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版《约定》最早收录于1997年王菲的专辑《玩具》中,词作者林夕。
听说当时恰逢王菲与窦唯的热恋期,因而王菲的声音格外温馨。
其后张学友、陈奕迅分别翻唱,各具特色。
相传著名填词人姚若龙某次在KTV入耳到此歌,顿生灵感,写下了国语版《约定》,后由周蕙演唱,亦是红极一时。

还记得当天旅社的门牌

伯爵拆歌词系列|约定3版殿堂级歌手的演绎 休闲娱乐

还留住笑着离开的神态

当天全体城市那样轻快

沿路一起走半里长街

林夕用两个“还”、两个“当天”,便把镜头逆着光阴推向影象中浓度最高的地方。
“旅社”在某些人眼里有点污,但和“笑”、“轻快”结合,统统变得纯洁而美好,乃至整座城市都因此而快乐起来,所谓以我不雅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半里长街”乃神仙措辞,半里才250米,怎么能叫长街呢?普通人会讲“十里长街”,顺便送送总理。
但这是夕爷,半里之以是长,是两个人走得慢,为什么走得慢?不忍分别。

“爱到海枯石烂”和“一起走半里长街”,就彷佛摆荡着铁锤的莽夫和折柳为剑的隐士,高下立判!

还记得街灯照出一脸黄

还燃亮那份微温的便当

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

凝住眼泪才敢细看

“燃亮”一词很脱俗,街灯燃亮便当,想必在热恋当中统统都很温暖吧。

“剪影好看”可为什么会哭呢?难道是好看到哭,当然不是。
由于长街再长,终是要分开的。

还记得当天吉他的和弦

还明白每段旋律的伏线

当天街角流过你声线

沿路旅程如歌褪变

离去的背景音乐是你的歌,我越走越远,听到歌声越来越小,两边的街景随歌声褪去而变革。

无奈地分别了,那分别之后呢?

以上的主歌部分连用六个“还”,是范例的倒叙。
倒叙能设置悬念,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比较常见。
如《百年孤独》的开篇:多年往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不雅观冰块的那个迢遥的下午。
又如《泰坦尼克号》影片刚开始对沉船进行潜水考古。

忘掉天地仿佛也想不起自己

仍未忘相约看漫天黄叶远飞

就算会与你分离 凄绝的戏

要决心忘却我便记不起

人是健忘的,但就算未来忘掉统统,也不会忘却我们的约定,点题。

就算终极与你分开,我也会选择这忘掉凄绝的戏码,只留下美好的过去。

嫡天地只恐怕认不出自己

仍未忘跟你约定如果没有去世

就算你壮阔胸膛 不敌景象

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

人是善变的,但就算未来我变得和现在一点也不一样,我还是会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点题。

就算你敌不过岁月的沧桑,我还是能一眼认出两鬓斑白的你。

主歌是过去时态,副歌是将来时态,那现在呢?歌词里没有表示。
乐不雅观的人会听出乐不雅观的版本:主人公依偎在爱人怀里,深情地回顾着过去,展望着未来。
悲观的人会听出悲观的版本:主人公空守着当初的约定,苦苦等待着那或许已两鬓斑白的人。

王菲、张学友的版本属于前者,陈奕迅的属于后者。
你喜好谁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