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陕西通家终难逃破产重整之命运。

8月1日,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刊登了关于陕西通家汽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陕西通家)招募破产重整人的公告,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176.83%,上亿元大额亏损已持续多年。

谁还能救陕西通家汽车  第1张

陕西通家是省内唯一全牌照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公司,2017年,其新能源电动物流车销量就已过万,曾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但短暂的辉煌过后,国家补贴退坡,公司经营情形急转直下,几经停产、复工,始终难回正轨,各方成本轮番登台“操刀”但都不明晰之,给足了希望,又终极失落望。

这次,会是陕西这颗“独苗”再次复苏的契机吗?

资产负债率176.83%

陕西通家位于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
这里是宝鸡市汽车制造重地,有陕汽商用车、法士特传动、汉德车桥等整车及配套企业,有火车站、高铁站和连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家当茂盛。

热土之上,陕西通家却是位失落意者,其2019年由于补贴退坡、银行抽贷等问题,开始先后传出停产、复工,至今仍未重回正轨。

根据新海宜科技集团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新海宜)年报,陕西通家2020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3457.85万元、2790.23万元、894.03万元、410.64万元,净利润为-2.19亿元、-1.18亿元、-4.84亿元、-3.68亿元,频年巨亏不止。

目前陕西通家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5.54亿元,负债合计27.48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76.83%。
而截至2022年9月,公司资产负债率曾达到236.20%。

歇工事宜后,陕西通家险些被轮番诉讼、实行、限高淹没,查询平台显示,陕西通家现存73条失落信被实行人记录,涉案总金额1.34亿元,限定高消费记录139条,涉案总金额7.21亿元。
终本案件中,实行标的总金额8.83亿元,未履行比例98.23%。
以寻求投资者身份致电破产重整干系人士,对方表示“(陕西通家)被诉的案子是比较多的,地皮之类肯定也都查封了。

这也不是首次有人申请陕西通家破产重整了,2020年10月9日—2024年5月14白天,陕西通家共有15件破产重整干系案件,申请人(上诉人)包括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夏)有限公司、深圳欣锐科技株式会社、法兰泰克重工株式会社、露笑新能源技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频年亏损、诉讼缠身、资不抵债……作为市场化竞争的企业而言,陕西通家无疑是积弊难返,乃至靠自己无法在市场生存下去。

但作为陕西省内唯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厂商,陕西通家的破产,有时不单单是一道自身与债权人的利益选择题,还须考虑家当布局、地区就业等,新能源生产牌照也不是随便申请就能拿到的,谁也不肯望看到“独苗”就这样流失落,能拉还是要拉一把的。

根据宝鸡市工信局官网《新能源智能商用车运营总部项目签约》一文中提及,通家汽车公司是陕西省唯一一家拥有轻型货车、轻型客车、乘用车、皮卡及新能源汽车等品类车型全牌照生产资质的企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其盘活重组事情,多次折衷办理干系问题。

宝鸡中院认为,通家公司具有陕西省内唯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生产设备完全,具备整车制造能力。
重整符合国家新能源家当发展方案和市场需求,具备重整代价。

从优先考虑条件中,可以看出空想中“白衣骑士”的样子:1.能为债务人复工复产供应资金支持。
2.具有汽车行业投资履历、生产履历或运营履历。
3.具有参与大型企业集团或汽车生产、开拓类型公司重整、债务重组的项目履历。
据悉,重整投资人招募期限截至2024年9月30日17:00前。

对此,致电陕西通家、新海宜、宝鸡中院等多方希望理解情形,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明确回答。

坎坷重生路

实际上,陕西通家在走到破产重整这条路之前,曾有多方实力成本进场考试测验“操刀”,但结局均是不明晰之,给足了市场希望,又终是失落望。

2016年,还是A股上市公司的新海宜通过收购湖南泰达持有的陕西通家股份,并对陕西通家进行增资,得到了其38.07%的股份,正式入局成为第二大股东,并于2018年实现对陕西通家的掌握。

但颇为戏剧性的是,新海宜入局后,陕西通家经营情形直接一泻千里,并且再没回到正轨过。
2015年、2016年,陕西通家净利润为3506.79万元、3580.84万元,到了2017年和2018年,分别亏损7190.12万元和5.37亿元,到了2019年直接巨亏10.64亿元,资不抵债超过12亿元。

2019年10月25日晚,新海宜公告,从2018年开始,由于银行及金融机构对公司累计抽贷、断贷几亿元,加之国家补贴政策的调度,通家公司的发展碰着了巨大压力,现金流愈发紧张,场合排场持续恶化,公司决定只保留部分高管和骨干职员正常上班,其他职员进入待岗状态。

自此,陕西通家正式进入停产阶段,新海宜也开始方案成本腾挪,或欲借力脱困,或欲“甩货”离场。

之后,一众成本大佬环绕陕西通家轮番登台唱戏,2021年12月,先是前“四川首富”刘永好入局,其旗下公司与新海宜签署“纾困专项咨询做事”,帮助陕西通家与具备汽车设计能力但尚无汽车生产资质的赢领汽车,签订了2022年与2023年均不低于1万辆的厢式冷链物流车及系列车型购销互助协议。

