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钢琴家官大为的戏份也让这首歌更有冲突性。
五月天如此把自己置于一个相对危险的田地,极大地寻衅了歌迷的耳朵。
而这一个“出格”的五月天,也成为了《自传》里最引人瞩目的点。
下面就跟

五月天《成名在望》mv

《成名在望》歌词:

蒲月天成名在望试听mp3下载 成名在望MV歌词完整版 休闲娱乐

找一个和弦开始唱

那故事遗忘的光阴

出发点是那平凡的发展

或初学吉他时 少年们的样子容貌

那一年的舞台 没掌声 没聚光

只有盆地边缘 不认输 的倔强

排练室的昼夜 在辩论 在激荡

以音量去吞噬 无退路 的彷徨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

那夜的尽头可会亮

那成名在望 会有希望

或者是 无知的狂妄

那又会怎么样 那又会怎么样

混迹过酒场的驻唱

才读懂人性的平凡

背负过音乐节的重量

才体会每场仗 都仰赖 枪与粮

梦是把热血和 汗与泪 熬成汤

灌溉在干涸的 贫瘠的 现实上

当日常的重量 让我们 纰谬抗

倒地后才创造 荒地上 渺茫 希望 绽放

穿过了 摇滚或糖霜

昧俗或空想 批驳或传唱 道路上

只能看远方 最远的地方

应许的他方 一直冲撞

看过多少面庞 飞过多少异域

少年早已苍茫 转头望我在何方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社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采访 和攻防

一双又一双的目光 像监狱和高墙

墙里的风光是不是 如当初想像

那成名在望是否风光

或者是 猖獗的火光

那又该怎么样 那又能怎么样

While we were so young

我梦到当时 我们翻过墙

曼陀罗花 沿途绽放

我们光脚超越人间荒诞

We're stupid but strong

放学的屋顶 像万人广场

从不多想 只是崇奉

少年转头望 笑我还烦懑跟上

那路的出发点谁能忘

那路的尽头谁在唱

谁成名在望 谁曾失落望

却更多 的谁在愿望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

那夜的尽头天将亮

那成名在望 无关原形

如果你 心始终崇奉 谁又能若何

谁又能若何 你就能飞行

《成名在望》干系故事

歌曲和卡梅伦·克罗的摇滚青春电影《Almost Famous》同名,电影里讲述的是一个齐心专心想成为摇滚乐评人的年轻人、跟随着一支成名在望的年轻乐队上路的故事。
而五月天的《成名在望》则用第三人称的视角(亦可称作“上帝视角”),串联起五月天发展的关键场景,包括排练室的日与夜、酒场驻唱、翻过围墙、放学后的屋顶,这些都是五月天校园时期的音乐密码。
个中亦隐约透露出五月天的音乐代价不雅观,如“每场仗都依赖枪与粮”,所谓“枪”自然是那把能杀去世法西斯的吉他,及背后所代表的摇滚精神,而说到“粮”,私以为则是为五月天赢得今日之影响力以及斡旋空间的商业化打法。

如果只是自我回眸,那是不是有点儿不足意思?因此,在全体叙事逻辑里,五月天也埋入了另一个“在场工具”。
成名在望既可以是五月天回溯当年在重庆北路、士林等音乐餐厅驻唱的经历,也可指向见证了五月天的成功、由于五月天的感召而拿起吉他、现阶段还默默无闻的年轻人。
在歌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的喃喃自语,如“那又会若何”,以及“谁成名在望,谁曾失落望,却更多的谁在愿望”。
五月天说出他们的音乐自传,是为了勉励更多未来的五月天年夜胆地站出来。
曲末,阿信也不忘再提醒一句:你就能飞行。

嗯,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五月天坐着光阴机,回到1997、1998,看到那时的他们,然后转身拜别,给现在的我们所捎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