伸到了定义、设计、研发、制造、利用不同阶段,分别对应前期开拓质量、互助伙伴质量、制造物流质量和用户做事质量。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由工厂制造和检测工艺所确定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小圆,那么在蔚来的体系里,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便是个大圆。

不是取交集、并集的关系,而是大圆套小圆,只是大圆和小圆之间相差的范围之大,相称于重新定义一下汽车质量了。

而李斌也刀切斧砍承认了,“智能电动汽车须要新的质量体系。

相信很多关注新能源的朋友,也或多或少会认可这一点。
由于本日的智能电动车和以前的燃油车,实在可以说是两个物种。

不少消费者依旧排斥新能源车的一个缘故原由,便是以为搞不懂新能源车上的很多新东西,别说没有物理按键的中控屏怎么用,微博上有大把网友第一次打到比亚迪元PLUS网约车,下车都不知道怎么开车门。

归根到底是汽车的设计构造变了。
以前的汽车没有那么多电子元器件,也没有那么大的动力电池,更谈不上什么智能化。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很现实的后市场变革——

很多传统汽修店,根本修不了现在市情上的智能电动车。

考虑到一辆车在普通家庭的服役韶光,动辄十几二十年乃至更长,如果不在初始阶段就考虑到掩护的问题,那就很难打消用户关于“动力电池衰减怎么办?”“车开不了几年怎么办?”的后顾之忧。

以是在质量体系方面,车企也不能按照以前燃油车时期的标准连续按图索骥,而是该当去思考、去建立真正属于智能电动车的质量体系。

只担保传统意义上的整车质量已经不足了,软件呢?电池呢?电驱呢?乃至各种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化水平呢?

关注到这些层面,就一定会针对全体产品质量体系做出调度,就像当年福特流水线的出身推动了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
这都是行业发展带来的产物。

而本日智能电动汽车充斥着各种新技能、越来越追求高度集成,处处彰显著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的新特性,光是强调软件定义汽车这一项,便是完备不一样的逻辑。

正如蔚来质量管理委员会主席沈峰提到的,以往在一家车企中,软件工程师在研发职员中所占的比例只占很少一部分,而现在差不多要占一半。

而正是由于汽车越来越智能,软件系统越来越主要,车机好不好用、智驾够不足丝滑的软件系统质量,也成为评价一辆车质量好坏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纳入用户购车的考虑成分之内。

再由此反推,要担保一辆车的软件系统质量,不止哀求车企在设计和研发阶段做好开拓的事情,还要以OTA形式持续运营掩护,那就一定要重视用户的反馈见地。

(空想OTA 5.0 更新后,就有用户反应称“彷佛换了一辆车”)

而车企能及时收到用户的反馈见地,得益于方便网络数据的软件系统(比如NOMI便是蔚来主要的数据网络渠道),这又哀求车企提前针对软件系统做好开拓事情……

就这样,如软件系统这般,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质量涌现了不同于燃油车时期的新哀求。

这实际上,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定节奏。

过去的一百多年,欧美日韩的车企推动建立了诸如碰撞试验、挤压测试等质检项目,本日中国电动车站到了行业领先的位置,自然也该轮到中国车企推动建立智能电动汽车的质量体系。

03. 如何卷质量?

沈峰在先容蔚来ATQ之前,还专门回应了一下行业内关于卷这个话题的谈论。

他表示,“最该当卷的便是质量。

不可否认,质量也是每一位用户最关心的事情。
与之相对,车企降本减配也是用户最为反感和抵触的行为。

伴随着海内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得越来越凶,各车企旗下车型贬价降得越来越多,一些用户正展示着自己的担忧:

贬价降这么狠,如果车企都不赢利了的话,会不会降落产品质量,导致大家买到的车越来越差?

有一说一,这样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由于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摩托车出海东南亚的时候发生过,每次大家谈论贬价和质量时,这个例子也常常被拿出来反复提及。

零几年的时候,中国摩托车凭借物美价廉的上风,大举进军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市场霸占率一度逼近90%。

但好景不长,出海摩托车的中国企业在当地霸占大量市场份额后,开始在内部之间恶性竞争,价格越压越低,质量也越来越差,以至于当地用户发声说“甘心花高价买日本摩托车,也不买便宜的中国摩托车”。

末了,生生又把吃下的市场份额吐回给了日本企业。

可以想见,如果中国车企在竞争中真的敢靠捐躯质量来降本,假以时日一定会招致用户的抛弃。

这个道理不止用户会用脚投票,有摩托车行业殷鉴在前,车企也不是傻子。
不如说,胆大包天又毫无远见的车企,早已经在前一波行业洗牌中倒下了。

如果用游戏升级打怪的设定讲,本日堂内车企之间的卷已经进入了next level,争的是话语权、是行业标准。

最有野心的中国车企,目光不止勾留在海内市场,更看向了环球。

社长认为,海内汽车行业内的卷,并非只是低层次的内耗,大家还在卷技能、卷研发、卷质量、卷管理,这场淬炼是痛楚的,但一定会熬炼出真金。

让我们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