2022年7月,陕西通家又迎来“救星”,这一次是东吴水泥、湖南远古汽车、宝鸡工业发展集团,称要投资30亿在宝鸡培植“新能源智能商用车运营总部”,助力陕西通家重生。

图片来源:新海宜公告

但出乎猜想的是,四个多月后(2022年11月),新海宜再次表露一份《股权收购意向书》,由杨澜夫妇创立的母公司阳光七星投资集团的子公司集兆嘉GCN脱手,约定12 个月内通过换股办法入股陕西通家60%以上股权。

比较连续运作,新海宜彷佛更希望完备脱手陕西通家,其在《股权收购意向书》中表示,前两次互助都发布将“协商解除”。
不过,后续集兆嘉GCN彷佛又让新海宜失落望了,如今过去了将近两年韶光,股权仍在新海宜手里,收购并未成行。

2023年10月10日,新海宜再次公告称,公司拟与通驰集团新设合伙公司组建新能源智能商用车运营总部,并将委托互助方——陕西通家进行车辆生产。

但陕西通家彷佛始终是没等来真正有实力挽救自己的人,每一条都引得外界解读不断,也失落望不断。

2024年初,新海宜在互动平台上表示,陕西通家的生产规复事情正在井井有条地进行,各岗位职员已经基本到位,设备保养调试已经基本结束,供应链已经基本理顺,首批生产物料已经下单采购,目前已经接到了部分客户订单,估量通家公司将很快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外界解读,此举更像是为了保壳,真正复工效果很难说。
彼时新海宜已收到《行政惩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奉告书》,多次提示可能触及重大违法逼迫退市环境,且股价在一元旁边徘徊,同样面临面值退市风险。

终极,陕西通家“自救”效果有目共睹,新海宜也未能摆脱退市结局。
2024年3月18日,新海宜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谁还能救陕西通家?

从上海到江苏,乃至外商入场,各方成本大佬轮番登台唱戏,却又无一不默默隐去,陕西通家为何如此难治?

新海宜曾公开回答,投资陕西通家一是看重其全牌照汽车生产资质资源;二是陕西通家的电牛系列商用物流车发卖情形不错,其制造能力也是巨大上风,未来能够为各大企业代工。

后续入局者们大多也按此逻辑,根据回答,目前市场上几百家汽车品牌多数是没有汽车生产资质,尤其是互联网转型造车很多都是囿于生产资质,有了牌照才算拿到入场券。

除了牌照之外,陕西通家还有一些制造底子。
根据公告,陕西通家是西北地区集新能源微型车、SUV、MPV的研发、生产、制造、发卖于一体的技能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860亩,拥有完全的整车四大工艺生产线和公用配套举动步伐,具备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陕西通家官微

这统统看似美好,但负债水平和长期停产让陕西通家想要翻身并不随意马虎。

一来,陕西通家资产与负债间的差额超过10亿元,这还只是明面上的,陕西通家已停产数年,想要快速复工复产并不现实,后续厂房设备更新、工人培训到考察上岗、搪塞诉讼官司等均需大额资金、韶光本钱。
“制造能力要说有也有,但肯定跟不上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设备制造,如果投入生产的话,须要重新掩护、升级等。
”上述破产重整干系人士也表示。

加之陕西通家长期官司缠身,被列入失落信被实行人,公司对供应商的信用难言良好,会导致无人敢于垫资供货,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危急。

而倘若有人办理完这统统,换来的或是一个不明朗的未来。
目前,陕西通家已错过了最好机遇:2022年公司频获成本关注,得益于互联网公司造车热潮,牌照代价凸显,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大厂厮杀最惨烈的时候,“大鱼吃小鱼”“赢者通吃”,在补贴退坡情形下,很少能听到有谁宣告了局造车了,陕西通家就算重组也难保不会涌现生产越多、幸亏越多情形。

简而言之便是,所需资金与重整代价之间难以匹配。

那不谈生产制造,仅靠这个牌照是否有利用代价?

陕西通家还真走过这个路子。
根据中国证监会市场禁入决定书显示,陕西通家曾与山东国金互助,由山东国金卖力车型生产、组装、发卖,再由陕西通家出具车辆合格证,并收取每台300元的代报告用度。

2017年和2018年度,陕西通家在账务处理年夜将代为报告补贴的业务伪装成正常的购销业务。
即陕西通家先虚构向山东国金的原材料采购业务,再虚构生产过程,末了虚构向山东国金的整车发卖业务,并将政府补贴金额予以冲回。
上述缺点导致新海宜虚减2019年年初少确认投资丢失1961.48万元。

须要提醒的是,上述模式一定与本轮重整预期目标及地方政府考量相悖。
看到彼时拥有独家资质、完备产线、一流发卖网络,霸占完美蓝海市场的陕西通家,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我们在唏嘘之余,也希望有真正有能力、有资金的重整人能带领陕西通家走出困境反转。

逐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