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21年8月3日晚,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技能研究中央(中汽中央)原主任王秉刚,在天津因病辞世,享年83岁。

著名汽车专家王秉刚辞世做过汽车修理工今年5月被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汽车知识

作为我国汽车整车试验与可靠性技能的主要奠基人,以及清洁汽车技能与新能源汽车技能的领军者,王秉刚倾其生平,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用生命在新疆试车,新中国第一批整车试验与可靠性技能专家

1938年,王秉刚出生在福州,在战火中度过了困难的童年和少年。
1955年,他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动力机器系汽车拖沓机专业。
他选择这一专业的动机非常大略——“小时候在永安,看到农人冒着烈日,赶着牛在田里劳作,非常辛劳,就想如果有一种机器能代替农人种地多好。

由于家里经济困难,5年多的大学生涯,王秉刚全靠国家助学金坚持下来。
这段经历让他认定了“这生平一定要努力学习与事情,报效国家和公民”。

1961年,王秉进入长春一汽的设计处道路试验室,5年后被派往新疆试验新解放十轮卡车。

当时,一汽之以是选择新疆作为试验场,紧张由于那里地域辽阔,景象和地形繁芜,是考察汽车性能的范例环境,而且还能节约试车本钱。
王秉刚就此用一年韶光走遍新疆的东西南北——从平原试验到高原性能,从吐鲁番“热考察”到塔里木盆地沙漠路段考察,他都陪着新解放坚持下来。

期间,王秉刚乃至随着新解放给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军民送过冬粮,并遭遇狂风雪、极寒天气和汽油短缺等死活磨练。
整整7天,大部队在没路的雪地只依赖双腿和木棍探路前行,用“人肉”一点一点地冲出一条车辙来,王秉刚也因此被冻伤。

正是这段分外经历,让他深切理解了汽车与国家培植、公民生活、自然环境、道路之间的关系。
他也就此对车辆的可靠性有了全新认知。

1968年,王秉刚被下放到一汽总厂运输车间当修理工。
此后,他曾清理过铸造厂的落沙车间,在冲天炉干过炉渣清理工,并常常被调去装置车间修理和调试那些装置线上不合格的汽车。
他表示,那段经历虽然辛劳,但也让他彻底理解了汽车的全体生产过程,为后来从事质量管理研究和传授教化,打下坚实根本。

“参加培植海南试车跑道,是我这辈子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1974年底,王秉刚去往一汽海南试验站,开始参加培植海南试车跑道——也是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个汽车试验跑道。
这条极具中国实际道路统计特性的汽车试验跑道,包含了一条电话听筒状的高速跑道,一条综合的可靠性道路和一些赞助举动步伐。

这条试验跑道在1980年代中后期落成后,在1990年得到国家科技进步奖。
当时,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和日本汽车研究所的不少专家都称已达到国际水平,不少国内外车企也会来一汽海南试验站,采集可靠性试验路上的载荷谱,作为设计与试验的一种范例输入。

王秉刚曾表示:“参加培植海南试车跑道,是我这辈子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2019年,他由于这一项目得到了“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1980年代初,王秉刚开始将紧张精力放在汽车平顺性课题研究上。
他创造要精确剖析评价汽车的平顺性,必须从振动输入的频谱剖析入手。
而当年在海南路谱研究事情时,适值积累了干系数据的处理方法。
他与同事们开拓并配置了必要的测试手段,制订出“随机输入-汽车平顺性评价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几年后,他又借鉴了航天航空系统产品的部分标准,结合汽车行业特点,梳理出一套可行的科学评价汽车可靠性方法,带头制订出一系列行业标准与手册。
尤其是由他带头主编的《汽车可靠性工程方法》一书,得到机器部科技进步奖,为今后海内汽车可靠性打下了主要根本。

他也当选为中国汽车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可靠性委员会主任。

长春一汽的30年,王秉刚为一汽乃至中国汽车业做出两大贡献:首先是将中国道路试验技能系统化,包括了试验装备的研发、中国路面谱的研究、道路试验场的设计。
其次是培植了适宜中国国情的汽车道路试验方法体系,尤其是平顺性和可靠性这两大领域标准的建立。

1992年,他成为了中国汽车技能研究中央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央)主任,一贯干到1999年退休。
这期间间,王秉刚一方面不断为中汽中央充足硬件,将公司市场化。
另一方面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章程办事,造就良好的企业氛围与公司文化。

在中汽中央的这几年,王秉刚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造就本土汽车的设计研发能力,并开始探索电动汽车科技项目——乃至和中国首任商务部长吕福源一起,与科技部沟通互助,组织了一汽、东风和中汽中央三方互助开拓出了我国第一辆自行研发的电动乘用车样车。

