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博世中国实行副总裁徐大全的一条朋友圈让汽车企业松了口气,“意法半导体马来西亚麻坡工厂已于8月18日重启运作“。
就在前一日,徐大全因马来西亚疫情引发的缺芯断供情形在社交平台发布“跳楼”等颇为无奈又略带调侃的笔墨,引得整车企业叫苦不迭。徐大全写道:“面对浩瀚主机厂的渴望,这边也生不如去世。”就在前不久,特斯拉马斯克也曾在社交平台斥责供应商断供影响车型生产节奏,不丢脸出,在毫无退意的缺芯浪潮里,作为一级供应商,面对车企的催货以及供应商的断供,博世也处在旁边难堪的困境。
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确诊人数日均增加两万,现已扩大至26万人。根据当地防疫政策,生产工厂需封禁停产,虽然马来西亚许可占GDP总额四分之一的半导体行业保持着10%-20%的低度运作,但这也难以知足环球市场的急迫需求。
令外界迷惑的是,为什么仅仅一个马来西亚就会对环球汽车家当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根据天下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数据,马来西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量约占环球集成电路封装市场13.7%,是环球紧张封装测试中央之一。半导体封装测试常日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按照产品型号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封测号称是芯片的“末了一公里”。
截至2020年底,马来西亚成为环球第七大半导体产品出口国,目前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当地设厂,马来西亚地区成为环球芯片的“中转站”。
得益于低廉的人力本钱以及发达的海运条件,马来西亚芯片出货量已经媲美美国。自2015年以来,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封测收入快速增长,从11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287.6亿美元,占全国GDP份额25%。只管马来西亚是环球半导体主要的代工厂,但马来西亚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较为弱势,外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霸占了主导地位。
从环球半导体家当格局来看,美国拥有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地位。美国信息技能和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美国半导体企业在环球半导体行业发卖额中占47%,韩国占比19%,日本和欧洲各占10%,中国台湾占6%,中国大陆比5%。
不可否认,美国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已有超过70年的历史。但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得不将芯片代工转移至国外,在转移的同时也要担保自身对芯片家当的强掌握力,非洲、马来西亚等地区早在上世纪便进入了美国半导体协会的视线中。
与此同时,根据IC Insights统计,环球半导体公司研发用度投入前十名中美国公司占5家,个中,英特尔2019年的研发用度高达133.62亿美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18.57%。高通2019年的研发用度也高达53.98亿美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22.24%。
只管美国半导体研发上风明显,但是从制造环节来看,荷兰在EUV光刻方面具备上风;日本在化学品和生产设备方面具备上风;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具备上风;马来西亚和越南在ATP(测试和封装)方面具备上风。同时须要把稳的是,芯片分为存储芯片、逻辑芯片、运算芯片等多个细分种类,而车用芯片多出自马来西亚地区。
如今,减产、停产将进一步加剧环球“缺芯”的现状,有机构统计,在过去8个月韶光里,因疫情导致的环球汽车减产已达585.3万辆,估量到年底将扩大至700万辆,个中,北美和欧洲地区丢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中国汽车家当已经因芯片断供减产112.2万辆。
汽车预言家通过多家经销商理解到,目前部分热门车型已经进入“零现车”状态,一些高配置车型已经确认断供,不可否认,芯片断供对汽车消费真个悲观影响正在扩大。
随着疫情再次加重,部分工厂的关闭对付产能紧张的封测家当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减产、停产、封国方法导致运输留滞,中转周期翻倍增长,有半导体行业内人士见告汽车预言家,“正常交货期约为半个月,现在交货周期均匀上调2倍以上,有些产品交货期乃至要6个月。”
有调研显示,中国一些车企芯片库存量难以支撑生产,而市情上又处于“已无芯片现货可扫”的局势。仅博世断供,在单月就会对中国近90万辆的整车生产造成影响。同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8月和9月行业减产将达到200万辆,仅整车制造将至少影响4500亿公民币GDP。
虽然,马来西亚“封国”方法为半导体行业开了绿灯,但始终难以为环球汽车解渴。这次芯片供应危急也直接导致干系厂商提价,进而引发封测龙头企业也提高其全体产品线的价格,一些厂商的商业条款也有可能变更,例如预支款比例提升、交货周期进一步延长等等。
而WSTS(天下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上调发卖额预期的报告也佐证了芯片提价的事实。根据WSTS最新发布的数据,调高了对2021年环球半导体市场发卖额的预估。该组织估量今年环球半导体市场将有25.1%的显著增长。
个中,增长最快的是存储芯片(37.1%),其次是仿照芯片(29.1%)和逻辑芯片(26.2%)。WSTS剖析称,2021年环球紧张区域估量都将涌现两位数的增长。亚太估量将增长34.9%,欧洲增长26.4%,美洲估量将增长21.5%。
在行业人士看来,产能低落产值增长意味着,在缺芯大潮下,涨价成为芯片厂的唯一选择。有企业采购卖力人见告汽车预言家:“部分德产芯片,去年价格3.5元,今年已经涨到16.5元,已经涨近5倍。”
与此同时,WSTS估量,到2022年环球半导体市场估量将连续增长10.1%,达到6060亿美元。以此来看,与很多预测略显不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汽车预言家表示:“2022年芯片市场增长预期一方面来自生产逐渐规复,另一方面也来自芯片价格整体上调的持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