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首歌代表沈阳入围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公民日报媒体技能株式会社共同主理的“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全国征集保举活动。歌曲目前的网络点赞数,在辽宁省的各大作品中名列前茅。
这首歌创作过程中有哪些故事?为什么久唱不衰?老沈阳的故事,本日再唱起又有哪些新意义?昨日,采访了歌曲主创,再谈《话说老沈阳》。
歌曲收成130多万个赞
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公民日报媒体技能株式会社共同主理的“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全国征集保举活动,6月初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征集、专家评审、公布结果等环节,更好地传播音乐之声、城市之声、强国之声。由胡宏伟、马登弟创作的《话说老沈阳》,作为辽宁省的首个作品入围本次保举活动,已经收成了130多万个赞。
保举活动对作品的哀求极为严苛,须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的歌曲,对某一城市形象的传播和地区文化品牌培植产生了主要浸染,歌曲成为该城市符号标志的音乐名片广泛流传,对地方经济、文化培植产生主要影响,保举作品还须看重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雷同一,富有强烈的时期气息和艺术表现力、传染力,可以说入围即肯定。组委会终极将于8月评比出30首精良歌曲,《话说老沈阳》也将参与竞赛。
“老沈阳” 新时期抖擞新风采
《话说老沈阳》1988年创作完成,歌词由《长江之歌》的词作者、著名作词家胡宏伟填写,著名作曲家马登弟谱曲。
“每每创作完和沈阳有关的作品,我都有一种充足感、幸福感、知足感和自满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创作了一批歌颂家乡的作品,包括《沿着辽河走》《话说老沈阳》等,个中《话说老沈阳》是传唱度最高的一首。”让人惊异的是,《话说老沈阳》的歌词,胡宏伟不到两天就完成了。“我是地隧道道的沈阳人,家乡的每一处景致都在我的心里,以是真正创作时才能‘一挥而就’。”
大帅府、十王亭、小河沿、八王寺、老边饺子馆、城墙根上捉蛐蛐……《话说老沈阳》里展示了沈阳的文化积淀、风尚习气、市井风情,“这些意象组合到歌词里,仿佛构成了一张色彩斑斓、浓郁的年画。”胡宏伟说,它不仅唤起老沈阳人对故土的热恋,年轻人对沈阳的憧憬,对付外地人来说,更是一张推介城市的名片。“很多人都说,听完歌后会想去沈阳故宫、中街转转!
”
当年拿到胡宏伟的歌词,作曲家马登弟特殊愉快,“胡宏伟如数家珍地把沈阳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它里面贯穿着一种精神,那便是沈阳人生活在沈阳的自满感。这首歌便是献给沈阳城、沈阳人的歌。把握住这个定位,我在创作曲子的时候也很顺利,末了呈现出来的觉得既流畅欢畅,又通亮简约。”对付这首歌久唱不衰,马登弟说,便是由于作品写到了人们的心田里,反响了公民的心声。他还认为,歌曲在新时期也抖擞了新风采,“虽然歌曲的名字叫做《话说老沈阳》,但‘老沈阳’都这么好了,咱们‘新沈阳’不是更好吗?!
这首歌本日再度唱响,也会吸引更多人来沈阳做客。”
25年演唱了近千遍
一首歌的流传,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演唱者的二度创作,缺一不可。而《话说老沈阳》走红,是在1994年沈阳电视台的春晚上,当时,原沈阳军区提高文工团歌唱家朱晓红演唱了这首作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她以憨实豪放、深情、婉转、大气,极富传染力的演唱,以真情实感叩响了沈阳不雅观众心灵的大门。此后,电视台还拿出主要时段在电视上反复播放这首歌的MV,这也为《话说老沈阳》的传唱打下了主要根本。
朱晓红透露,这25年来,她在公开场合演唱这首歌近千次。“有演出约请我过去,我都会主动哀求唱《话说老沈阳》。作为一个沈阳人,这首歌是我的最爱。我希望在演唱中弘扬沈阳精神、讲述沈阳故事!
艺术家用歌声赞颂装点家乡是最好的艺术劳动!
”她也亲历了家乡父老对这首歌接管、认可、喜好的过程,并见证了它的传唱和成为经典。“《话说老沈阳》成为了我在家乡沈阳的代表作,这点我很自满!
我会永久唱下去,用音乐讲述盛京的悠久历史和新沈阳残酷的文化篇章!
也希望这首歌能代表沈阳,成为沈阳的音乐名片。”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 王秒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编辑 王沛霆