目前,这部样车依旧被保存在东风的样车库里。

用20年韶光,成为中国清洁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

1999年6月,王秉刚刚退休,就受到科技部高新技能司的约请,开始参与汽车科技项目管理事情。
更主要的是,他开始正式打仗新能源车领域,并用20年韶光成为了中国清洁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

他不仅参与了国家清洁汽车行动,还曾在2006至2009年间,担当中德可再生交通能源互助项目中方折衷人事情,组织完成了“中国未来道路运输能源计策研究报告”。

或许正是在他的努力下,2009年,科技部将汽车领域的科技项目重点转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能领域,他也成为了国家863操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能”这一重大项目的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

1年后,王秉刚担当全国25个示范城市督导检讨专家组组长,通过攻关对标,使稠浊动力客车迎来重大迁移转变。
同时,他参加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家当发展方案(2012-2020年)》体例事情,论证了纯电动乘用车家当化运用的实际可行性,为终极确定我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驱动为紧张计策取向的总思路,供应主要依据。

2015年,王秉刚毅刚烈式成为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组织全国二十多个整车与动力电池骨干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家当化事情。
在他的带头努力下,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项目的整体水平,只用1年韶光就达到国际前辈水平。

2017年,王秉刚的研究小组又制订了国际首个“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的团体标准。

2021年5月,王秉刚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在接管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能够当选院士让我有些意外,一样平常来说当选院士的人都有博士学位,但我没有,他们仍旧评比我当院士是对我过去事情切实其实定,让我倍感欣慰,这是名誉,也是我连续提高的动力。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6个国家地区设有大区域中央,并在15个国家建有国家科学中央。
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拥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名誉委员。

“能否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根本不在整车,而是发展关键零部件企业”

尤其是近两年,王秉刚针对海内新能源车发展中碰着的各种问题,提出过不少个性光鲜,且极有针对性的建议。

比如去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和长城等自主品牌纷纭推出微型电动车,尤其是宏光MINIEV大卖引发质疑时,王秉刚第一韶光选择力挺微型电动车。

他表示:微型电动车是目前中小城市和屯子的首选车型。
由于——“中小城市与屯子一定是中国电动汽车主要的市场,更明确地讲,中小型电动汽车是紧张的市场。
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到了2亿多辆,但这些车辆多数还是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汽车市场发展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形是相应的。
随着经济不平衡情形的逐渐变革,现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对汽车的需求会很快增长,这是一个主要的潜在市场。

还有今年年初,蔚来汽车、智己汽车、广汽埃安相继发布全新产品和技能,尤其是广汽埃安推出的超1000km续航里程电池,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比较从专业技能角度提出质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王秉刚从政策与根本培植角度,给出了更实际的意见。
他认为,企业这么做肯定是有缘故原由使令——不是商业跟风便是政策成分。
尤其是后者,由于双积分没有限定纯电动车能耗所带来的碳排放。

同时,王秉刚还提出了如何彻底办理里程焦虑的方法:“提升充电便利性比提升续航里程实际的多,如果充电便利的话,根本不须要太长的续航里程,就能够办理大多数人的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和续驶里程这两个参数应该相互折衷起来。

加快根本培植,提升充电便利性——这也是许多欧洲发达国家的做法。

今年2月,环球化缺芯初露端倪之时,王秉刚就指出中国能否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根本不在整车企业,而是发展关键零部件企业,该当加大对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力度。
“我国所有的零部件企业都没有太强大的,比如技能含量比较高附加值比较高的芯片企业、精密零部件加工企业、线掌握动等系统这些海内企业都弗成。

此外,王秉刚认为中国的电池家当只是暂时领先,远没到稳坐钓鱼台的地步。
他很早就意识到,中国至少该当要有3-4家大的电池厂商,才有可能去环球市场竞争。
他认为如果只是宁德时期一家独大,解释中国电池家当布局没有完成,中国的电池行业仍旧面临巨大寻衅。

就在王秉刚离世一周前,他还就新发布的2021年进京证新规给出了建议,即“首先规定每个人或家庭购车数量,同时规定家庭第二辆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此外加大开车前往拥堵区域的本钱,多占资源多缴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理方案。

结语

2000年之前,王秉刚为我国汽车试验技能发展以及汽车转型升级做出巨大贡献;2000年之后,他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践者与见证者。

尤其是这十年,在他的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家当取得了长足进步。

诸如推动了30多项干系团体标准,以及将前辈动力电池系统、高性能电驱动系统、高效热泵空调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电动汽车安全预警技能等40多项关键零部件技能成果成功落地乃至家当化——王秉刚无疑是我国汽车家当的符号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